以前從沒覺得春節(jié)發(fā)紅包是個難題。
從去年開始,春節(jié)曾經(jīng)的和諧被打破?;蛟S,那個打破和諧的音符是我把女兒霖霖送到了英國讀書。
雖然我手頭略有些吃緊,不過,給孩子們準備的紅包是一分錢也沒少。大年初二,我和老公共有的朋友圈里有人提議聚餐,我們倆揣著厚厚一疊紅包興沖沖去赴會,沒想到紅包還沒出手,先遭遇了尷尬。朋友們七嘴八舌調(diào)侃:“還是你們強,英國的學費不便宜啊?!薄澳鞘?,你也不看看,阿梅是公務員,老劉是國企高管,就這一個寶貝女兒,有錢不給她花給誰花?!”我苦笑,懶得解釋。我一個公務員也就是死工資,女兒霖霖出國的錢都是我們省吃儉用省出來的,可解釋又能怎樣?大家還會說你虛偽矯情,背地里沒準集體懷疑老劉貪腐。
那餐飯是我和老公買的單。席間孩子們給大人拜年,我按照慣例給每個孩子都封了五百元的紅包??墒牵钡斤埦稚?,我們夫婦都沒有收到朋友送來的任何一個紅包。大家都不吭聲,到最后老李站起來打了個哈哈:“可惜英國只過圣誕節(jié)……給霖霖的紅包,等她下次回來的時候再給吧!”
到娘家拜年,也遭遇了同樣的場面。我爸媽心疼外孫女,“跟霖霖說,在外面要吃好喝好,別委屈了自己啊?!闭f著我媽掏出一個大大的紅包遞給我。坐在旁邊一直嗑瓜子的弟媳瞟了一眼我媽:“霖霖出了國,姥姥給的紅包都比我家牛牛的大……”我媽有些尷尬:“孫子輩的我們都是包五百,霖霖和牛牛是一樣的?!蔽乙糙s緊打圓場:“牛牛,快來給大姑拜年!”剛上小學的牛牛倒是很聽話,接過我手里的紅包轉(zhuǎn)手就給了弟媳。弟媳清點了壓歲錢的金額,也遞了一個紅包給我:“姐,不好意思啊,我和你弟弟不如你和姐夫能干,只能給霖霖包三百了?!蔽夷母艺f個不字?趕緊道謝接過來。
剛下崗待業(yè)在家的妹妹私下里把我拉到一邊,訕訕地說:“姐,霖霖剛出國,你也不容易,今年干嘛還包這么多?我給每個孩子才包了二百,你給五百,顯得我怪摳門的。”我忙不迭安慰妹妹:“沒關(guān)系,大姐給每家孩子多包點是應該的。你現(xiàn)在有困難,大家都理解的。”“哪有,就我們那個弟妹,看到我給她兒子的二百,臉拉得有二尺長。你沒聽她說,小姑姑還是當姑姑的呢,過年二百塊也能拿得出手……”
在妹妹忿忿的念叨中,我默默地嘆了口氣。錢包多包少罪名都可以成立,區(qū)別在于包少的罪名叫“越有錢越吝嗇”,包多的則是“炫富引發(fā)家庭不和”。如果大學開一門“紅包學”課程,我相信教室一定會被擠爆,這里面眾多的人情世故和關(guān)系學問,很多人一輩子都參不透。
今年,我照例早早準備好了一沓精致的紅包,可原本代表新年祝福的它們在我眼里全是煩惱。曾幾何時,長輩給小輩發(fā)壓歲錢,寄托了那么多的美好祝愿,而現(xiàn)在,太多的微妙,已經(jīng)讓紅包變成了心驚膽顫的紅色炸彈……今年會不一樣嗎?我由衷地希望能單單純純地過個年,紅紅火火的紅包里只有喜慶和吉祥。
過年發(fā)紅包手則:如有兄弟姐妹,包紅包前一定要提前打探,不要和別人相差懸殊;如果給自己父母包了,請自動復制同等數(shù)字的紅包給公婆;如果紅包大小不一,請勿同時發(fā)出,小心穿幫;如果是給小朋友包紅包,請遵守“禮尚往來”的原則,對方給多少,自行添加100~200元后再送出,如果不想加量,那就另送書店書卡、游樂場門票等貨真價實的東西來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