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野性的終結》8月11日在CCTV-9首播
“我在肯尼亞看到的北方白犀牛,目前世界上僅存7頭,比一個籃球隊的人數還少,這使我真切地體會到‘瀕臨滅絕’的含義。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偷獵者仍然不會放棄任何捕殺的機會,白犀牛們仍時刻處在威脅之中,正因為有些人相信犀牛角具有治病的療效,才導致大量犀牛慘遭殺害。而科學證明,犀牛角的成分與我們人類指甲成分是一樣的!由于我們人類的原因,而給犀牛等野生動物所造成的瀕臨滅絕的慘景,讓人感到既悲憤又凄涼。”8月11日,由姚明作為“野生救援公益形象大使”親歷的紀錄片《野性的終結》開始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在提及親眼所見的非洲犀牛生存狀況,姚明向記者介紹該片時感慨到:“如果動物滅絕,一切都將終結!”
作為央視紀錄頻道2014年度推出的重點國際聯合攝制項目之一,紀錄片《野性的終結》由央視紀錄頻道與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動物星球頻道、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聯合攝制。該片以姚明2012年首次非洲之行為線索,帶領觀眾領略非洲大陸上動物們的野性之美,并跟隨動物保護專家進入大象、犀牛的棲息地,將為我們展示非法捕獵給這些動物種群帶來的毀滅性災難,揭開非法象牙和犀牛角非法交易背后的殘忍真相,以喚起社會和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覺醒、關注和支持。
姚明能否以匹夫之力 結束這場屠殺?
受到全球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非法交易市場需求的刺激,象牙和犀牛角價格飆升,人們對大象和犀牛的偷獵進入了空前的瘋狂程度。由于盜獵分子的手段和武器裝備不斷提升,為了保護這些動物、自然遺產和旅游資源,動物保護工作者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與偷獵分子進行較量。
紀錄片《野性的終結》中,姚明此行的目的并非觀光游覽,他將遠離觀光路線,跟隨科學家和動物保護專家一起進入大象、犀牛的棲息地,了解這些動物真實的生活,弄清來自地球另一端不斷擴大的象牙和犀牛角需求對這些動物種群造成的災難影響。該片中,姚明通過“野生救援公益形象大使”的身份,向國人展示保護野生動物的緊迫性,從而喚起公眾對大象和犀牛的保護意識,同時關注和認知非洲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鼓勵觀眾拒絕對象牙和犀牛角的消費需求,從而抑制非法捕獵。
該片的攝制方之一——美國野生救援協會的創(chuàng)始人Peter Knights先生表示:“普通觀眾很難深入到大象和犀牛的故鄉(xiāng)——非洲,去親身了解這些野生動物所經歷的殘酷命運。而我們希望公眾能夠通過姚明,在紀錄片《野性的終結》中得到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明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真正意義?!?/p>
多方合作 共同打造環(huán)保紀錄片新品牌
央視紀錄頻道成立三年以來,一直非常重視自然環(huán)保題材節(jié)目?!兑靶缘慕K結》是央視紀錄頻道首個以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的聯合攝制項目,同時也是央視紀錄頻道與知名國際環(huán)保機構的首次深度合作。2012年,姚明首次赴非洲,野生救援協會拍攝了很多珍貴素材,紀錄片的正式拍攝和剪輯得到了野生救援協會的大力支持。隨后,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盛情邀請央視紀錄頻道進行聯合攝制。
各方通過此次合作,既讓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方式更加多樣化,又提高了紀錄片的社會意義,是節(jié)目質量與社會價值的雙贏。經過一年多的攝制后,這部各方都寄予厚望的野生動物保護紀錄片,終于和廣大觀眾見面了!
據悉,該片除了8月11日—12日每晚21:00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外,還于8月17日22:00在央視紀錄頻道的“紀錄電影”時段播出電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