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是人類童年的產(chǎn)物,文學的先河?,F(xiàn)行的語文教材中編排了不少這類故事。這類文本,往往人物形象鮮明有個性,情節(jié)曲折又生動,語言通俗而簡練。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蹦敲?,如何充分利用神話故事這一特殊文體,讓學生在感悟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習得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彰顯其魅力呢?在教學《三打白骨精》一課時,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三個語言實踐的環(huán)節(ji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一改,情趣盎然
改寫是在原文的基礎(chǔ)上,改變文章的體裁、結(jié)構(gòu)或者敘述方法等,充分發(fā)揮想象,對原文進行重組、加工的一種訓練形式。它不僅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理解文本,還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習作與閱讀同行”的目標。
《三打白骨精》的情節(jié)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耳熟能詳,動畫片、電影、電視劇……精彩的畫面數(shù)不勝數(shù)。之前,也學過劇本《公儀休拒收鯉魚》和《負荊請罪》。因此,在教學課文時,萌生了請學生將原文改編成劇本的想法,學生則興致勃勃,很快完成了任務(wù)。
摘錄學生朱嘉敏的一個片段:
[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十分險惡,唐僧感覺饑餓,悟空去南山摘桃]
白骨精:(躲在遠處,盯著唐僧)哈哈哈哈!造化!早就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沒想到我不去捉他,他卻親自送上門了!
[說罷,搖身一變]
白骨精:(村姑模樣,手提一籃)哼,我就不信你不吃。
[八戒抬首向南方望去,盼著悟空回來。唐僧盤腿打坐。沙僧照料白龍馬。]
豬八戒:(焦急地)師傅啊,這大師兄怎么還不回來,我肚子都餓扁了。
沙 僧:(放下手中的活)二師兄,師傅都不急,你操心個什么,再等等吧。
[八戒一屁股坐下,看著遠方,眼前突然一亮]
豬八戒:咦?那有位女施主。
[八戒樂顛顛地迎上去]
白骨精:(微笑道)長老,我家在不遠處的村子里,娘親出來給在地里干活的爹爹送飯,回來時瞧見了你們,特地要我給長老們送點齋飯。
唐 僧:(慌忙低頭)這怎么好意思呢,施主請回吧,好意我們心領(lǐng)了。
白骨精:(上前一步)我娘親也是信奉佛教之人,回去見我沒有送成齋飯,定是要怪罪的。長老還是吃點吧,涼了就沒味了。
豬八戒:(一把搶過籃子)師傅,人家女施主都說了,咱就吃吧。再說,大師兄也不知什么時候回來,餓著就不好了。
唐 僧:(皺眉)八戒,快放下!
白骨精:(淺淺一笑)沒事的,快吃吧。
[唐僧正要推托,悟空回來了]
孫悟空:(抽出金箍棒)呔!妖精!看打!
唐 僧:(一把拉住悟空)這位女施主是聽了她娘親的話,給我們送齋飯的,不是妖精,弄錯了!
孫悟空:(掙脫開來)她是妖精!是來騙你的!
[悟空說著,給白骨精當頭一棒,妖精化作一縷青煙,逃走了]
唐 僧:(正想念緊箍咒)悟空!你為何傷害無辜者性命!
孫悟空:(連忙阻止)師父,這真是妖精!是來吃你的!
[說著,挑起八戒懷里的籃子,往地上一摔,蹦出幾只癩蛤蟆]
唐 僧:(看了看蛤蟆,嘆了口氣)罷了,就相信你這一次,下回可萬萬不能這樣了。
[師徒吃了桃,繼續(xù)趕路]
此片段中,學生展開想象,將孫悟空的機智勇敢,白骨精的狡詐貪婪,豬八戒的憨厚嘴饞,唐僧的心地善良刻畫得淋漓盡致??梢姡鶕?jù)課文內(nèi)容改編劇本是一種簡便易行,而又深受學生喜歡的言語實踐活動,再加上課后的排演,突破了文本的限制和課堂的局限,學生自始自終情趣盎然。
二、補一補,妙趣橫生
課文只是個例子,文中藏著許多“空白”,這些情節(jié)上的“留白”和跳躍,有意無意地給學生留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補寫,就是教師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跳躍,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進行“填白”,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三打白骨精》改編成教材時,編者進行了刪減,如課文第4自然段,寫悟空一打白骨精后,“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那么,唐僧是怎么責怪悟空的?悟空又有什么表現(xiàn)呢?……教學時,請學生圍繞“責怪”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學生張梓琪這樣寫道:
唐僧看了看地上的那具尸首,雙掌合十,念叨著:“阿彌陀佛,這真是罪過罪過……”
“師父,這是妖精變的?!蔽蚩沼媒鸸堪糁钢鞘渍f,“您可別被她給騙了?!?/p>
“胡說!分別是你無故傷人性命!”唐僧嗔怪道,說著正要念緊箍咒。
“師父!師父!”悟空急了,“這荒山野嶺的,哪來美貌村姑……”
“是呀,師父,大師兄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沙和尚緊鎖眉頭,上前勸道: “您看這一路走來,也幸虧了大師兄。”
八戒一邊啃著桃子一邊說:“師父,你就放了猴哥吧!”邊說邊拿過一個桃子遞給唐僧:“來,師父,嘗嘗這猴哥帶回的桃子,好甜??!”
“哎,你這潑猴……阿彌陀佛!”唐僧雙手合十,“下次再也不能濫殺無辜了!”
悟空連忙跳到師父跟前,大聲說道:“多謝師父!”隨即舉起金箍棒,挑翻罐子,只見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
唐僧一驚,后退幾步,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悟空,為師錯怪你了?!?/p>
……
此片段的補寫,根植于課文,又想象于書外,通過具體的語言、動作描繪,凸顯了人物形象,豐滿了故事情節(jié),讓故事的發(fā)展妙趣橫生。諸如此類利用文本中的略寫或者留白的情節(jié),進行補寫、擴充等是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途徑,不僅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還能激發(fā)學生寫的興趣和提高寫的能力。
三、續(xù)一續(xù),意味深長
續(xù)寫,是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通過合理的想象,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接寫故事情節(jié),寫成一篇完整連貫的文章。
課文《三打白骨精》結(jié)尾,以“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梁上有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戛然而止,省略了原著中唐僧一氣之下,把孫悟空逐回花果山這一情節(jié)。于是,我請學生根據(jù)這一情節(jié)接著往下寫一寫。
學生錢科宇這樣寫道:
“師父!你快過來看!”孫悟空一邊大聲地叫道一邊指了指那骷髏。唐僧聞聲趕來,走上前一瞧,只見那骷髏上寫著“白骨夫人”。他皺起了眉頭,雙手合十,轉(zhuǎn)過身對悟空說:“阿彌陀佛!看來,為師有眼無珠,對不住你啊!”“沒事的,師父!”孫悟空笑道。
這時,八戒也跑來,向唐僧耳語了一番:“師父,這猴子詭計多端,這具骷髏可能是他用來哄騙你的呢!”唐僧一聽,想想不無道理,立馬回身厲聲呵道:“孽徒,你連殺三人又蒙騙為師,無心向善,為師豈能留你,你還是去吧!”
“師父我若走了,西天取經(jīng)路上誰來保護你?”悟空急了,跳起來叫道。
“我就不信八戒、沙僧保護不了我!”唐僧一臉決絕地說。
孫悟空痛心地垂下了頭:“若師父已下定決心,那徒兒只能去了。”悟空又戀戀不舍地看了兩眼師父,然后扭頭就走了。一陣風刮過,一片片葉子從樹上飄落下來。
來到東海,孫悟空見海水撲向堤岸碰撞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又想起了師父,不禁潸然淚下……
此片段的續(xù)寫,在原著的基礎(chǔ)上又加上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尤其是結(jié)尾部分的環(huán)境描寫尤為精彩,“一片片葉子從樹上飄落下來”“海水撲向堤岸碰撞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刻畫了悟空的戀戀不舍的心情,意味深長。
總之,神話故事是學生練筆的寶貴資源。教師應深入研讀文本,一方面指導學生充分閱讀,讓經(jīng)典滋潤兒童的心靈,另一方面也要找準切入點,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創(chuàng)造寫的機會,讓神話故事彰顯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