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解放軍多次舉行“使命行動-2013·A”“跨越-2014朱日和B”“火力-2014·山丹”等不同類型的演習演練。這些演練因何命名,又蘊含著怎樣的含義?
一般來說,演習代號的組成格式為“主題+時間+地點+階段”,也可以截取其中的兩個以上的要素組成代號。以“跨越-2014朱日和B”為例,“跨越”寓意這是一場跨戰(zhàn)區(qū)進行、同時檢驗部隊機動作戰(zhàn)能力的演習;“2014”代表演習舉行的年份,也寓意演習可能會成為年度例行演習,按周期舉行;“朱日和”是演習舉行的地點;“B”代表的是演習的某階段或場次。
國外軍事演習和多國聯(lián)合軍事演習,也大體采取類似的結(jié)構(gòu)冠名。如美韓“關鍵決心-2013”聯(lián)合演習,由美國主導的“環(huán)太平洋-2013”軍事演習,以及即將舉行的中俄“和平使命-2014”軍演等。
軍事專家樊高月介紹,世界各國對軍事行動代號的命名都很重視,要下一番工夫進行研究。一般來說,首先要給演習或行動冠以一個正義的名稱,以表明其“正義性”;其次還要考慮代號對官兵和民眾的心理影響,以起到鼓舞士氣、振奮民心的作用;另外,還應說明軍事演習或行動的性質(zhì),并帶有一定的藝術性。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