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5月10日在網(wǎng)上發(fā)文,追悼辭世的母親秦厚修。馬英九認為,母親留給子女兩件最寶貴的遺產(chǎn)——母愛與家教。
用《左傳》教子女和睦 馬家的5個孩子小時候都是清晨6點就起床,起床后要先晨讀、背古文,之后才去上課;晚上10點準時關燈,不準晚睡,生活之規(guī)律,數(shù)十年如一日。
秦厚修的“規(guī)矩”的確把馬英九教得很好。與馬英九共過事的人都知道,他是很注重計劃的人,不管什么事都講規(guī)矩。
古文是秦厚修教導孩子的教材,而這些古文不是只有《三字經(jīng)》、唐詩,還有更深奧的《左傳》。馬家孩子多,難免斗嘴吵架,而秦厚修就把《鄭伯克段于鄢》當成教小孩要相親相愛的教材。每當孩子吵架,她就要孩子拿出《左傳》,翻到這一篇,要他們念出來,然后她再解釋給他們聽?!白鲂值芙忝靡恍囊灰猓嘤H相愛,做母子的也是。家庭如果不和睦,就會影響到國家大事”。所以,馬家的孩子們從小就懂得要互相照顧。
獨特的“電梯等兒法” 在家人面前,秦厚修總是叫馬英九為“弟弟”。就算這個兒子已經(jīng)63歲,秦厚修還是這么叫他。
在馬英九當上臺北市長后,變得非常忙碌,秦厚修想到了利用電梯與兒子獨自相處的好方法。當時,兩人就住對門。秦厚修會算準時間,等馬英九要出門時,就在電梯口守著,不止是送他進電梯,還跟著進去,親自送下樓去。她就利用這短短兩三分鐘時間,與“弟弟”好好聊聊。
臺中市長胡志強爆料說,他有次問秦厚修:“馬英九乖不乖?”秦厚修回答說:“乖,他會在電梯里親我?!闭f的就是自己獨特的“電梯等兒”的故事。摘自《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