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僅有小學二年級文化水平,但她生活做事中的“諺語經”常常讓我豎起大拇指,自愧不如。
記得前些年,父親一直負責村里事和在外做生意,我們兄妹仨人上學讀書,家里的10多畝農田基本靠母親一人種植,辛勤的勞作非但沒有把她累垮,反而練就了一身“硬功夫”,成了小有名氣的種地能手。談起這些,母親興奮之余,別有一番心得,她總結道:“種地也要講科學,講方法,動腦筋?!币皇欠N地要看準時節(jié),如清明和立夏兩個時節(jié)種植莊稼應注意的事項概括為:“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查苗補苗除雜草,立夏中耕很重要”。二是種地要掌握莊稼生長特點,如種植小麥和棉花應掌握的技巧是,“麥子稠了一扇墻,谷子稠了一把糠”“棉花不打杈,光長葉子不長花”。三是種地還要會看天氣,如,“春雪草,冬雪寶,臘月三日年成好”“三月三的風,四月四的雨,麥子黃疸谷子秕”。在母親看來,懂得這些種植莊稼的規(guī)律特點,可以趨利避害,因勢利導,對糧食的增產增收功不可沒。
盡管母親沒有多少文化,但她深深懂得讀書受教育的重要性,一直鼓勵我們好好學習,做一個有文化有知識有出息的人。我的學業(yè)不是很順利,尤其連續(xù)兩年都沒能考取大學,對我打擊很大,母親卻一直對我抱有信心,時常用一句話來激勵我,“千難萬難,有志不難;千易萬易,無志不易”,在母親的不斷鼓舞和激勵下,我頂住壓力,重拾信心,終于在第3年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愿望。大學畢業(yè)那年,我面臨到高校執(zhí)教和參軍入伍的選擇,母親毅然支持我攜筆從戎,到部隊這個大熔爐去鍛煉的想法。一下部隊我被分配到了地處偏遠的海島工作,由于自己不太適應環(huán)境,加上海島條件較為艱苦,我萌生了干不下去轉業(yè)的念頭,母親知道后很是著急,一邊打電話安慰我一邊讓姐姐代信,并附上許多諺語勵志名言,鼓勵我要耐得住寂寞,勇敢面對困難,正是母親這種執(zhí)著與堅持,讓我在逆境中學會了堅韌與樂觀,遇到再大困難都不會輕言放棄。母親對我們的品格要求特別嚴厲,小時因不懂規(guī)矩沒少挨過批評和訓斥,她說人品是立身之本,要我們多行好心,多做善事,學會感恩,她時常念叨的兩句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吃飯不忘種谷人,飲水不忘掘井人”。正是母親這種善良純樸,真誠待人的品格和習性一直在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影響著我們,使得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不斷校正人生坐標,在實現(xiàn)人生理想目標上奮發(fā)前行。
現(xiàn)在母親年齡大了,田地早已轉交給親屬代管,在享受天倫之樂之余,她每天忘不了堅持聽新聞看報紙,還不時秀出兩句匪夷所思的諺語作精彩點評,驚得上初中的小侄女直呼:“奶奶您太給力了,思想和知識絕對前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