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回南方老家過年,已有月余。電話寒暄中,談及家鄉(xiāng)風景,恰似江南好時節(jié):云嵐氤氳,山谷幽蘭,遍野梅花。這哪似北方的年:冷颼颼、光禿禿,放眼望去,原野一片枯黃荒涼景象,哪有景色可談。
提及“美景”,在大多數人眼中,無論建筑、文化乃至人之脾性,北方大凡顯在粗放、大氣;而南方卻在精致、典雅。如此種種,概莫能外。唯獨梅花,卻恰恰相反:在北方的梅,嬌貴得很,大多以盆景為主,或置于室內,或在溫棚間,一家老少圍之,一天三觀、隔日澆水,如同照顧襁褓中的寶貝,及至不經意間偶見花苞,頓顯驚喜雀躍,拍照留念,如同初次中得“六合彩”般的模樣。
南方的梅,就無福享受這般待遇了,如同我兒時的那群沒人照顧的村童:在庭前屋后,院里院外,只要有閑隙,它們便一株挨著一株,或如面杖高低、或似碗口粗細,三三兩兩、成林成片,就這么粗野茁壯地成長起來。如若到了山野,那更是美妙得很,南方多山,且大多俊秀。每臨冬季,軒窗微啟,一片風光盡收眼底:萬壑盡幽、清流激湍、流水曲觴間萬千株梅花含苞吐蕾,競相爭艷,令人留戀忘返,心曠神怡。
我想,這些梅花是很難尋得到它的主人了,更莫談享受到北方梅花的福氣。甚至沒人去為它們停留腳步,細心看一眼。但它們還是那樣開了,且一年年,在冷風中。
許是瞬間我被這些梅花的風骨所渲染,突然,遂想讓友折枝南方的梅捎來。友為難:幾日行程,鞍馬勞頓,幾經轉折,唯恐到時亦早已枯萎。不如采瓶梅香,只是不知能成。
呵,采瓶梅香,這是一個多好的創(chuàng)意??!如若真是這般,那將是何等的美好?
顯然,我不知這梅香如何采法,亦如我不知梅香帶來后是否還有那般清幽,但,這一切并不重要了。如我要千里之外的梅枝一樣,尋的是那種梅的品格。君采梅香,更是集天地萬物之韻味。
曾幾何時,在這個大千世界中,人們忙忙碌碌。在落花流水間,丟掉的是青燈黃卷的閑適清幽。從而,忘記了那擁爐而坐、踏雪尋梅的美好;忘記了啜茗乘涼、煮茶論道的興致;忘記了聞籬菊之清香,賞秋月之明朗的境界。
行色匆匆中,且不說聞那梅花之香氣,唯恐駐足細細看一眼身邊風景、眼前梅花的閑暇亦未有。而是大步跨去,為職稱、功名、金錢、地位;即便朋友間偶爾小坐,亦是談房子,比牌子,看車子,說孩子。
其實,大可不必。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生活亦如此:無論生活如何變,總要給心靈留一分閑田。在這分心田之上,用做讀書看字、吟詩賞賦、去看梅聞香、圍爐夜讀,以養(yǎng)育心靈、浸潤精神。不是嗎?人生在世,除卻不諳世事之歲、風燭殘年之時,又有多少美好歲月值得回憶?俯首往昔,不經意間,彼此已是而立、不惑之年,突然覺得在剩下的歲月里,還是少些酒綠燈紅、聲色犬馬、人云亦云的浮躁與空虛,尋得一條途徑,讓自己的心靈充盈起來的好。
又是一個冬季,又是一個春節(jié),又是一個梅花綻放的季節(jié)。行色匆匆間,倏忽一閃,一年又這么過去了。我聽見窗外鞭炮齊鳴,那是人們對新年的祈福。抬望眼,身上責任、心中理想,都要為之努力,見諸行動。突然覺得,在這個人生旅途上,不妨也擷取一瓶“梅香”,苦時累時亦品聞一下,在那一品一吮間,感受那分苦寒后的拼搏況味,盡享臨寒獨開的清幽境界。
不是嗎?亙古不變,多少梅花靜觀世間人情冷暖;古往今來,多少人生忘卻梅香清幽?;腥婚g,眼前仿佛是一片漫山遍野的梅花,采上一瓶梅香寄于君……愿在新的一年里,與君風雨同舟、一路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