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平均每天火化6具遺體,他每天都要面對死亡和淚水,最大的感受是多陪陪家人比什么都強,親人死后才后悔的人太多了。在他做父親后,遇到早夭的孩子心里會特別難受。他曾經(jīng)看到一位與去世的姥姥特別親的逝者家屬,想到了和自己很親的姥姥?,F(xiàn)在他每周都會去看望姥姥,聽老人一遍遍重復(fù)講他小時候上樹摘果子的故事。有時碰到同叫王元元的逝者,他會設(shè)想以后自己的葬禮是什么樣——“我希望大家都高高興興來,別哭,因為我自己是特樂觀一人?!?/p>
八寶山的大多數(shù)火化師都像王元元一樣開朗、愛交朋友。但人們對死亡的忌諱,使他們在社會上交往并不容易,火化工師傅們現(xiàn)在出去吃飯大多是和同事以及工作前就結(jié)識的朋友。每逢朋友的家人住院,他們要先打聽病情,因為忌諱,大病他們會選擇不去探望。每逢新年,他們大多同事間彼此拜年,極少去別人家里。出去和不熟的人交往從不主動介紹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方問起,他們通常說自己在民政局工作——八寶山屬于民政系統(tǒng)。
火化工師傅們的婚姻問題大多在殯儀館內(nèi)部解決或通過親戚介紹,主動去外界交往成功率不高,即便女友接受了,通常對方家屬也不易接受。
殯儀館是事業(yè)單位,人員變化小。上世紀90年代前大多為子承父業(yè),90年代后開始面向社會招聘,招聘來的人大多是親屬有干這一行的,或石景山周邊對殯葬業(yè)有所了解的。王元元的父親曾在八寶山殯儀館做汽車維修,在他童年時,父母工作忙無暇照看,經(jīng)常把他帶到殯儀館,以至他能準(zhǔn)確地說出殯儀館已經(jīng)拆掉的建筑曾坐落何處。有個親戚曾對他說:“我就是要飯去也不干這個工作?!彼斫膺@個親戚的態(tài)度,就像理解社會上的誤解一樣,“但聽了心里確實不是滋味?!?/p>
火化工師傅們早上6點半開始一天的工作?;鸹g有15個爐子,平均室內(nèi)溫度在50度上下,在夏天,衣服一直要濕到腰?;鸹痪哌z體大多在50分鐘內(nèi),火化前他們要觀察逝者死亡原因、年齡、胖瘦、隨葬品數(shù)目、冷藏時間,之后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調(diào)整合適的風(fēng)量和火柱。家屬放置好的隨葬品他們不能再動,其中有時會有子彈、酒壺、發(fā)膠等危險品,火化中他要側(cè)身看觀察窗以預(yù)防危險。結(jié)束一天工作一般在下午兩點左右,然后洗澡、換掉全身的衣服、回家。他們從來不穿工作服回家,到家了也從不聊工作中發(fā)生的事。
遺體火化大多在死亡后的第三、五、七天,11天之后才火化的大多因為打官司、意外、家庭糾紛。他們在和家屬溝通時要避免說“你好”、“結(jié)束”、“再見”,移動骨灰盒不可以說“拿”“撂”“擱”,避免一切可能讓家屬不適和對逝者不尊重的用詞。有時候機器故障,遺體會卡在火化爐前,他們就對家屬說“老人不愿意走”。即便如此,還是常有被悲痛中的家屬無故打罵的事件。
八寶山是個講政治的地方,平均每兩三年會有一次“重大政治治喪任務(wù)”。參與治喪的員工要求政審合格,在治喪前一天他們要檢修爐子,有關(guān)部門會來殯儀館安檢。重大治喪的最高級別是國葬,距今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鄧小平同志去世。在此期間暫停了對外的火化業(yè)務(wù),封閉殯儀館,火化師在館內(nèi)吃住,與外界溝通需要借用安保人員的電話。而對于生前涉及敏感政治問題的逝者,會盡量縮小影響,保密處理。
社會名流去世時記者和追悼的百姓通常特別多,侯耀文去世時北京相聲界來了大半,羅京去世時場面一度失去控制,禮堂前的花壇被踩平,一位年輕女孩被擠暈。(隗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