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基本揭曉,共和黨不但保住國會眾議院多數(shù)黨地位,還從民主黨手中奪過參議院控制權,全面掌控國會。民主黨失利,民主黨籍總統(tǒng)貝奧巴馬自然脫不了關系。
專家指出,內(nèi)政方面,奧巴馬出任總統(tǒng)后在醫(yī)療保險體系改革、移民等議題上的改革措施過于激進,使得國內(nèi)政治決策陷入僵局;外交方面,奧巴馬同樣備受指責,理由是他表現(xiàn)過于“軟弱”。
奧巴馬在應對烏克蘭局勢和中東局勢方面均給了反對者批評他的理由。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與俄羅斯的“交手”屢屢無法占得上風,奧巴馬不免有些“臉上無光”,被批“太軟弱”。中東方面,原本裝備簡陋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席卷伊拉克與敘利亞廣大地區(qū),把完成伊拉克撤軍不久的奧巴馬政府置于尷尬境地:剛剛“離開”,不可能再立刻派出地面部隊,空襲又無法徹底消滅“伊斯蘭國”,但伊拉克政府軍、庫爾德人武裝以及敘利亞溫和反對派戰(zhàn)斗力又十分有限。
有分析認為,美國兩黨原本就存在僵局,如今共和黨勝利后會趾高氣揚。奧巴馬政府國內(nèi)施政肯定會更加困難。如果奧巴馬不想就此進入“垃圾時間”,還想有所建樹,就會把比較大的精力放在并不怎么擅長的外交上。(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