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在香港:每個月交68港元 (約合人民幣54元),可以通話1700分鐘,發(fā)送短信10000條,上網(wǎng)不限流量。
中國移動在大陸:同等價位,只能折算成一份300分鐘通話+280M流量的套餐(短信另付),或者另一份420分鐘通話+300條短信的套餐(上網(wǎng)流量另付)。
不過,享受香港資費套餐是有條件的——每個月須額外繳納港鐵、隧道、流動電話服務牌照及行政費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費用,以及接受必須用滿一年的霸王條款。但對比之下你仍會發(fā)現(xiàn),兩者的差別依然相當巨大。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中國移動確實在實行“一國兩制”,也只能“一國兩制”。
在大陸,14億中國人在選擇通信運營商上,只有三種選擇: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電信。而香港,不到1000萬的人口,被五大運營商小心翼翼地伺候。
因此,進入如此競爭慘烈的場所里,中國移動不因地制宜根本站不住腳。
2011年,香港電訊管理局公布了一組研究數(shù)據(jù):香港人在通信上花的錢平均每月為60港幣,僅僅是東京、新加坡、上海、紐約、倫敦等國際城市的 10%-40%。
也就是說,中國移動這款價值68港幣的套餐,超出了香港人打電話的平均花銷。事實上,中國移動的價格,在香港也就是中等水平而已。香港通信市場上起碼有兩款套餐比中國移動還劃算——一款是香港本地運營商SmarTone(數(shù)碼通)的68港元套餐,不需要額外的費用,就能打1700分鐘電話,本地不限流量;另一款是本地運營商One2Free的57港元套餐,每月可打1800分鐘電話,本地不限流量,以及線內(nèi)短信無限制服務。
可以想見的,以上兩家本地運營商更受香港市民歡迎,占據(jù)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在香港的這五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香港)的市場占有率遠低于其他四家,只占5%。所以真實的情況是,讓中國網(wǎng)民憤憤不平的資費,實際上在香港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摘自《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