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英九針對釣魚島議題表示,日本沒有“主權”,只有“行政權”,他40多年來捍衛(wèi)“主權”的決心沒有動搖過。
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119周年紀念日,臺“中研院”舉辦釣魚島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臺灣、大陸、日本等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廈大南海研究院院長傅崐成也應邀出席。
馬英九在致辭時引經據(jù)典,證明釣魚島自古就屬于中國,并非日本竊據(jù)后所稱的“無主土地”。他說,自己就讀臺大法律系時就投入保釣運動,40多年來捍衛(wèi)主權的決心和意愿沒有動搖過?!罢钡囊回灹鍪恰爸鳈嘣谖?、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fā)”,無論在東海、南海都是如此。
臺“中研院”副研究員林泉忠在研討會上透露,1955年,國民黨殘部自大陳島撤退后,曾在釣魚島短暫駐扎,那個年代臺灣漁民也能較自由地在釣魚島海域作業(yè),日方都未提出異議。廈大學者傅崐成則認為,由“先占先得”的角度看,中國享有絕對的歷史證據(jù)優(yōu)勢,他希望美國能積極維護國際法,尊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條約,才能早日化解釣魚島紛爭。
此外,臺灣琉球問題專家林泉忠披露,40多年前,琉球也曾加入過“奪島大戰(zhàn)”,那時的釣魚島局勢,甚至比今天還要復雜。林泉忠指出,在1960年代末,東海大陸礁層發(fā)現(xiàn)蘊藏大量石油資源,周邊各方紛紛劃定礦區(qū),規(guī)劃開采石油,對釣魚島也紛紛宣示擁有主權。1970年9月1日,琉球政府發(fā)表“關于尖閣列島的領土權”,提出對釣魚島的主權。
林泉忠指出,自從1972年“復歸”日本后,琉球逐鹿釣魚島的聲浪逐漸散去。目前,釣魚島在行政上被日本政府劃歸沖繩縣管理,但嚴格限制琉球人前往釣魚島。林泉忠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雖然琉球人的態(tài)度偏向日本,但一般民眾對兩岸在此問題上的立場和堅持,并沒有強烈反彈心理。摘自《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