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里的白白黃黃
梨花開是一夜間的事情,而趕在梨花最好的時候來,是很需要運(yùn)氣的事情。就是你打聽好梨花開了,等第二天去,也可能一夜雨和風(fēng),看不到梨花勝雪的嬌羞。今年很慶幸,沒早一步?jīng)]晚一步,恰好在梨花開得最柔媚的時候,走進(jìn)了梨園……
這片園子是私人的,沒有穿梭看花的游客,靜悄悄的,唯一的聲響便是白色花瓣墜落的聲音。梨園很深,保留了百年的古梨樹,虬枝盤曲,更增加了梨園的清幽。
一行人好像被梨園的靜雅感染,默默地走著,空氣中氤氳著梨花清幽的氣息,這氣息里還糅合了一種植物的清爽氣,要不是這氣息的提醒,我們不會注意到腳下繁茂的綠,這綠是新鮮的飽含汁液的綠,仿佛腳踏上去就會濺起一圈圈綠色的漣漪,順著漣漪向上,便看見了一大片奪目的黃,黃得極艷麗,極活潑。細(xì)看這黃是來自一朵朵的小花,小花開在一叢叢青草中,青草貼地而生,密密匝匝。友人采了兩三朵在手,往我頭上戴,我說:人老簪花不自羞,友人說:這花別看艷,插在你發(fā)上,一小朵,倒是安靜的。梨園主人走過來說:這是蒲公英的花,小時候你們都吹過蒲公英的,但極少見過她開花的樣子。蒲公英我們也叫“婆婆丁”,正是這時候最好吃,一會午飯,請你們嘗嘗。
園主這樣一說,我們都來了興趣,起勁地拔起蒲公英,身居鋼筋水泥的城市,難得有這樣貼近大自然的機(jī)會。拔著蒲公英,有人唱起了歌:“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我的歡樂和悲傷,爸爸媽媽給我一把小傘,讓我在廣闊的天地里飄散?!边@首歌,對我們幾個游園的人再熟悉不過,但對如今年輕一代又太過陌生。這是一部電影《巴山夜雨》的插曲,一個手拿蒲公英的小女孩唱著這首歌,唱響在每個孩子的心里。蒲公英成了孩子們心里的精靈,就那么呼得被小女孩一吹,拿著一把把白色小傘的精靈們,手拉手地飄向遠(yuǎn)方,無所畏懼,悠游美好的姿態(tài),承載了多少孩子對遠(yuǎn)方的夢想……
奇妙的黃色小花
臨近晌午,從梨樹葉縫隙里篩進(jìn)來的陽光溫?zé)崃?,回望遠(yuǎn)處的村落,已經(jīng)有炊煙升起。
當(dāng)我們抱著采來的蒲公英回來,主人已經(jīng)用柴火燉好了一大鍋有北方特色的熬菜,蒸了一大鍋饅頭。看到我們手里的蒲公英,就拿了盆,迅速地摘洗,投入滾熱的水中,快速焯一下,撈出控干,剁好蒜末放在焯好的蒲公英上,油鍋里爆香了三兩根干辣椒,直接潑蒜末上,然后加醋、生抽、鹽一拌,就上了桌。夾了一筷子,清鮮的味道充盈口腔,長久處在飲食重味下漸漸麻木的味蕾,被這種自然之味喚醒。一箸下去竟有悟道之感,懂得了真正的味道,恰是這種發(fā)乎自然,未經(jīng)雕飾,秉承天地雨露而成。
吃飯時,我頭上的花掉下來,落在飯桌上,引起爆笑,園主的婆婆拿起來,說:“這花我們年輕時候用來擦臉,跟胰子一樣,白白的?!痹瓉碛闷压⒒ǘ鋼v爛擰出的汁液涂抹面部,可以治療雀斑、潤滑肌膚。我想這就是民間生活的智慧,對一草一木,都如家人般熟悉。
蒲公英黃色的小花,每年春天漫山遍野開放的時候,不只裝點(diǎn)了春色,裝點(diǎn)了女人的鬢上風(fēng)景,也奉獻(xiàn)出一種妙不可言的東西:蒲公英花蜜。《新修本草》云:“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其蜜香氣馥郁、味美鮮潔,回味無窮。這種蜜能極好地補(bǔ)充養(yǎng)分,用來飲用和直接涂抹面部,都有很好的護(hù)膚效果。
蒲公英的葉子和花朵,也可以一起完成一道美容靚粥,將蒲公英葉子煎水,然后取凈汁,再加入綠豆,熬至綠豆開花,放涼后調(diào)入蒲公英花蜜,是極好的解暑排毒養(yǎng)顏飲品。用熬出的汁液泡紙膜敷臉,安全放心,純天然。
黃色的小花何時變成小絨球
黃色的小花何時變成小絨球,對城市的孩子來說始終是個謎。那漸漸褪變的過程,只有貼近自然的人才知道。想想那一地的小花在某個時間成了一地絨球,真覺得是自然的奇跡。
《本草新編》云: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梨園主人就地取材,存了許多蒲公英的干葉,說夏天熱,泡水喝解暑,趕上嗓子疼,喝碗蒲公英煎的水,很快就痊愈了。有時候牙疼起癤子,就熬一鍋蒲公英梗米粥喝,很快淤腫散去。
天色漸晚,我們辭別梨園,好客的主人給我們每人一大兜蒲公英,說如果我們有時間吃頓晚飯,就包一頓蒲公英餃子吃,蒲公英與豬肉和餡,包出的餃子鮮得很。城里的菜市場有各種不以季節(jié)區(qū)分的蔬菜,卻在味覺上混為一談,偏是這滿園的蒲公英回味綿長、記憶深刻。
帶回來的蒲公英,在此后的幾天,成了餐桌上的亮點(diǎn)。
蒲公英是養(yǎng)肝佳品,可以做兩款湯品。蒲公英瘦肉湯,將蒲公英稍微浸泡去其微苦,然后紅棗去核,瘦肉切絲,再加姜片、少許紹酒,文火燉一個小時,湯微甜有色;蒲公英豬肝湯,雖然缺什么吃什么不科學(xué),但這湯幼嫩鮮滑,在口感上獨(dú)占一絕。買回新鮮的豬肝,洗凈粘液血水,控干,切片,加料酒、生抽、鹽,再加少許生粉抓漿,油鍋下花椒爆香,加水略煮,撈出花椒,下蒲公英,待水開,下豬肝片,再待水開,猛火滾一兩分鐘,起鍋,豬肝煮的時間不易過長,時間一長豬肝老了,蒲公英也跟著老了,老了的湯缺乏活力。
帶回的蒲公英不多,包不成餃子但可做一盤蒲公英炒肉絲,肉絲事先加料酒、生抽、鹽腌制,再加生粉抓漿,在七成熱的油里快速翻炒,至肉絲變色,加蒲公英葉子進(jìn)去再迅速翻炒幾下,葉子里的水分浸出來,同肉絲糾纏,肉絲帶了葉子的水氣,葉子也有了肉色,一盤菜顯出肥嫩來。
自由自在的蒲公英
蒲公英的黃花變成絨球,絨球被一個小女孩摘下來,用她的小嘴巴吹散,或是被一陣微風(fēng)吹散。
當(dāng)我在超市里,放著歌的大喇叭反反復(fù)復(fù)唱著一句:要作勇敢的蒲公英,隨風(fēng)飄哪里,就算曲折我們依然不放棄。這是范瑋琪唱的《蒲公英》,如今在大街小巷,如果飄蕩著蒲公英的歌聲,就是這樣的旋律。那個小女孩唱的蒲公英,已經(jīng)退隱到歲月深處。唱蒲公英的小女孩,后來也像蒲公英一樣遠(yuǎn)渡重洋,為了熱愛的音樂去漂泊,去堅持,如今是著名的鋼琴家,人已中年。
我們這些隨著小女孩唱過那首蒲公英的人,也已中年。這次看梨花,相約同去的是高中的同窗。過往那些歲月里,有人也像蒲公英一樣,去遠(yuǎn)方追夢,留在此地的人,也各自是自己命運(yùn)里的蒲公英,總會在某一個時刻起飛、長大成人,獨(dú)自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活??缭竭^這條時間之河,在梨花綻放的最好時節(jié)再度聚首。
蒲公英的旋律依舊響著,我一時感慨萬千,走得越久,越會被一件尋常小事打開回憶,因為屬于回憶的東西太多。
回到家,在炒鍋里做熱水,在小碗里調(diào)稀薄正好的生粉糊,水開,生粉糊緩慢地下到熱水里,攪拌,鍋里的水漸有乳液的透明,小碗里再打散一枚雞蛋,邊加邊用筷子順時針劃動,雞蛋被拉成薄薄的細(xì)絲,這時候加入蒲公英碎葉,點(diǎn)點(diǎn)綠色和羽毛般的白在湯里沉沉浮浮,淋了香油,倒入白瓷大碗中,這碗雞蛋蒲公英湯,看久了覺得像那天的梨園,梨花勝雪,草色碧綠。
這時候的梨園,該是安靜的結(jié)果時間,比那時還要安靜,還要充盈生命的質(zhì)感。
而走過梨園的人,即使不再是白衣勝雪的少年,但經(jīng)歷過生活的顛沛流離,能站在花下,微笑,就是足夠幸福的事情,回顧來徑,只記得花開草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