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3000”,這個稱呼從來沒有在官方媒體的報道中證實過。不過這個名稱的第一次出現。就在去年上半年,網絡上出現了一種涂有黃色底漆的預警機,以運八飛機為平臺,采用與空警2000類似的背負式圓盤(這種圓盤可能就是由ZDK03繼承而來)和三面天線,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并被廣大網友冠名“空警3000”。
根據網絡上披露的數據,空警3000在世界預警機中首次采用了數字陣列雷達技術。數字陣列雷達本質上仍然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其在工程應用方面有著傳統(tǒng)有源相控陣雷達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傳統(tǒng)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為產生足夠高頻率的發(fā)射信號,必須一級一級地進行變頻,電路多,復雜度高,可靠性也相對較低;數字化雷達直接以數字的方法產生一定頻率的發(fā)射信號,省掉了多級復雜電路,重量大幅度減輕。
由于采用了先進的數字陣列雷達技術,空警3000可以認為是中國的第三代預警機,并可能具備反隱形能力。因為世界各軍事強國正在大力開發(fā)四代或五代戰(zhàn)機,從雷達探測的角度看,預警機對隱形飛機的探測距離將只有對三代戰(zhàn)機等常規(guī)目標探測距離的1/4,無法滿足實戰(zhàn)需求。
而且,環(huán)顧中國周邊,這片區(qū)域將成為四代機最為集中裝備的區(qū)域,日本、印度都已在謀求四代機,而俄羅斯T-50早已實現首飛,世界上第一型隱形戰(zhàn)機——F-22則已部署關島,不用說十年后,即使是在當下,隱形飛機已成為中國的現實威脅。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展出了JY-26反隱形陸基雷達,其出色性能引起強烈反響。這代表了雷達往反隱形方向發(fā)展的趨勢,預警機也不例外。從技術上說,雷達采用相控陣技術,由于其總功率由多個收發(fā)組件的功率合成得到,收發(fā)組件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小的雷達。如果收發(fā)組件數量足夠,就可能獲得更高的發(fā)射功率,這有利于增大從隱形飛機目標返回的雷達能量,從而對雷達反隱形有利。
同時,相控陣技術由于掃描一定方位區(qū)域的時間是可以靈活地由計算機控制的,不象機械掃描雷達掃描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加長雷達波束掃描一定空域的時間,當波束照射到目標時,就會有更多的能量返回雷達,這也對反隱形有利。而空警3000由于采用數字陣列技術,雷達的關鍵部件——收發(fā)組件做輕、做小之后,在單位體積內就可以安裝更多的組件。
總的來說,根據目前我國已公開的預警機資料來看,可以總結為三代的發(fā)展:第一代,空警2000和空警200的研制成功,解決了中國預警機的有無問題,并且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二代,在預警機已裝備國內的基礎上,ZDK03實現對外出口,并解決了運八飛機背圓盤的問題,承上啟下;第三代,空警3000等新型預警機的研制,可能解決反隱形問題。
摘自《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