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1941年1月5日生于日本東京。其早年的生活是在孤獨中度過的。父親忙于工作,母親因患肺結核而常年臥病在床。小時候的宮崎駿,個子較小,加上體質虛弱,常常遭受同伴們的欺負。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好幾個同伴要求宮崎駿為他們背書包,他不答應,結果遭到一頓暴打?;氐郊液?,他希望母親能夠給予他一個安慰性的擁抱,但無法起床的母親沒能滿足他這個小小的要求,他幼小的心靈備受打擊。
宮崎駿此后再沒有向母親撒過嬌,而是深深地將自己封閉起來。世界對于他而言,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他害怕在這樣的世界里繼續(xù)遭受痛苦與傷心,與其這樣,還不如待在自我的世界里,這樣更安全、更可靠。這時,漫畫就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慰藉。沉醉于漫畫的世界里,他的心靈自由而又暢快。他尤其喜歡飛機,他畫了一架又一架的飛機,或許他是將希望寄于這些飛機,渴望它們帶著自己飛離這孤苦無助,飛向夢想。在這孤獨的困苦中,理想開始慢慢在他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于是,在大學期間,他一直堅持創(chuàng)作漫畫。大學畢業(yè)后,他進入了東映動畫公司。
由漫畫進入動畫,這期間,宮崎駿遭遇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手冢治蟲是當時日本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他的作品深入人心,當時,人們已經(jīng)很難再接受其他人的作品。因此,宮崎駿那時的作品,被認為是模仿手冢治蟲。盡管宮崎駿本人不這樣認為,可是面對質疑,他在痛定思痛之后,毅然選擇了動畫事業(yè)。
一開始,宮崎駿只是擔任東映動畫公司最底層的一名原畫人員。但在這家民主的公司里,經(jīng)常會進行各種討論,作品的很多東西都是靠大家的討論決定。此時勤奮又具有高學歷的宮崎駿嶄露頭角。他第一次參與制作的動畫《汪汪忠臣藏》,更是展現(xiàn)了他不凡的才華。此后,他升任為主要制作人,并擔任東映公司的公會書記長。
在東映動畫,宮崎駿還結識了對他的動畫生涯具有重要影響的前輩高煙勛,與其一起制作了《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這部長篇彩色動畫,這部作品在后來受到很高的評價。
1971年,宮崎駿與高畑勛、小田部羊一起跳槽到A-Pro。在此期間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作品,其中《熊貓家族》是一部首次以日常生活為主的新風格題材。
1985年,宮崎駿與高畑勛共同創(chuàng)立了吉力卜工作室。宮崎駿此時導演的作品更簡單明了和富有幻想色彩,他受歡迎的程度逐漸超過了高畑勛。
真正讓宮崎駿得到國際承認的作品是《千與千尋》。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女孩,在面對困難時,如何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難,令無數(shù)平凡的人從作品中看到自身的力量。該作品得到奧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國際電影獎項。
2013年,《起風了》不僅在日本獲得了好評,同時獲得了“紐約電影批評家協(xié)會獎”以及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式上,宮崎駿通過制片人發(fā)布退休的消息,他終于給自己的導演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在談及為何能取得今日的成功時,宮崎駿說道:“我要感謝曾經(jīng)帶給我孤獨與磨難的歲月,正是在那孤苦無依的日子里,我才有機會體驗到動漫帶給我的歡樂,并把它當成了我一生的理想事業(yè)!”
是的,紛擾塵世里,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孤獨與困苦,只要我們把它當成培育理想的溫床,并不斷付出努力,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