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午后,味蕾大動的林蕭信步走進一家“甜品店”。屋外的陽光正暖,屋內的甜品正香,林蕭像個饞貓似的吸了吸鼻子,眼睛看這里,看那里……小女孩般的饞樣讓尾隨其后的唐宛如忍不住大聲嚷嚷起來:“林蕭,你什么意思?你是要向我的減肥計劃挑釁嗎?”
提拉米蘇:帶我回家
上面是一層薄薄的可可粉,下面是濃香的蛋糕制品,提拉米蘇以古樸的外表、香醇的味道,坐上了甜品界的首席。
在意大利語中,提拉米蘇是“帶我回家”的意思。它是每一位意大利媽媽的拿手糕點,寓意媽媽做好了提拉米蘇,等待孩子回家品嘗……
歐培拉:舌尖歌劇院
歐培拉有著數(shù)百年的歷史,濃郁的巧克力搭配浸過咖啡糖漿的海綿蛋糕,再配以牛油或者鮮奶油,香味無窮。
歐培拉(opera)在法文里的意思是“歌劇院”,方方正正的外形,表面還淋著一層薄薄的巧克力,看起來很像歌劇院的舞臺,因此得名。
慕斯蛋糕:驚艷的“冷點”
在烘焙界,慕斯蛋糕是最令人驚艷的“冷點”:一口咬下去,冰品的冷,奶油的滑,蛋糕的甜,幾乎在瞬間相融。此時此刻,進入你大腦的恐怕只有一個詞:驚艷!
能將生活的味與藝術的美如此完整地體現(xiàn),慕斯蛋糕不由得讓人刮目相看。難怪“甜品世界杯”上,慕斯蛋糕的比賽尤為激烈!
木材蛋糕:節(jié)日必備款
法國人過平安夜時,習慣回家團聚。待到夜幕降臨,全家人聚集在暖爐前,一邊吃著象征節(jié)日的蛋糕,一邊聊天溝通感情。木材蛋糕便是法國人過節(jié)時不可或缺的美食。
它的名字Yule,其實是圣誕節(jié)的舊稱。從外形上看,它有點兒像“睡倒”在盤中的圣誕樹,仿佛在向人們召喚:“過節(jié),發(fā)禮物啦!”
波士頓派:“偽派”蛋糕
波士頓派,其實并不是派,而是一種夾心奶油蛋糕。千萬不要以為夾了奶油的蛋糕會很膩,波士頓派里面夾的是鮮奶油,吃起來一點也不會膩。假如你不喜歡奶油味,也可以選擇草莓果醬餡哦。
“波士頓派”也有很長的歷史。1856年,波士頓開設了一家叫做“parker house”的餐館,店內有一道含有巧克力糖漿的布丁派蛋糕,它就是“波士頓派”的前身。
黑森林蛋糕:主角是櫻桃
在德國的西南山區(qū),有一個地區(qū)叫做黑森林。在櫻桃豐收的季節(jié)里,人們喜歡將大量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將其作為蛋糕的裝飾品。我想你一定已經猜出來了,黑森林蛋糕的本意,就是“沒有加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
可是,現(xiàn)在的面包師在制作“黑森林”時,卻會加進不少巧克力。實際上,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應該是那一顆顆鮮美的櫻桃才對。
年輪蛋糕:酷似甜甜圈
小巧可愛的年輪蛋糕,宛如一段小小的樹樁。倘若橫著把它切開,蛋糕切面會呈現(xiàn)出一圈圈年輪狀的花紋,十分精致。
年輪蛋糕應該是最體貼的甜品吧!那一圈圈年輪,忠實地記錄著面點師烘焙時無盡的耐心和熱情,讓人久久回味……
在店員驚異的目光下,林蕭手中的托盤里堆入了一塊又一塊甜品,完全無視唐宛如張牙舞爪的抗議。當她終于夾起最后一塊“草莓慕斯”放進托盤時,才滿足地嘆了口氣,對店員說:“買單,全部打包!對了,外加兩杯咖啡,一杯加糖加奶,一杯什么也不加!”
唐宛如終于停止了抗議,她湊到林蕭身邊說:“慕斯歸我,親,你知道我的最愛,對不?”
“你最愛的是這個……”林蕭一本正經地把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放在了唐宛如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