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的改造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大量的市政工程施工企業(yè)資質的企業(yè)和人員的出現,但由于不同,企業(yè)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差距較大。文章主要對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道路;管道
一、道路工程的施工
1.路基施工
(1)在路基施工前,選擇一段有代表性的路段作為試驗路段,其長度不小于100m,進行壓實試驗,并根據試驗數據來制定相應的施工措施作為路基施工指導。
(2)修筑路基,為使路基有較好的整體性,路基施工應在各管道溝槽回填至路基下15㎝后進行,原有建筑的基坑和樹穴采用砂石分層回填至路床下。路基整形采用平地機,并經10噸的壓路機初壓后,用水準儀對路基中線高程和路拱成型情況進行檢查,及時修正直至各個斷面的橫坡、縱坡符合設計要求,然后采用自行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
施工中始終堅持“三線、四度”,三線即:中線、兩側邊線,且在三線上每隔20m插一小紅旗,明確中線、邊線的控制點;四度即:厚度、密實度、拱度、平整度。通過控制路基分層厚度以確保每層層底的密實度;控制住密實度以確保路基的質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標;控制拱度以確保雨水及時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確保路基碾壓均勻及在下雨時不積水。
2.基層施工
基層施工的主要工藝順序為:拌合集料、攤鋪集料、碾壓、接縫處理以及養(yǎng)生。在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對來料的含水量的檢查工作,通過灑水或曬干來調節(jié)含水量使其接近或達到最佳含水量。
(2)機動車道基層厚度為45cm,應平均分為3層攤鋪,并掌握好攤鋪虛厚,各段相接處應預留5m左右長度不進行碾壓,以便接茬。
(3)采用混合料做基層集料時,應控制含水量,一般宜稍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0%,以補償攤鋪和碾時的水分損失。
(4)混合料基層經攤鋪及整形后,應立即進行全幅范圍內的碾壓。直線段從兩邊向中心碾壓,超高段從中心向兩側碾壓,直至壓實至規(guī)定的密實度。
3.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當基層施工完成后,應先采用瀝青對路基進行封層處理,用瀝青灑布機進行噴灑,均勻噴灑,噴灑量為0.8-1.2kg/m2。
(2)選擇試驗路段進行鋪筑,以檢驗施工工藝和獲取各類瀝青混合料施工的技術指標。
(3)攤鋪前應完成好路面邊緣的平石或道牙,并調整好雨水口檢查井。攤鋪機的基準線按雙機全幅一次完成攤鋪。兩臺攤鋪機前后相距15m左右,左右重疊0.2m。
(4)攤鋪路面混合料時,應在攤鋪機后10m隨時檢查攤鋪厚度,邊緣部分可由人工進行攤鋪,且一次攤鋪長度應大于100m,減少攤鋪機和壓路機由于起停而造成的不平整。
(5)接縫處理,橫縫與縱縫都應采取直茬熱接的方法。在鋪攤前先進行預熱處理,鋪攤后用同種混合料沿縫夯實,夯實寬度大于30cm,夯實3次,再采用壓路機進行碾壓。
二、管道工程施工
本文主要討論管道工程施工中溝槽開挖以及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術。
1.溝槽開挖在取得管線測量的數據后,根據測量數據和現場情況,開挖溝槽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好各種管徑的開挖寬度,槽底寬度的計算公式為:B=D+2b,其中B為開槽寬度,D為管道外緣寬度,b為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當溝槽下有地下水時,b的寬度還應加寬40cm。
(2)機械挖槽時應首先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同時與測量人員配合,隨時量測槽底寬度、高程、放坡,防止放陡坡和超挖;此外機械開挖時還應保留設計高程以上20cm的高程,用人工進行清底。
2.雨、污水管道工程
雨、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是管道的安裝和雨水方溝施工。
(1)管道安裝施工技術,首先做好管道鋪設前期準備工作;安裝時注意從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帶承口的半節(jié)管排在檢查井的進水方向,帶插口的半節(jié)管排在檢查井的出水方向。
(2)為準確控制管位,應在第一節(jié)管的兩端用支撐控制并固定,并以此做為調節(jié)下一節(jié)管端頭中線位置及調整后的管頭固定方法。
(3)管節(jié)合攏可采用兩只手扳葫蘆,同步拉動葫蘆來使管節(jié)合攏,并在管子承插就位后,放松鋼絲繩時應檢查管節(jié)的高程、中心線、承插口之間的間隙,并及時修正偏差過大處。
(4)雨水方溝施工,其施工工序為:驗槽線→挖槽→釬探驗收→支?!鷿仓|層混凝土→綁扎鋼筋、安裝止水帶→支?!鷿仓炷粱A→抹面→安裝蓋板→回填;其中支模時,模板應以鋼模為主,背后用架子管和木方連接固定,模板內每5米加凈距支撐木,確保結構尺寸的準確;鋼筋綁扎過程中應按設計的尺寸間距,在墊層上彈線以控制鋼筋間距,且每隔1.5m設置一道架立筋,以滿足鋼筋的凈保護層的要求和上層鋼筋的平整性。此外在處理伸縮縫時還應注意磚墻與底板的伸縮縫應垂直貫通,其間隙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止水帶安裝時還應保證止水帶不垂、不浮、不變位。
三、施工效果檢驗
工程技術檢測,就是通過模擬與運行技術來進行后期的施工檢驗的。
首先,道路工程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工程施工中結構類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內容也是極為豐富的,包括基礎樁基、下部結構、上部結構、橋面。因此,在具體的施工時,要針對不同的結構類型,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一般情況下,施工原理如下:在樁基施工是,采用鉆孔灌注樁的方法,施工機械采用循環(huán)鉆機施工,而對于下部結構的施工,主要包括承臺、立柱這些具體內容,選擇模板現澆施工的方法,確保結構達到應有的應力作用;上部構造主要是采用預制板梁采用預制廠預制,接著進行安裝。
另外,管道破裂情況檢測,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要以工程需要,就是將鋼絲繩先套在波紋管內,把波紋管定位好,鋼絞線下料編束,在前端套上子彈頭,用鋼絲繩牽引,后端用吊車和人工配合推入,前端牽引可采用慢速卷揚機或人工絞磨。此外,現澆箱梁波紋管不需要拔除,要永久留在結構內,預制梁可采用橡膠棒,混凝土終凝后拔出橡膠棒成預應力筋孔道,但是若是沒有按照這個工序施工,很有可能造成管道破裂,因此,必須要進行檢測,可以通過壓力檢測器、水分檢測儀、回聲驗傷系統(tǒng)等先進的設備進行檢測。
四、市政工程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1. 完善質量體系
要強化質量意識,強化所有人員的質量意識,貫徹實施工程質量原則,加強強對施工過程及其問題的控制,確保工程質量第一。
2. 優(yōu)化人員配置
在工程設置中,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技術施工人員,包括計量、試驗、測量、質檢,優(yōu)化施工人員隊伍,為工程質量保證奠定強大的人力資源支撐。
3.落實責任制度
要制定嚴格的責任制度,加強工程監(jiān)控,促進質量管理的完成,一方面,要做好掛籃模板的校對工作,確保各項數據準確無誤;另一方面,做好放線工作,確保鋼筋的垂直度,保證管理道的通暢性,發(fā)現管道有孔洞時,及時處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和管道工程兩個方面進行的施工技術分析,在市政工程中,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必須要根據工程要求和設計要求,科學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確保道路施工的質量,進一步提升市政工程的經濟效益。市政工程施工是項復雜而細致的過程,在以后的施工過程中還應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市政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戴志杰,王偉良.雙層高架橋Y型墩臺立柱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04,(06).
[2]應翔.宋勤鋒.淺論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5).
[3]甘維新.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措施探 討[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