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美國富樂敦州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主要特征,對比國內高校學生事務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從建立學生事務工作的有效機制,提高學生工作隊伍專業(yè)化水平,更新工作理念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三個方面探索做好學生事務工作的途徑。
關鍵詞:學生事務工作 特征 啟示
在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學生事務的理念和模式也在同步發(fā)展。從18世紀早期,學生發(fā)展已經是美國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學生事務專職人員誕生,到20世紀中期,學生事務相關的研究和觀點也層出不窮,21世紀學生事務成為美國高等教育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分析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的特征,對做好國內高校學生事務工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一、美國富樂敦州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主要特征
1.實行扁平化的學生事務管理模式
學校有一套自成體系的龐大學生事務運行機構和制度框架,學校設立了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其機構的設置和功能主要限于學校一級,實行學校直接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服務,多條線并進的條狀運行機制。學校設有分管學生事務的副校長,多名助理副校長分別分管不同的學生事務。二級學院也有從事學生事務的院長和職員,在開展工作中更多體現的是合作,不進行交叉管理。
2.具有明確的學生事務使命和分工
學生事務的使命主要圍繞學生服務和學生發(fā)展。學生服務是支助學術用的學習項目和活動,典型的學生服務項目包括學術服務,學術支助服務及學生生活支助服務。學生發(fā)展是介入促進所有學生的智力、職業(yè)、個人、人際和文化發(fā)展的有目的的項目和活動。包括學生消遣娛樂項目,比賽運動項目,俱樂部和組織等。涉及招生入學、注冊管理、比賽運動、就業(yè)、幼兒中心、學生監(jiān)督、教堂、殘疾學生服務、寄養(yǎng)青年項目、聯邦政府學術支助項目、榮譽和學者項目、學生醫(yī)療診所,心理輔導中心等等有近50個相關的機構。
3.具有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
學生事務的每個機構都聘有高學歷的專職人員來負責,教師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特點十分明顯。以學生健康醫(yī)療與心理輔導中心為例,機構的工作目標是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保健服務,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承擔校園醫(yī)療保健咨詢等。機構具有美國外診醫(yī)療中心檢驗協會證書,工作人員有50多名,其高度的職業(yè)化特點,確保了學生事務能夠科學有序高效的運行。
4.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和全面發(fā)展
學生事務工作緊緊圍繞學生服務和學生發(fā)展,以“支持學生學術成功,提高學生生活技能”的目標開展,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和全面成才。在學生事務機構中,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特殊學生的支持和援助。如殘障學生服務部門,寄養(yǎng)青年項目,退役學生服務。有多元的文化俱樂部,有各種發(fā)展領導才能的平臺,有各類休閑娛樂場所及組織。學校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特點,選擇自身需要的學術服務和生活服務。代表學生利益的學生組織,能參與和修正學校對學生的各項政策措施,學生有獨立的財政、人事管理機構,學生社團、俱樂部都由學生自主管理,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能力的平臺。
二、我國高校大學生事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1.實行多級管理和條塊管理相結合的模式
國內高校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事務服務體系,一般是以二級學院學生事務為重心,院校兩級相結合的條塊工作來開展。在具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習慣性依靠前輩經驗和傳統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規(guī)范性,工作中容易產生交叉和重疊,增加工作的協調和統籌的難度。近幾年,部分高校也逐步建立了學生事務的平臺和服務機構,但功能大多只是局限于一些常規(guī)學生事務的辦理,效果不明顯。
2.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工作專職隊伍
學生事務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對工作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國內高校的學生事務工作隊伍以輔導員為主,其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水平尚待提高。近幾年,各高校逐步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各類培訓及考證層出不窮。但由于工作隊伍的流動性較大,輔導員負責條塊工作涉及到多個方面,有的輔導員甚至會在大量的事務工作中無法脫身,而無法真正實現對某一項工作的專業(yè)化,因而很難建立起一支專業(yè)的隊伍。
3.側重學生日常管理而輕學生服務和發(fā)展
由于國內高校的學生事務工作重心在二級學院,二級學院受到專業(yè)和學科發(fā)展的限制,強調的大多是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日常教育,抓德育、抓學風、抓素質,重視對學生從院,系,班級乃至到宿舍自上而下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和教育,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服務。另一方面,二級學院也缺乏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各類資源和平臺,關于學生咨詢、學生發(fā)展,可以提供的服務很少,這也導致了學校無法將學生在校期間面臨的問題,納入到學生服務中,并提供針對性的優(yōu)質服務。
三、美國富樂敦州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啟示
1.建立學生事務工作的有效機制
結合國內高校特點,建立高效率的學生事務工作運行機制,并以此為重要平臺,提高學生常規(guī)事務的服務效率十分重要。學生事務相關部門分工要明確,職責要清晰,學生事務要梳理、統籌、協調,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制度來有效開展。避免工作的重復、沖突和資源浪費。同時應該引入項目化管理理念,實施頂層設計,各項工作盡量分門別類,抓住重點,構建科學的規(guī)范的學生工作支撐體系。
2.提高學生工作隊伍專業(yè)化水平
要通過一定的制度調節(jié),逐步穩(wěn)定輔導員隊伍,重視對學生工作隊伍的合理分工,并進行專業(yè)技能的培訓,要組織專門的進修,專項的學習研討,要拓展學生工作隊伍的視野,提高其工作地位。要舉辦一些輔導員論壇、學術沙龍,設立專門的研究基金項目等方式鼓勵學生工作隊伍進行專題研究,提高理論水平,使他們在全面掌握和了解學生工作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側重某一方面的發(fā)展,從事務性轉向專家型,并逐漸形成終身事業(yè)的理念。
3.更新工作理念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
隨著高等教育產業(yè)化進程的推進,學生將自己比作客戶,需要學校提供更好服務的意識逐漸增強,學生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學校的服務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學生會產生不滿的情緒,并直接表現出來。學生事務工作要更加深入學生,研究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統一,使服務貼近學生實際體現人性化。還要拓寬學生意愿表達的途徑,提供學生民主參與學校評價的機會,立足于服務和責任,將教師的角色定位在既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更是服務者的身份,實現學生事務從管理向服務的轉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
參考文獻:
[1]俞鋒.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隊伍的最新發(fā)展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9(7).
[2]賀妍.大學生參與學生事務管理的意義及其運行機制[J].教育探索,2013(5).
[3]李明忠.美國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發(fā)展特征[J].現代教育科學,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