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曲 亞瑟·叔本華曾經(jīng)說過:“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念念不忘?!比松褪且徊柯L的塵曲,看不清,放不下。
須臾人生,轉瞬即逝。美麗的年華我們錯不起。因此,我們應當撩開灰塵,點亮雙眼,拾起那落了一地的金子。雖然生活就像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中說的那樣:“人不管是誰,都看不清生活中的一切?!钡牵覀儜搶W會看清,活在當下,珍惜擁有的。
我們要學會享受我們所擁有的。生命是用足跡丈量的,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步入死亡的陷阱,但這一切又是注定的。所以,我們應該在抬腳的須臾享受我們所擁有的。如果說我們是學生,我們可以享受健康,享受朋友,享受知識;如果我們是成人,我們可以享受成熟,享受生活。生活不是缺乏美,生活只是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罷了。就像生活的塵曲,要靠我們用心去體驗,去享受,去度過。享受是一個曼妙的過程,它可以幫你看清你所擁有的東西,幫你發(fā)現(xiàn)生命之美。
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就像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所說的:“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鄙钜彩侨绱?,沒有人能永遠擁有一件東西,擁有可以變成失去,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珍惜那些曾經(jīng)擁有的,才不會后悔,才不會在生命長河中做一顆遺憾的石頭。
我們也要學會思考那些我們沒有的東西,不要盲目追尋。有些東西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樣,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也許,當你坦蕩平靜地注視著生命中的大起大落,你會發(fā)現(xiàn),思考比追尋更好。明代洪應明在《菜根譚》中寫道:“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攘者自冗。”生命本來是很美好的,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缺乏思考罷了。得不到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要,但如果是因為盲目追求卻錯過了原本美麗的風景,那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又有什么差別呢?
也許人生如塵曲,看不清也放不下,但是我們可以擦拭雙眼,珍惜享受我們能看見的那些東西。每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風景,我們又何必去追尋別人的風景呢?
人生久違的感動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活在當下。
【評點】
標題“塵曲”借用了七堇年的同名散文集,原是旅途見聞之意,這里借來表明自己對塵世、風景等諸多問題的看法,簡潔新穎,很有意蘊。文章首段以亞瑟·叔本華的名言引出人生如塵曲的話題,接著借鹽野七生寫的《羅馬人的故事》中的語句,道出“學會看清,活在當下,珍惜擁有”之主旨,這是切入。接著,作者圍繞“活在當下”,緊承上文,著重闡述享受、珍惜之意;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在擁有之外,對不曾擁有的再進行了深入思索——我們無需盲目追尋,思考比追尋更好,否則,我們會錯過原本美麗的風景。文章起承轉合,行文嚴密,引用名言恰到好處,厚實之中見精致,深刻之中顯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