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國家郵政局市場監(jiān)管司副司長劉良一介紹說,當前高校快遞業(yè)務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學生的臟衣服郵寄。一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把“積攢”一段時間的臟衣服寄回家,家人洗干凈之后再寄回學校。此言引發(fā)人們對大學生自立能力的熱議。(據(jù)3月10日《新安晚報》報道)
當郵寄臟衣服回家、家長替大學生去招聘會投簡歷等有關(guān)大學生自立能力差的新聞屢見報端時,我們不得不反思,是誰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自立的能力?
中國式父母首當其沖。家長對孩子呵護過度,只重視孩子學業(yè),包辦了生活里很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父母總覺得孩子完成學業(yè)都來不及,與學業(yè)無關(guān)的事絕不讓孩子插手。但是孩子學業(yè)好的前提條件是要有責任心,而責任心是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教育的“應試導向”也要對此負責。當前中小學教育普遍注重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而忽視了學生自理能力、獨立精神的培養(yǎng),經(jīng)過多年應試教育的孩子,在進入大學后做出種種看似荒唐的舉動,便在情理之中了。
一些高校也意識到了當代大學生獨立能力差,開始有意識地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有的高校在新生入學時就進行嘗試,比如在大學生報到時設立“隔離區(qū)”,學生只能獨自進入,同時在入口、出口處張貼“家長請留步”的溫馨提示。而清華大學在2013年新生入學報到當天,采取了更加嚴格的措施,學生獨立完成從入學報到到寢室入住的全部流程,與此同時安排家長從事其他活動,讓家長和學生分開兩到三個小時。高校理應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每個大學生理應學會獨立。
學會獨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也被越來越多的高校納入新生入學第一課。高校開始關(guān)注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恰恰說明大學生獨立性欠缺。從幼兒園到高中,父母與老師都只關(guān)注學生的學業(yè)成長,導致上大學后學生缺乏基本的獨立意識。大學期間,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生活技能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與規(guī)劃,變得獨立自主,成為一個有擔當?shù)娜恕8咝绾闻囵B(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家長應如何放手讓孩子走向社會,這關(guān)乎中國未來的發(fā)展,的確要引人深思。
一包郵寄的臟衣服,折射了我們教育的缺漏。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無原則地包容與服從,替孩子包辦好一切,顯然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培養(yǎng);如果一所高校只倡導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教育,而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那么其教育也必定是不全面的。一個大學生如果不具有獨立能力,不懂得承擔義務和責任,那么這個大學生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顯然也難以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
孩子要幸福、要成長,就要有自立能力。而自立能力要在長期的獨當一面的活動中不斷鍛煉,任何依賴心理都會影響到這種鍛煉的有效性,父母過多的包辦是對孩子成長機會的剝奪,所有應由孩子來做的事,父母都不能越俎代庖。學生要成才,學校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立能力,因為自立能力是成為有用之才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們期待大學生不再把臟衣服郵寄回家,而是回家?guī)透改赶匆路瑸樯鐣髫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