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由于偏科嚴重,我在父母的安排下,選擇了轉(zhuǎn)學并且換了專業(yè)。我不再讀最喜歡的文科,反倒開始學習繪畫。五彩繽紛的顏料、個性十足的同學、充滿新鮮感的環(huán)境……所有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東西,疊加到一起,卻都無法將我的孤獨沖抵。
我難過又沮喪,每天都是一個人趴在課桌上發(fā)呆,亦或是找個角落聽音樂。我想,每個人的青春時期,都有那么一段灰色的時光。往往這時,我們就會沉溺于幻想,期盼有個人能踏著七彩云而來,將我們從孤獨中救贖。
第一次見到李易峰,是在一本娛樂雜志上。那時候,每逢數(shù)學課,我就喜歡偷偷翻雜志。就是那么隨便一翻,便看到了一個明眸皓齒的男孩,我的第一反應(yīng)便是“他好帥啊!”
理所當然,我最初開始關(guān)注他,就是很膚淺地覺得,他長得很像童話里的王子。可是后來,在我惡補了他的出道歷程后,似乎我喜歡他的理由就變了。
我還記得,《加油好男兒》是他登上的第一個舞臺。當時他的比賽號碼是7號。與其他的選手相比,他顯得很是孤傲,總是在角落里靜靜地站著。甚至再被問到“為什么要參加比賽時”,他都是又酷又拽地回答,不過是被朋友拉來的。
所以那段時間,雖然他的呼聲很高,卻也難免有質(zhì)疑的聲音。尤其是在成都賽區(qū)10進6比賽時,他主動讓票給選手,想要退出比賽。一時之間,他幾乎是站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各大媒體的輿論寵兒。
然而,我卻覺得,他就是我想要等的英雄。
所謂英雄,一定要有特立獨行的特征,卻也要擁有重情重義的俠義心腸。這兩點,李易峰都有,他就像是茫茫人海中的蓋世英雄,不經(jīng)意間就撫慰了我孤寂的歲月。我不再覺得自己的孤獨無可救藥,每天都會隔著屏幕去看他,久而久之我還試著跟班里的女生交流他。
沒想到,青春時期,女孩子的夢中情人都是相同的。至少因為李易峰,我和幾個姑娘打開了話匣子,成為了朋友。
而這就是七年前,我愛上他的原因,只是在雜志上多看了他一眼,就等到了一期一會的心動。
時光如梭,轉(zhuǎn)眼已是七年,人人都說七年之癢,我卻對他越來越欣賞。若是你也陪伴他一路走來,興許你會懂我的心動與心疼。誰叫他整整七年都在臥薪嘗膽,卻從未收獲果實,連他自己都在笑言,一耕耘便是七年之久。
這七年里,他出過寫真《時間總是在轉(zhuǎn)圈圈》,發(fā)過唱片《小先生》,演過電視劇《幸福最晴天》,拍過電影《戀愛恐慌癥》……
可有的時候,長得太帥,是一種罪。大多數(shù)人記得的只是他“國民校草”的頭銜,而不是他的演技和努力。
還好,他沒放棄。
就像他在寫真里,曾經(jīng)寫過這么一段話,他說:“我沒有讓人驚嘆的的唱功,反而常常是被質(zhì)疑的靶心,我自己知道,所以一個人躲在錄音棚里不停地唱,唱著唱著就過了將近一年時間。雖然還是沒有唱出多少真正屬于我的歌,但我卻不再那么心急……”
他確實沒有再心急,還把注意力放在了很多其他地方。他熱衷于公益事業(yè),參加各種慈善歌會,并且親力親為地為災(zāi)區(qū)的孩子填詞寫歌。
整整七年里,他就像是在煲一鍋滋養(yǎng)的濃湯,漸漸地把沸騰的大火改為溫火,慢慢地等待香味溢滿整個房間。2014年8月,這鍋湯終于煮熟了,李易峰不僅在《古劍奇譚》中飾演了男主角“百里屠蘇”,還親自演唱了電視劇插曲。與此同時,他還被三叔看中,即將在《盜墓筆記》中飾演男主角“無邪”。
見此,很多姑娘都激動地哭了,我也一樣。
我能理解那種明明對夢想如此渴求,卻又必須靜下心,腳踏實地去走的心情。因為我也在文字這條路上亦步亦趨地走著,迫切又恪守地行進著。
正因此,七年后我依然愛他。
我愛他的隱忍、愛他的耐力、愛他的斗志以及少年身上特有的光芒,他是我夏天的啤酒、冬天的手套以及一整個青春年少的夢想。
李易峰,七年不癢,誰與爭鋒。
李易峰,他用七年,完成一個夢想;我卻用七年,完成了對他愛的供養(yǎng)。
峰光無限,這一生,注定要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