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設(shè)施栽培的經(jīng)濟效益,陜西眉縣槐芽鎮(zhèn)槐西村村民摸索出草莓套種薄瓜甜瓜技術(shù),每畝純收入可達5萬~6萬元。
1 " 茬口安排
草莓8月中下旬定植,11月底至12月初開始采收,來年5月中旬采收結(jié)束。薄皮甜瓜2月上旬育苗,4月20日左右定植,6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結(jié)束。
2 " 品種選擇
草莓選擇抗病性好、早熟、耐低溫、品質(zhì)好的紅顏99、章姬。薄皮甜瓜選用適合棚內(nèi)種植的抗病早熟品種,如易坐果、脆甜的陜甜一號或綠皮脆甜的青香脆玉。
3 " 栽培措施
3.1 " 草莓
1)整地。8月初深翻施肥,每畝施復(fù)合肥50 kg、商品有機肥100 kg,合墑起壟。采用高壟雙行定植,一般壟距90 cm,壟高35草莓,壟底寬55 cm,壟上寬35 cm。
2)定植。8月中下旬定植,每畝定植6 500~ " 7 000株,行距25 cm,每壟對栽2行,定植時草莓弓背朝向壟外。壟上鋪設(shè)1條滴灌管,2~3天澆1次水,定植后要澆透水。
3)田間管理。10月底清除田間雜草,人工去除老葉后覆蓋黑色地膜,將苗掏出,在棚上覆第1層膜,11月底棚內(nèi)覆第2層和第3層膜。當(dāng)棚內(nèi)草莓開花5%左右時,放入1~2箱蜜蜂,保證每株苗有1只蜂授粉。
4)溫濕度管理。將生長期溫度保持在10~25 ℃,開花期28~30 ℃,果實膨大期20~25 ℃。夜間溫度保持在6~8 ℃。開花期濕度一般控制在50%~60%,結(jié)果期45%~55%。根據(jù)棚內(nèi)溫濕度掌握澆水及通風(fēng)。
5)病蟲害防治。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是蚜蟲和紅蜘蛛。要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病果,并集中深埋。開花前后或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和蚜蟲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1 3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6)采收。草莓著色85%以上時開始采收。
3.2 " 薄皮甜瓜
1)播種育苗。一般在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育苗在日光溫室內(nèi)進行,采用地?zé)?營養(yǎng)缽(或穴盤)育苗。
2)種苗選擇。薄皮甜瓜達到3葉1心時定苗。種苗選擇苗高5~7 cm、莖粗0.5 cm以上、葉色深綠、根系全白色、無老化發(fā)黃、主根達10 cm的苗。
3)定植。3月中下旬,選擇晴好天氣,將薄皮甜瓜苗移栽至草莓畦之間,每畦定植2行,株距55 cm,每畝定植3 000~3 500株。定植時用打孔器打孔,注意2行交錯定植,澆500倍敵克松或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500 g,然后覆土穩(wěn)實薄皮甜瓜苗。
4)田間管理。整蔓留瓜。定植后1周幼苗長至4葉1心時,破膜放苗封口。幼苗長至5葉1心時即可封頂。當(dāng)甜瓜主蔓30 cm長時吊蔓,摘除第3節(jié)以下的子蔓,留3個大芽,授粉后打頂。進入盛花期后,即可授粉。授粉一般掌握在上午9:00—11:00花藥開放盛期進行。進入膨瓜期,每株留瓜2~3枚,將帶病蟲瓜、畸形瓜摘除。
5)溫度管理。定植后3~5天密閉保溫,在高溫高濕條件下促進緩苗。緩苗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30 ℃左右,夜晚不低于12 ℃。緩苗后到開花結(jié)果前,白天棚內(nèi)溫度保持在28~30 ℃,夜間不低于12 ℃。開花結(jié)果期,白天25~28 ℃,夜晚不低于15 ℃,棚溫超過30 ℃時,揭開棚膜通風(fēng)。果實膨大期,白天30~33 ℃,不能超過35 ℃,夜間不低于15 ℃。
6)水分管理。定植緩苗后大小壟溝澆1次緩苗水,此后宜小水灌溉。避免水分過大、夜間溫度過高引起瓜秧徒長而不易坐瓜,同時也要防止控水過度,營養(yǎng)生長不足,影響成花和幼果膨大。一般每7~10天補灌1次,采用膜下滴灌。
7)病蟲防治。薄皮甜瓜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白粉病、莖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
枯萎病可用30%翠澤懸浮劑750倍液噴霧,結(jié)合解淀粉芽孢桿菌200~300倍液或30%噁霉靈水劑600~700倍液,在發(fā)病初期灌根。
白粉病可用50%翠貝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30%翠澤懸浮劑1 500倍液,間隔7~10天交替使用,連噴2~3次。
莖腐病可用20%噻菌銅懸浮劑800倍噴霧,或用石灰水消毒。
對于蚜蟲、白粉虱等,可選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 500倍液,或2.5%溴氯菊酯乳油2 000倍液、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500~3 000倍液,交替使用。
8)采收。6月中旬采收。成熟時瓜皮發(fā)亮,瓜柄附近絨毛脫落,用手按瓜體,瓜肉富有彈性。帶瓜柄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