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士林官邸·中正紀念堂
天陰沉沉的,瀝瀝下著小雨,微風夾著細雨輕撫著面頰。濕漉漉的石板地面光潔油亮,路旁的欄桿豎著一排國民黨的旗幟隨風擺動。眼前的湖泊泛著微微的波浪,起伏的山巒郁郁蔥蔥,好一幅山水美景,這就是慈湖。這里集天地之靈秀,湖光山色猶如蔣介石故鄉(xiāng)浙江奉化,所以蔣介石生前經(jīng)常住臨,死后又將靈柩暫存于此,因此,成為游客游覽憑吊之地。
士林官邸是蔣介石早期的住處,現(xiàn)在已是一座景觀自然的生態(tài)公園。以蔣介石的愛好,他的住地必有蘭亭、教堂和梅樹。我們來到園內(nèi)的一座蘭亭,亭子中央是青石圓桌,刻有太極圖案,地面則刻有八卦圖案,合成太極八卦圖。導游調(diào)侃道,蔣介石反攻大陸未成,置身于蘭亭,面對大陸扭轉(zhuǎn)乾坤,以自我安慰。
在矮矮山坡上有一座西式小樓,這是蔣介石的住處,外墻為深綠色,與背后的青山綠樹融為一體,碩大的落地窗掛著白色的紗簾,因為此處尚未對大陸游客開放,只能遙遙觀望。導游介紹說,此宅還有一旁門,直通宋美齡的客廳,是張學良和趙四小姐造訪的專用通道。宋美齡與張學良的交往在蔣介石之前,交情深厚,又有“西安事變”之秘密許諾,張宋交往一直不斷,而蔣因“西安事變”對張恨之入骨,所以,張、趙來時蔣避而不見,但蔣一向懼內(nèi),只得忍氣吞聲、裝聾作啞罷了。
中正紀念堂坐落在臺北市中心,大門是五開門白玉石牌坊,巍峨雄峙;極具古韻的城墻圍繞四周,門內(nèi)是中正公園,又寬又長的瞻仰大道兩旁有造型美麗的花壇,兩側(cè)是富麗堂皇的中國宮殿式劇院和音樂廳;迎面是一座圓形建筑,屋頂酷似北京天壇,四周構(gòu)造仿金字塔形,整個建筑以白色和寶石藍為基調(diào),上懸“中正紀念堂”金字牌匾。拾級而上共有八十九個臺階,恰與蔣介石的終年相符。廳內(nèi)一尊蔣介石銅像安然坐在椅上,游客們紛紛拍照留念。
阿里山·日月潭
阿里山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組成,山峰林立、峽谷幽深,大巴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山路迂回綿長,車子搖搖晃晃,游客東倒西歪、昏昏欲睡。從山底到山頂經(jīng)過了熱、暖、溫、寒四帶。憑窗觀看,高山頂上有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路旁緊挨著一座座制茶廠和銷售店,這里可能是“臺灣凍頂烏龍茶”的原產(chǎn)地吧?我想,在這里一定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好茶。
下了汽車又轉(zhuǎn)乘狹窄的森林小火車迂回地來到山頂?shù)娘L景區(qū),走在古木參天的林蔭小路,一陣陣清香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沁人肺腑,感覺渾身爽快,好一個天然氧吧!茂密的森林品種繁多,紅檜、扁柏等千年古樹遮天蔽日,路旁那紅色櫻花,白色玉蘭迎風盛開,彌漫著馥郁的花香,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不僅令人贊嘆大自然的奇思妙筆,創(chuàng)造了這醉人的景致。那顆長滿青苔的千年大樹,樹上掛一標牌赫然寫著:“阿里山,福德萬古樹,海拔2182公尺”。 高大粗壯的樹干足有兩三摟粗,枝繁葉茂高聳入天,巍巍峨峨。
乘坐著豪華游輪蕩漾在日月潭中,碧清的湖水泛起白色的浪花,聽著船老大娓娓動聽地解說:以湖中小島為界,北半湖形似一輪太陽,南半湖狀似上玄月亮,故名“日月潭”。小島是邵族的發(fā)祥地,上面趴著的一只白鹿是他們的吉祥物,這個少數(shù)民族現(xiàn)在僅有六百余人,每年春天男人都到山上打獵以獲取鹿茸。日月潭被四面的青山環(huán)抱著,擋住了臺風侵襲,湖水清澈見底,那真是水中有山、山上有水,美不勝收,難以用語言形容。山下那一片片檳榔樹給人們帶來豐厚的收入;鹿茸、鹿胎是名貴的滋補保健品;肉嫩刺粗的彎腰魚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故宮博物院· 101大樓
這是一座仿北京故宮的宮殿式建筑,淡青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在米黃色的墻壁上面,潔白的大理石欄桿環(huán)繞在青石基礎(chǔ)上。進了大廳,發(fā)給每位游客一對耳機和接聽設(shè)備,我們只能聽到自己導游的解說。在導游的率領(lǐng)下,從三樓到一樓,一個一個展室穿梭般地游覽,銅器、雕刻、陶器各種展臺看了一個又一個,各種稀世珍寶琳瑯滿目——毛公鼎、宋代汝窯、象牙龍球、歷代名人真跡目不暇接,在眼前一掠而過。可是,那幾件鎮(zhèn)館之寶,寧肯掉了隊也要細細觀察,只見那棵舉世聞名的“翠玉白菜”,是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雕琢而成的,綠葉鮮活欲滴,上面還爬著兩個小蟲子,活靈活現(xiàn),連白菜幫上一根根細絲也清晰可見,真是巧奪天工?!皷|坡肉”是一塊天然石頭雕成的“肉塊”,只見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甚至肉皮上的毛孔都歷歷在目,肉的表面油膩膩的,似乎能聞到美味多汁的紅燒肉香味。真是大飽眼福,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參觀完展品,在展銷處買上幾件仿翠玉白菜的手機吊鏈,精美別致、惟妙惟肖,贈送給親朋定會愛不釋手。
臺灣的101大樓享譽世界,像一棵挺拔的翠竹,一節(jié)一節(jié)直沖云天,恰好那天下著濛濛細雨,樓尖已被浮云遮掩。進入大樓底層,中央有一巨大鋼球,足有五六百噸重,四根碗粗的鋼纜直通樓頂,原來這是為對付高空強風和臺風的吹拂,利用擺動減緩大樓搖晃的裝置,設(shè)計得多么巧妙!搭乘上世界最快的電梯,從5樓到89樓的觀景臺僅用了37秒鐘。透過環(huán)繞觀景臺的玻璃窗,看到地面上錯落有致的高樓燈火輝煌,縱橫交錯的馬路燈光閃閃,川流不息的汽車密密麻麻,像一群螢火蟲緩緩爬行,臺北的夜景實在太美了!
六天的行程來去匆匆,無暇漫步高樓林立的街市,沒能逛逛商品琳瑯滿目的店鋪,然而,那山明水秀的景致、一塵不染的道路、清爽新鮮的空氣、安定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都給了我難以忘懷的印象。別了,臺灣,美麗的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