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情人節(jié)最能使人聯(lián)想到巧克力。
巧克力的獨特風味就是有這般魔力。
不單是甜蜜,不單是微苦,不單是余香,這也許就是愛情的滋味,生活的味道。
雖然說巧克力原本起源于墨西哥地區(qū)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但是這種神奇的食物被西班牙人改良之后卻大放異彩,風靡整個世界。巧克力可以緩解情緒,把它放在嘴里,閉上眼睛細細地品著它的味道,心煩的事情就可以拋到腦后,尤其是在特殊的日子里這種“發(fā)酵”的感覺就是甜蜜愛情的最好代言。女人對巧克力總有很特別的情懷,善于在濃濃的可可香中去尋覓任何與愛情有關(guān)的線索。當二月十四日這個日子來臨時,收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心意”無疑是最溫暖人心的。
巧克力的甜蜜誘惑具有神奇的魔力。在遠古瑪雅文明時期,人們堅信是天神將可可豆賜予人類,他們認為可可豆的芳香使人精神振奮并能刺激情欲?,F(xiàn)代社會也有同樣的研究報道,適量食用巧克力可以幫助愛人們享受甜蜜的“性?!?。《濃情巧克力》里女主角薇安將自己的自由、熱忱而又敏感的心情融入到精心制作的巧克力中,溫暖熱情且有魅力的巧克力代表著天性解放的快樂,猶如有魔力般緊緊揪住小鎮(zhèn)上每一個渴望新事物的饑渴靈魂,其中就包括英俊的護花使者—吉普塞流浪漢洛克斯。在沐浴愛河的戀人們心中,“濃情巧克力”就是他們愛意最直接的表達。
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品牌的巧克力背后都有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張小嫻的《面包樹私日志》里提到了一種巧克力,它有著很漂亮的包裝,夜空一樣深藍的外盒,裹著巧克力的銀色錫紙上印著藍色的星星。它還有一個更動人的名字—Baci,即意大利文中的“吻”,外層是黑巧克力,由巧克力和碎榛子混合,然后包著一顆大大的榛子在中間,每一顆都有光滑的外表與里面復雜的心,星光環(huán)繞之下的“吻”伴隨著隨附的愛情箋語,多么令人心馳神往!
意大利的中世紀小鎮(zhèn)佩魯賈(Perugia)是Baci巧克力的生產(chǎn)地,也是意大利巧克力文化的核心代表,每年10月份在市中心,還會舉行盛大的巧克力節(jié)。Baci傳承了意大利民族的浪漫,當時這家巧克力制造廠有一個叫Luisa的女孩兒暗戀著一個男孩兒,但卻又羞于啟齒,于是她每天自己做手工巧克力,寫小紙條的情書送給他。于是,巧克力最終成為“美好愛情”的媒介,給對方一個Baci,這是在用意大利人的方式在說“I Love You”。
或許我們已經(jīng)習慣mm’s巧克力的“快到碗里來!”經(jīng)典廣告語,穿上糖衣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至今縈繞在我們的耳畔;在彩虹樂隊激昂的樂曲下,迷戀巧克力的豹女郎以輕盈矯捷的“豹步”潛入了慕紗MOUSA巧克力的殿堂,迷離眼神中充滿瑰魅神奇;一口濃郁柔滑,略帶苦味的瑞士蓮Lindt黑巧克力會將人的思緒延伸到遠方,如絲如縷的感覺奢華如初;而每每聽到“FERRERO ROCHER”廣告語時,榛子巧克力渾圓的外形在金色錫箔紙的包裝下俘獲了多少少女的心?各種不同類型的巧克力也同樣有不同的物語,也有自己的個性,細細品味每一個的獨特之處,把自己的心情通過巧克力直接傳達給對方,愛也就在此時生根發(fā)芽了。
巧克力無法抗拒的美味讓人們欣喜若狂,同時人們也捕獲了生活中最美妙的東西。在很多人心底的美好記憶中,幸福的感覺就像巧克力的美味一樣回味無窮,這就是愛的力量。既然我們有幸能夠擁有它,就要小心翼翼地把它含在嘴里,直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