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山靠著水,水抱著山,是一幅幅山高如嶂,水平如鏡的絕美風(fēng)景畫。武夷山頂峰上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巍然聳立,直入云端。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的武夷山,如果沒有蓬勃的雄心,沸騰的渴望,精力充沛,氣質(zhì)不凡地登上黃崗山,而是乘坐著竹筏小舟,在卓絕奇麗九曲溪幽藍(lán)色的水面上漂浮,在我看來,無疑虛了武夷山一游。因此,文學(xué)筆會結(jié)束后,我們就坐滿一輛面包車駛上光滑平坦的公路,期盼著快點(diǎn)到達(dá)武夷山,無人不渴望著實(shí)現(xiàn)絕頂凌云我為峰的理想和志向。
當(dāng)天一大早的,天空陰沉沉,灰蒙蒙,馳奔著密布濃厚的烏云。還在半路上,一場夏雨嘩啦嘩啦地下個不停,后來,雨聲由刷刷刷而沙沙沙,雖然風(fēng)斜雨細(xì),但還是漫天的淋淋漓漓,為萬物籠罩了一層朦朧的輕紗薄幔。尤其是乳白色的濃霧迅速地蔓延,轉(zhuǎn)瞬之間,四周繚繚繞繞,迷迷蒙蒙,遮住了我們憑窗觀賞時貪得無厭的目光——近處蔥綠茂盛坦蕩的平野,遠(yuǎn)處逶迤起伏疊嶂的峰巒。
面包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行駛時,我們就被一場罕見的大霧所籠罩,四周依山傍谷的高大渾厚,勢壯雄強(qiáng)的山勢;深邃溝壑,林木森然的幽景,超出十幾米外,模模糊糊一片白,什么都看不見了。車上,起初大家興致勃勃的,這可就一下子都意興索然,如此上了黃崗山,原來鳥瞰氣勢雄渾貫兩?。ㄩ}、贛),高低起伏皆是畫,還有鳥瞰黃崗山大峽谷——溝壑縱橫,雄峰聳立,古木參天,構(gòu)成一幅巧奪天工的山水畫卷的心愿,都將付之東流!因為霧鎖山頭山鎖霧,大家舉目四顧茫然之時,免不了情緒低沉心神黯然。我想,當(dāng)時只有我單獨(dú)一人,不以為然,而是驚喜欲狂,心中油然而生豪情逸興!
不想還有濃霧恐懼癥的人,擔(dān)心突如其來的禍?zhǔn)屡R頭而“心驚肉跳”,他們?nèi)硕嘧祀s,議論紛紛,最后異口同音,認(rèn)為如斯的一路上有驚有險的,是不明智之極的。他們一致認(rèn)為還是當(dāng)機(jī)立斷,毫不猶豫地掉轉(zhuǎn)車頭蜿蜒盤繞著下山,返回清靜雅潔恬淡舒適的賓館。
正當(dāng)我心冷生寒意,感嘆誰人知之時,沒料到“導(dǎo)游”——一個書卷氣質(zhì)的當(dāng)?shù)匚娜?,又向我潑來一盆透心涼冰刺骨的冰水。他告訴大家大霧像浩瀚的大海一樣一浪一浪地涌來,而武夷山獨(dú)特、珍貴的旅游資源尚未全面開發(fā),以致通往頂峰的山路顯得十分狹窄、曲折而險峻。在上山途中,如果兩輛車相逢狹路間,一輛車幾乎得縮進(jìn)苔痕斑駁,野藤懸垂的陡峭的大巖壁,讓另一輛車謹(jǐn)小慎微,慎篤而行地先過。因此,在漫天大霧中,面包車在盤山小路上,左旋右轉(zhuǎn)地攀爬30度以上的險峻高坡時,傍著深不見底的深淵,可以說險象環(huán)生,危機(jī)四伏??!
又沒料到導(dǎo)游長篇大論的話一頓挫,便呲著一口白瓷的牙笑道:大家大可不必聞風(fēng)喪膽一時六神無主,也大可不必迷霧籠罩一時膽怯生畏。因為大霧撲朔又迷離,似近又遠(yuǎn),正如大家處于隱隱約約,迷迷蒙蒙的薄霧里,身邊的景物卻依稀可見。何況駕駛員多次駕車上武夷山,可謂駕輕就熟,又精明老練,把大家送上聳峙云霄的頂峰——絕無問題!
哈,看來這個“導(dǎo)游文人”是寫小說出身的,善于制造回環(huán)曲折,波瀾起伏的懸念,然后,眼見水盡山窮,又是花明柳暗,使人思想茅塞頓開,心情豁然開朗。他最后下的不容置喙的結(jié)論,正好與我心有靈犀,不謀而合。于是,我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上,對車上患有“恐霧癥”的人,煞有介事地唧唧歪歪的議論聲音,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不予理睬。我心情暢快地感受著面包車忽地左拐,忽地右拐,有驚有險地的刺激、刺激、再刺激,竟然覺得輕者解顏,劇者捧腹,煞是諧意和舒心,歡樂和開懷。
因為我曾在也是這般濃密和彌蒙的大霧中,悠悠然然閑閑適適地走過,還因為天空霧蒙蒙地面濕漉漉的,感覺到了朦朦朧朧的詩意美,同時,心靈充滿了奇奧神秘和奇妙情趣。
當(dāng)年,我插隊在“路矮林深苔滑”的寧化山區(qū)——溝溝峁峁里的一座小村子,我經(jīng)常與影隨行,一個人在崎嶇坎坷的20里山路大步流星地趕路,去和在公社附近村子里落戶,蹉跎歲月不蹉跎,患難與共渡難關(guān)的知青兄弟,痛快淋漓地喝幾斤的“地瓜燒”,直到酒意微醺才打道回府。
一天月亮西斜,東方破曉的時候,我推開木質(zhì)房門,發(fā)現(xiàn)晨霧輕攏慢涌,霎時間,就組成了一籠巨大的白帳子,把個方圓幾十里,甚而幾百里翻松的田地,延綿的丘陵,濃綠的草木給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罩了起來。我不曾遲疑,不曾猶豫地走入一片白茫茫的霧海中。走出村口一條泥濘小道,回頭望去,高低錯落的小村子已然消失,而身子周圍十幾米外什么也看不見。讓我感到大喜過望的是十幾米范圍內(nèi),雖然霧氣飄飄渺渺,但田間里潤濕的田埂,羊腸九曲的山道,只要睜眼凝望便可分辨和區(qū)別,并不至于行路難,難于上霧天。于是,我像以往那樣筆直的脊背堅挺如山,甩開的雙腿疾步飛奔。布滿天空的大霧,蓋滿大地的大霧,盡管潮潤潤的霧氣,打透了藍(lán)色夏衣,卻感到少有的心爽神怡。呵,那是一次沒齒難忘的霧中之旅!
當(dāng)我把30年前那次刻骨銘心的“霧旅”,說給身邊勤于思考,勤于筆耕,且幽默風(fēng)趣,妙語連珠的一位文友聽時,仿佛他也曾有過人在霧中行,心在霧中飄的經(jīng)歷,立馬朗聲地附和:“正是,正是。”看來,這位文友也認(rèn)為霧中的武夷山是最美的,因為霧中直上武夷山的欲壑難填而顯得迫不及待了。于是,外表溫文爾雅的他,此時成了一個鼓動嘴唇,搖動舌頭——極具蠱惑人心,震撼人心,凝聚人心,話一出口便滔滔不絕的演說家。滿車的人大都不能自己,興高采烈,尤其是他激動握拳,高亢洪亮吼喊的一句:“不上武夷山非好漢!”激起車上所有人燃燒著霧中上武夷山的如火的熱望。嘿嘿,“恐霧癥”的成了“縮頭烏龜”,無須心理治療,癥狀一下全除,竟然全都情緒激動,情緒激昂。雖然大霧彌漫,煙靄迷蒙,大家都相信面包車可爬陡坡、上險峰,直達(dá)武夷山上的黃崗山——巍巍然猶如藍(lán)天一大屏障的頂峰。
于是,駕駛員凝神注目,駕車在粗糙而嶙峋石壁旁的沙土道上緩緩地行駛而上,幾度崎嶇不平,偶爾峰回路轉(zhuǎn),如此九拐十八彎地上了武夷山的半山腰。車上的潛心書房文質(zhì)彬彬的文人,變成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好漢,每人都有奇崛而豐贍的想象力,他們看著縷縷霧氣縈繞于嘴角眉梢,茫茫霧浪氤氳于高峰幽壑,不禁氣宇盈胸,風(fēng)神高邁;有個有點(diǎn)名氣的詩人不禁激情澎湃,詩興大發(fā):霧中上武夷高峰,漫漫人生有幾回?!
面包車?yán)^續(xù)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地向上行駛。顯然,這條盤曲狹小的山中林蔭小道,不時有車逶迤上下,因此并無棱角分明的大石塊,或橫亙的日漸枯槁的斷木擋在路上,使面包車嘎的一聲停下,讓我們下車當(dāng)幾回回勞累疲困的“搬運(yùn)工”。大家無拘無束地大侃特侃,并開起幽默詼諧,滑稽逗趣的玩笑,我也插科打諢地參與其中,感覺心緒委婉地舒展,情思愉悅地蕩漾。這是我平生頭一次在霧海中坐車上武夷山,當(dāng)然,也就有一種神秘莫測的玄思,一種內(nèi)蘊(yùn)深邃的感受。雖然我們看不到雄峻的山體,幽寂的深谷,以及林海的蒼郁茂盛,但從駕駛員急速地打轉(zhuǎn)方向盤,以及橡膠輪胎在碎石片上發(fā)出的咯蹦咯蹦的響聲,我們可以想象武夷山是多么的巍峨險峻,綿延雄偉,山勢秀拔,蔚為壯觀!
接近中午時分,面包車駛上武夷山的肩膀,武夷山的鼻梁,繼而駛上武夷峰的頭顱,然后在黃崗山上一塊寬大平嶄的山地上拋錨。在一陣陣寒風(fēng)凜冽的吹拂中,一團(tuán)團(tuán)霧氣蕩漾的浮游中,幾個身強(qiáng)力壯的年輕人,由于露肩短袖,不由地直打寒噤,感到冷氣絲絲扣膚。忽然間,天上下起飄飄灑灑的雨水,大家撐著五顏六色的雨傘,分別走向三個光滑濕潤的石碑。左邊的石碑鐫刻的是“武夷第一峰”,右邊的石碑鐫刻的是“黃崗山”,中間一塊石碑鐫刻的是幾行雞腸字:洋文,雖然我看不懂,但與武夷山有關(guān)無異。我們都意興盎然地在碑前拍照留念,然后在雨幕下暢快地聊天,在霧障中恣意地瀏覽……
我并不故作姿態(tài),故弄玄虛,而是神情自然如常地與一個“恐霧癥”者談笑自如,別有風(fēng)趣地說著在可以拿霧握霧的武夷山上,四周景物若即若離,若有若無,若隱若現(xiàn)。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天下一大神妙絕景。如我所料,或出我所料,他霎時赧顏紅頰目含羞,然后,因為大為驚異而發(fā)出的感嘆久久不止。他說還在上山時,望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大霧,不知哪來的熊心豹子膽,竟敢隨車駛上山道,登上與天接壤的山頂?此時的他,不禁喜不自禁,笑逐顏開,說如果沒有我等的矢志不渝,以及誠懇痛切的加以勸說,熱情洋溢的加以鼓動,就不可能大霧彌漫中上了武夷山,通過懾魂懾魄的經(jīng)歷,入骨入髓的感受,即使一生不足以成大器,也足以自命不凡!
聽他這般掏心掏肺的一席話,我像古代那個憂天的杞人一般的憂心忡忡——因為茫茫人海,蕓蕓眾生,又有多少人能夠洞悉霧中的玄機(jī),有自信,有把握,坦然大度地于霧海騰騰霧浪滾滾中,瀟灑風(fēng)流,情調(diào)浪漫地登上武夷山峰,豪興滿懷地將此稀有罕見,可以說天下無雙的曠世奇觀一攬懷中?
下山之后,一位廈門的文友問我此次霧中上武夷山的感受是什么?我不假思索,當(dāng)即脫口而出地回答:這么大的霧,我們都上了武夷山,世間還有什么彌天大霧,我們置身其中會茫然四顧,躊躇遲疑,以為走不出去,甚至意外地飛來橫禍呢?言畢,我的臉上微微綻放一抹如花笑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