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原是做亭長的,級別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長。有一次奉命押送民工到驪山服役,由于大部分人中途都逃跑了,最后劉邦心一橫把剩下的人都給放了,這樣他也不能回去了,就和十幾個人一起逃生。半路遇上白蛇攔路,劉邦一劍把蛇砍為兩段,因此留下一段“漢高祖斬蛇起義”的故事。這之后就有人在那個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太哭,說自己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成白蛇擋道,讓赤帝的兒子給殺了。說完人就不見了。就這樣老太婆哭兒子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劉邦不是凡夫俗子也就傳開了。
后來,劉邦的隊伍藏身于芒碭山中,那地方林深葉茂、易守難攻,剿匪的秦軍怎么都找不到義軍的影子,可每次劉邦的老婆呂雉一去就能輕而易舉找到他,還說他藏身的地方上面總有五彩祥云。這事兒再傳出去,劉邦身上的“神”氣就更大了。
反秦各方勢力,多是名門后裔,最不濟也是一方富豪。以劉邦的資歷遠遠達不到一呼百應的地步,充其量只能有幾個哥們弟兄跟著,如今能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是他走的這條迷信之路是最符合實際的。想當年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在魚肚里藏個寫好陳勝王的帛書、半夜里學狐貍叫陳勝王,才讓一些迷信的農民相信了他們。
迷信的事根本就是假的,但政治上需要啊,劉邦一沒權二沒勢,身后也沒有資金支持,要從一個亭長走上大領導的崗位,必須要制造一個輿論環(huán)境,編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神話,以獲得眾人的擁護。白蛇、祥云故事都是忽悠手段而已,意在籠絡人心、擴充實力。事實上,正是劉邦的手下和親戚在傳播這樣的神話,使得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意,感覺劉邦就是真命天子,于是不斷有人紛紛投靠而來,劉邦的隊伍也日益壯大起來,逐漸成了氣候。
時勢造英雄,秦末的社會狀況能讓任何人站出來反秦,英雄輩出也是各有各的道。其實英雄也要看形勢的,知道自己的斤兩,劉邦走迷信之路就是自我定位的一種聰明表現(xiàn)。摘自《新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