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手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率都非常低。作為“第一敵國”的韓國是如何借助支離破碎的信息,窺測朝鮮的政局與輿情的呢?
最常用的途徑是分析朝鮮的媒體,推斷政局。陪同最高領導人視察、考察的次數(shù),及行程中靠近最高領導人的位置,往往是觀察朝鮮政局最重要的指標。2013年12月初,韓國國家情報院就敏銳地發(fā)現(xiàn),張成澤可能要被鏟除。理由是,2013年張隨同金正恩外出視察的次數(shù)從2012年100多次降為不到50次。韓國媒體還發(fā)現(xiàn),2013年12月初,過去有張成澤出場的畫面在重播時張的影像全部被刪掉。外界就預測,張成澤在劫難逃了。果不其然,12月8日,朝鮮最高當局就以鐵腕清除了“反黨宗派分子”張成澤。
另外一個重要渠道是實地考察和采訪重要人物。張成澤被公認為是朝鮮與中國打交道最重要的人物,張被肅清后,朝鮮與中國的關系走向也是韓國極為關注的。韓國發(fā)現(xiàn),張成澤事件后,一些朝中原先達成協(xié)議的經(jīng)濟合作項目仍在繼續(xù)推進。這說明,中國并未因張成澤事件減少對朝鮮的援助。
每逢朝鮮發(fā)生重大政治變局,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就會被拿來說事,如其父金正日去世、其弟金正恩繼位、其姑父張成澤被鏟除時都這樣。那些高度敬業(yè)的韓國記者幾乎是24小時蹲守在澳門的金正男家附近,哪怕問到個片言只字也會當成重大新聞播出。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