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古稱建昌。歷史上,“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分分合合,西昌都是必經(jīng)的重鎮(zhèn)。當?shù)亓鱾鞯摹扒屣L雅雨建昌月”,說的就是古道上的三座重鎮(zhèn):清溪關(guān)風大,雅安城雨多,西昌城月明。所以,西昌又稱“月城”。
去西昌,屬無心插柳之舉。去年初夏,我們幾人應(yīng)邀出行,原本要去四姑娘山,不料臨出發(fā)前,成都卻下起雨來,據(jù)天氣預(yù)報,四姑娘山一帶也下大雨,路上極易發(fā)生塌方和飛石,細心的主人提議,改走西昌——瀘沽湖——麗江這條線。不想,倒有意外的收獲。
剛通車不久的雅(安)西(昌)高速氣勢非凡,它以高架橋和隧道兩種形態(tài)穿越了大涼山、大小相嶺和大渡河峽谷,使成都到西昌的行程大大縮短。下午,越野車駛出高山大谷,眼前忽然豁然開朗,只見群山下田疇平曠,阡陌縱橫,植被豐茂,屋舍儼然,讓人疑是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遠處高低錯落的建筑群,在燦爛的陽光下,勾勒出城市的天際線。那就是西昌了。
上蒼恩賜給西昌太多。安寧河從貢嘎雪山南麓流出,在中游處形成一片開闊的谷地,這就是四川第二大平原——西昌平原。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又有河水滋潤,水肥土美的優(yōu)越條件造就了萬頃良田,是西南地區(qū)重要的糧倉。西昌的得天獨厚還不僅此。緊挨著城市的,是一汪碩大而清澈的湖泊——“邛?!?,面積達30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五倍。而在邛海湖畔、西昌城邊,卻突兀地崛起一座海拔2317米的瀘山,山上林木蔥郁,秀色怡人。說西昌是“半城山色半城湖”,一點不為過。難怪,西昌人會頗有底氣地說,這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與其說這是對外產(chǎn)生宣傳效應(yīng)的城市口號,不如說它體現(xiàn)了這個城市的內(nèi)在品質(zhì)。
西昌又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西昌,漢代以前是“西南夷”的一部分,漢為越嶲郡首府“邛都”?,F(xiàn)在被稱為“土城”的舊跡,即為漢代邛都故城的遺址。在西昌東南的高枧,曾發(fā)現(xiàn)過許多漢磚、漢闕。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改衛(wèi),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西昌縣,以今城在唐代建昌舊城之西,故名?,F(xiàn)在,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這里民族種類繁多,支系復(fù)雜,經(jīng)過世代繁衍、遷徙、融合,留下了豐富的古老文化信息。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大體位于這個區(qū)域。這里是藏緬語族諸部南下,壯侗、苗瑤語族諸部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北方草原文化、南方“百越文化”與巴蜀文化之間的過渡地帶。經(jīng)年累月,形成了一條特殊的歷史文化沉積帶。
車過市區(qū)的火把廣場,廣場上以彝族文化為主題的56根火炬形圖騰柱,是該市的新地標。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jié)”,便是由彝人祟拜火演化而來,從漢唐起,已延續(xù)1000多年。據(jù)說每逢這一天,當?shù)氐囊?、納西、基諾等少數(shù)民族住民,就聚集在一起,燃起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qū)Ω?、跳舞、賽馬、斗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如今,“火把節(jié)”已發(fā)展成為當?shù)氐拇笮吐糜喂?jié)慶活動??上覀兾捶昶鋾r,不能一睹盛況。
我們乘車環(huán)湖而行。但見云水蒼茫,碧波蕩漾,湖面上點綴著三五小舟,那份寧靜、恬淡,會使人忘卻煩惱、洗凈心扉!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寫道:“碧水秀色,草茂魚豐,珍珠碩大,美不勝收,其氣候與恬靜遠勝地中?!比绻押贾菸骱茸鞯瓓y濃抹的西子,邛海更象一位素面朝天的村姑,大方、質(zhì)樸而又稟賦靈秀。岸邊散落著一些瓦房,有的辟為家庭旅館,有的至今還居住著以捕魚為生的漁民,這又給邛海增添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邛海邊的濕地公園,是當?shù)卣陙砩鷳B(tài)治理的大手筆。其中的二期工程“夢里水鄉(xiāng)”,占地2600多畝,由81個小島組成,還有眾多花草、樹木、珍禽,是西昌市民游玩、休憇、健身的好去處。沿著休閑步道漫行,可以看到楊柳飄拂,睡荷吐艷,蘆葦叢生,綠草如茵;水蕩里,不時驚起一兩只水禽。放眼望去,遠方湖水盈盈,煙霞滿天,山寺漁村,相映成趣。路旁一塊大石頭,上刻“抱樸”兩個草字,與公園里的太極廣場聯(lián)系起來,怕是寄寓著道家文化的某種含義吧。
我們信步至一茶館,買了開水,拿出自帶的“鐵觀音”,就在庭院里品茗閑聊。店主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長得清秀,泡茶技法嫻熟,交談之中,得知她原是四川音樂學院美術(shù)系學生,曾參與濕地公園的規(guī)劃設(shè)計。公園建成后,為這里幽雅宜人的環(huán)境所吸引,遂在此地開了家茶吧,又兼有創(chuàng)作基地的功能。我們看到廳內(nèi)果然掛了些畫作,還擺放著不少藝術(shù)品。同行的人都是教授級的飽學之士,不免手癢,欲題字紀念,卻一時找不到宣紙,只得作罷。也算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小插曲。
“月出邛池”,是西昌的一大勝景。時值農(nóng)歷五月初八,雖然看不到滿月,但那裊裊婷婷的一鉤新月,在淡如輕紗的云中緩緩穿行,把清輝灑滿人間,一時只覺得身心沐浴在月光中,令人迷醉。我們尋了家湖邊的餐廳,一座六角形的水榭伸向湖面,三面臨水,五面開軒,環(huán)境極佳。點了清蒸白條、油炸青蝦等地方風味,飲四川名酒“水井坊”。清風拂面,明月照窗,把酒臨風,與月共飲,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西昌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今日四者得其二,吾心足矣!
由西昌的月,聯(lián)想到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西昌地理位置獨特,由于海拔、氣溫、日照、經(jīng)緯度等條件好,大氣中懸浮物質(zhì)少,空氣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分外圓大明亮。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當年西昌能從16個航天中心備選地中脫穎而出,如今,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聲名遠播,成為當?shù)刈畲蟮囊粡垺俺鞘忻薄B犝f,繼“嫦娥一號”、“嫦娥二號”之后,“嫦娥三號”今年下半年仍將由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任務(wù)是“繞、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落月。由“月城”飛出的“嫦娥”,落到“月宮”,是天意,抑或巧合?
近年來,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西昌的人氣見漲。曾經(jīng)“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西昌,正以它的山水陽光和人文積淀,吸引越來越多的行者駐足。甚而,生活在“天府之國”的成都人,也紛紛把眼光投向這兒,不少人還到西昌購房置業(yè),為的就是享受那一份閑適、那一米陽光。
在西昌,我們只停留了短短一天,雖是浮光掠影,但頗有所得,也留下不少遺憾。比如,沒能登上那被譽為“蓬萊遺勝”的瀘山之巔,傾聽松濤陣陣;比如,沒能在火把廣場上,和彝族同胞一道在“東方狂歡節(jié)”里狂歡一把;再比如,沒能到牦牛山脈的幽深峽谷中,撩開那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的神秘面紗……然而,因為這一天,邛海上那水一般澄澈的月光,卻就此珍藏在記憶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