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主義,女,85后,自由寫手,現(xiàn)居北京,從事寫作十余年。其古典文學(xué)功底深厚,文筆別致細膩,尤以小說見長;近高產(chǎn)散文性短篇評論,視角穎異,引評交互,多匯湛思妙論,深受讀者好評。
有人愛看熱鬧,有人愛看看熱鬧的人。
火車站,始發(fā)車,檢票前半個小時就排起了長隊。隊伍中間一個男青年和一個婦女不知為什么吵了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搞得檢票員都用喇叭遠遠地勸解。候車室里窮極無聊的人們怎么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目光齊刷刷地望過來,聊天的忘了聊天,吃飯的嘴里還叼著半塊面包,哄孩子的不用哄孩子了,連孩子都被吵架聲吸引了,要飯的瘸子也不瘸了,麻溜站起來看熱鬧。團結(jié)、緊張、嚴(yán)肅、活潑這四個精神分裂自相矛盾的詞語,此刻用來描述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真是再恰當(dāng)不過。更有七八個身手矯健的家伙瞬間高高站到椅子上,檢票員損他們:“還能站得再高點嗎?還能站得再高點嗎?”人家根本聽不到,堅守高地,伸長了脖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眺望,活像一群放哨的貓鼬。
可惜就在這時,隊伍開始緩慢向前蠕動,男青年和婦女的罵戰(zhàn)不了了之,沒有升級成互毆。人們逐漸回到自己的次元空間里去,只留下一層遺憾的怨念籠罩在候車室上空。
每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都很滿足,因為又得到了一次觀看圍觀群眾目光的機會,這目光真是百看不厭,帶著不明真相的呆萌,和蠢蠢欲動的好奇,還有孩子氣的期待。在這一刻,素不相識的人們結(jié)成了默契的統(tǒng)一陣線,暫時摒棄了一己私欲,共享著同樣的理想和愿景。其精神之莊嚴(yán)純粹,簡直可以令切·格瓦拉的信徒們熱淚盈眶。
更有甚者,據(jù)說很多大災(zāi)難事件發(fā)生之初,人都只是呆呆地看著,意識不到即將來臨的危險,其中不是沒有膽小的人,只是看到大家都不動,他也駐足觀看,直到排頭兵掛了才一哄而散??矗闷嫘囊呀?jīng)使人連生死都置之度外。這樣的動物,除了狍子,也就我們?nèi)祟惲税伞?/p>
“圍觀是一種力量”,圍觀者經(jīng)常以此自勉;“圍觀者愚蠢麻木”,反圍觀者又如是說。然而事實上,圍觀只是一種本能,比吃喝拉撒高明不了多少,因此無所謂正義,也算不上冷血。圍觀的內(nèi)容將來會成為談資,又滿足了自我展示的需要。在這一方面,終日刷大V微博力求在第一時間發(fā)表逗趣評論的“神最右”們是典型的榜樣——以圍觀為己任,以吐槽為事業(yè),在圍觀他人的同時把自己捧成了一個被圍觀者,何等兩全之美。
我也是人,當(dāng)然也當(dāng)過看客。那是風(fēng)日晴和的下午,人煙稀少的小區(qū)。對面高層有個男人在樓頂憑欄俯視,逡巡良久。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我覺得自己是唯一一個在看著他的人。一向重口味的我,抑制不住地在腦海里幻想他一躍而下的場面,一次又一次。我提心吊膽,激動莫名,不知道該做什么??偛荒茉诓幻髡嫦鄷r就大喊大叫或者報警吧,我只能看著。
幾分鐘之后,他離開了,我松了一口氣。
我為自己松了一口氣而松了一口氣。
感到輕松而非失望,就證明我仍然希望他活著,慈悲之心戰(zhàn)勝了渴望戲劇的本性。
或許我在注目樓頂男子的時候,諸神也注目于我。愿我的表情沒有讓他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