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誰作《七筆勾》

        2014-04-29 00:00:00胡慶和
        貢嘎山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康巴陜北

        如果僅僅看標(biāo)題,可能會有人反問,《七筆勾》不是允禮作的么?我的回答是,非也。

        不久前在康巴詩詞研習(xí)會主辦的《康巴吟》雜志上又讀到《七筆勾》,勾起了我關(guān)于《七筆勾》的記憶。

        ——題記

        也許是孤陋寡聞,也許是我少見多怪,或者至少說是在我的閱讀生涯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哪首詞有它那樣神秘,多少人至今對它愛恨交加,欲說還休。這首詞就是在整個藏區(qū)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七筆勾》。

        只讀了個高中,況且那時又是文革時讀的幾年書,讓“停課鬧革命”、和“推薦上大學(xué)”的鬧劇錯過了考大學(xué)的機(jī)會,再加上那時又沒有多少書看,可憐的課本知識少之又少,以至于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聽到有識之士談?wù)摗镀吖P勾》時感覺自己在聽天書。那是我剛到報社工作不久的時候,一次在辦公室的幾位老師在議論《七筆勾》,當(dāng)時我聽他們的談?wù)撊鐗嬌顪Y,不知云里霧里,竟把《七筆勾》當(dāng)成了一個地名來追尋,還問出一個可笑至極的問題:七筆勾是那條溝,在什么地方?哈哈哈,你連《七筆勾》也不知道?你是在康巴地區(qū)吃文字飯的喲?一位同行的反問讓我有些尷尬,他的話里藏著話:你連《七筆勾》都不知道,也敢在康巴吃文字飯?有好心之人卻給我以教誨說,年青人,聽好了,《七筆勾》不是溝,是首詞,寫得好,有影響,但它是反動之詞。在康巴文人圈子,誰人不知《七筆勾》?我記住了自己的尷尬,也記住了《七筆勾》三個字。可那首詞呢?寫的是什么?作者是誰?《七筆勾》是詞牌還是詞的標(biāo)題?我一概不知。但有個心愿,一定找到《七筆勾》讀讀。雖然它反動,我卻可以用它來明辨是非。正如有個叫顧誠的詩人寫的詩句:黑夜是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

        既然是反動之詞,在特定年代里,它只能深藏不露,就像一個含苞待放的花蕾總要一天會開放,就像一個藏于深閨的姑娘,她總有走出深閨的時候,總有機(jī)會讓人觀賞。那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的一個日子,去關(guān)外采訪,在康北的道孚縣翻閱資料,偶然讀到了《七筆勾》。那是個油印本,字跡還算看得清楚,那時也沒有復(fù)印機(jī),我只好抄寫。志辦的那位同志見我在抄《七筆勾》,就神秘兮兮地告誡說,你抄《七筆勾》?注意喲,那是反動的東西喲。真的反動嗎?真的反動。不信你讀讀。也許至今有不少朋友讀過,也許仍然有年青朋友像我當(dāng)年一樣,只是聽說過,而沒有見過。好吧,我們就剝?nèi)ニ衩氐拿婕?,讓它露出廬山真面目。如果讀過的朋友,你可以跳過下面的《七筆勾》詞看后面的文字。如果沒有讀過,不妨在這里停下你閱讀的腳步,留神看看。

        七筆勾

        果親王允禮

        萬里遨游,西出爐關(guān)天盡頭,山禿穹而陡,水惡聲似吼。四月柳條抽,花無錦繡,惟有狂風(fēng)不辨昏和晝。因此上把萬紫千紅一筆勾。

        出入驊騮,勝作君家萬戶候,世代承恩厚,頂帶兒孫有,凌閣表勛猷,榮華己夠,何必登科再向文場走。因此上把金榜題名一筆勾。

        無面羊裘,四季常穿不肯丟,白雪堆山厚,盛夏涼風(fēng)透,紗葛不需求,氆氌耐久,一口鐘兒卡帶當(dāng)胸扣。因此上把錦緞綾羅一筆勾。

        客到即留,奶子熬茶敬一甌,蠻沖青稞酒,糌粑和酥油,牛腿與羊肘,連毛入口,風(fēng)卷殘云吃盡方丟手。因此上把珍饈美味一筆勾。

        蠻寨荒丘,人住其間百尺樓,遍地喪家狗,滿屋屎尿臭,亂石砌墻頭,彩旗前后,金鼎高桿獨(dú)立當(dāng)門右。因此上把畫棟雕樑一筆勾。

        萬惡禿頭,饒缽喧天嚷不休,口念糊涂咒,心想鴛鴦偶,兩眼黑油油,偏袒露肩,黑漆鋼叉手如禽似獸。因此上把釋家風(fēng)流一筆勾。

        大腳丫頭,發(fā)辮似冕旒,細(xì)褶裙兒皺,半節(jié)衫無紐,裙褲不遮羞,春風(fēng)透露,方便門兒竟管由人走。因此上把禮義廉恥一筆勾。

        反動!反動!真是反動透頂!我讀后怒火中燒,恨不得揮起拳頭將那薄薄的資料本砸得個稀巴爛。是什么人膽大妄為,要寫這么反動的《七筆勾》?是什么心態(tài)要用譏諷的筆調(diào)來寫康區(qū)?為什么要以詠康地、詠土司、詠衣服、詠飲食、詠居住、詠喇嘛、詠婦女為題來以偏概全?

        沖動是魔鬼,一個智者提醒我。于是我又冷靜下來,尋找作者。從詞末往回看,發(fā)現(xiàn)就在《七筆勾》三個字的下面寫了幾個字:果親王 允禮。這五個字難不倒我,不但我認(rèn)得,還知其一二。果親王允禮,是清朝皇帝雍正的弟弟。這個住在京城,整天享受錦衣玉食、出門騎馬坐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朝中大臣,是不是吃飽了沒有事干,偏偏要寫這個反動的《七筆勾》?果親王允禮,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稱帝時任命他管理工部、戶部,分管理藩院。雍正五年(1727年),他隨浩浩大軍來到康巴,把這里的歷史又翻動了一頁。當(dāng)時,西藏上層勾結(jié)準(zhǔn)噶爾軍隊,亮起寒光閃閃的藏刀,把叛亂的殺氣密布拉薩。為避免劫難,在清廷的安排下,一位穿著袈裟,手執(zhí)念珠,執(zhí)心恬靜的大師,帶著佛光降臨康巴地區(qū)的噶達(dá),噶達(dá),就是今天的道孚縣八美。當(dāng)年來到八美的大師,叫噶桑嘉措,是神圣的七世達(dá)賴?yán)?。?dāng)七世達(dá)賴返藏時,雍正命令自己的弟弟允禮代表朝庭并與章嘉圖克圖國師統(tǒng)辦七世達(dá)賴返藏事宜。允禮不辭千山萬水,鞍馬勞頓,穿過中原大地風(fēng)塵,翻越秦嶺高山,奔襲邛雅長途,飛渡瀘橋險關(guān),頂著歲末的高原風(fēng)雪,走進(jìn)道孚縣八美區(qū)的惠遠(yuǎn)寺,宣諭圣旨,會見達(dá)賴,獎賜重召,安撫土司,布施僧侶,濟(jì)貧慰民……安排就緒,果親王允禮回程復(fù)命前,寫下一詩鐫刻惠遠(yuǎn)寺前,同時他還寫了那首《七筆勾》。

        果親王啊,你作為朝庭重臣,怎么有眼無珠,只看到康區(qū)的落后與丑陋,而那么多剽悍健壯的康巴漢子、那么多漂亮的康巴美女、那么多美好的山水你都視而不見?你是個什么文人,怎么那么偏心眼,在你的筆端下康巴全都是一片漆黑?你是朝中大臣,皇親國戚,怎么以那樣一種惡劣心態(tài),對待藏區(qū)的如畫江山,對待藏區(qū)的深厚文化?你是不是個瘋子,盡說瘋話胡話?你是不是心里有疾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刻意污蔑康藏的美麗與富饒?

        清朝已經(jīng)覆滅百余年,允禮早已進(jìn)入皇家墓園長睡不醒,他寫這首《七筆勾》時心里是怎樣想的我已經(jīng)不能猜度,但是當(dāng)我看到那首署名允禮所作的《七筆勾》時我真想對那位清朝大臣說一句,你真的是在胡說八道啊!

        我知道,人微言輕,我的大聲疾呼也微不足道。然而,大路不平旁人鏟,在允禮的《七筆勾》出籠不久,就有人挺身而出,大聲斷喝,《七筆勾》休也,看看我的《反七筆勾》。就像一個武林大俠,拔出藏于劍鞘中的正義之劍,將允禮的《七筆勾》一劍封喉,然后哈哈大笑,拂袖而去。

        這首《反七筆勾》已經(jīng)有七八十年了,而我讀到它卻是在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那年丹巴縣政協(xié)的牟子先生來我所在報社的印刷廠編印文史資料,請我校對其中文章,這本文史資料上就有這篇《反七筆勾》:

        反《七筆勾》

        詠康地

        萬里遨游,漫道西康是荒陬,清流隨處有,山嶺峻而秀,草木綠蔭稠,花開錦繡,夏鮮蚊蟲,流泉遍地覯,因此把絕寒窮荒一筆勾。

        詠康民

        馳騁驊騮,山嶺水崖牧羊牛,河谷耕田畝,胝足又駢手,早起事虔誠,體健人壽,誠勞誠樸,性情更忠厚,因此把懶惰虛偽一筆勾。

        詠居住

        野地高丘,半是毳幕半碉樓,守戶有猛狗,亂石砌墻厚,山環(huán)水抱周,日光照透,獨(dú)木為梯,屋頂隨意走,因此把湫隘囂塵一筆勾。

        詠衣服

        我有羊裘,歐美呢絨不需求,革履家有牛,皮帽山有獸,何須緞與綢,氆氌耐久,博帶寬衣,古風(fēng)今依舊,因此把洋服舶品一筆勾。

        詠飲食

        客到即留,茶面酥油不索酬,自制青稞酒,自割牛羊肘,萬里任遨游,糌粑即夠,生活簡單,飲食何嫌陋,因此把口服縱欲一筆勾。

        詠物產(chǎn)

        林滿山頭,遍地黃金任取求,草地可牧畜,山中可獵狩,倘使便舟車,商賈輻輳,寶藏開發(fā),民足國亦富,因此把地脊民貧一筆勾。

        詠婦女

        赤腳丫頭,步履便捷莫與儔,家事一身負(fù),善舞持長袖,戀愛本自由,吉士免誘,健康為美,似染歐風(fēng)久,因此把纖弱嬌羞一筆勾。

        一讀此作,感覺醍醐灌頂,想不到在幾十年前就有有識之士站了出來,用手中的筆來駁斥那首令人厭惡的《七筆勾》。武功招式,招招精辟,不禁隨口而嘆:好手段!好筆力!真是大快人心!

        誰作這首<<反七筆勾>〉?在那《反七筆勾》下面署名為馬鶴天。馬鶴天是何許人?他何時寫下這樣的大作?此人不是武林高手,身上也沒背長劍,但他只是一個文人、一個學(xué)者,也是一個官員,但他滿腹經(jīng)綸,自有雄兵在。

        1935年,一隊人馬行走在茫茫高原上。那隊人馬主要是騎馬的隊伍,有儀仗,有兵丁,有官員,有活佛,還有……前面是黃色寶蓋頂?shù)牟坚?,布幔下是靈柩,靈柩上面搭滿了黃色、白色的哈達(dá),靈柩里面平躺著一具遺體,遺體身穿黃色袈裟、面容慈祥,這就是九世班禪。緊隨其后的還有幾個身穿中山裝的官員,主要是九世班禪身前的隨員。后面是背槍操步的衛(wèi)隊。整個隊伍有幾百人,行走在高原上,隊伍拉得長長的。在九世班禪的隨員中,有兩個穿著藍(lán)色中山裝的官員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下一筆,一個是徐遠(yuǎn)舉,他是中統(tǒng)特務(wù),專搞情報的(就是后來在《紅巖》中的徐遠(yuǎn)舉),顯得很機(jī)警。另一個用睿智的目光搜尋著高原上的白云藍(lán)天,當(dāng)他來到甘孜后,感覺高原風(fēng)光無限好,心情也為之振奮,一掃長途跋涉的疲憊。他就是馬鶴天。

        馬鶴天,山西芮城人,早年留學(xué)日本,參加國民黨從事革命活動。曾任甘肅教育廳廳長、甘肅學(xué)院(今蘭州大學(xué)的前身)院長、國民政府中央考試院銓敘部育才司司長、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

        當(dāng)年馬鶴天作為護(hù)送九世班禪回藏專使行署的參贊隨九世班禪進(jìn)藏。馬鶴天于是由南京經(jīng)西安至蘭州、西寧、結(jié)古(玉樹),但在接近西藏邊境時,班禪卻因病圓寂,入藏中止,于是只好護(hù)送班禪靈柩到了康北的甘孜縣,并在甘孜住了幾個月,又為迎接國民黨考試院長戴季陶而來到康定。之后又隨戴季陶重返甘孜,處理完事務(wù)后就經(jīng)康定到成都,轉(zhuǎn)往重慶,整整三年。由陜甘到青康川,由西北到西南,繞了一個大圈子。馬鶴天在三年艱辛的旅途后,著有《康藏行》。在這三年中他非常關(guān)注藏區(qū)的社會情形,幾乎每日都有所記,一邊實(shí)地調(diào)查,一邊廣泛參考資料,積累了大量關(guān)于藏區(qū)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社會等的資料。也許是在游歷康巴高原的日子,他讀到了允禮的那首《七筆勾》,也許開始他只是有新鮮的感覺,但隨之而來的是怒火中燒,隨后是一個文化人的良知使他豪情萬丈,在清燈冷月下,他的筆底涌起層層波瀾,對那首《七筆勾》作了一一批駁,于是就有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反七筆勾》。

        如果允禮在天有靈,在天國讀到這首《反七筆勾》,他會是什么樣的感覺?也許他會對馬鶴天說,馬院長,你的大作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你僅僅“勾”去《七筆勾》中的胡說八道我倒是舉雙手贊成,如果你仍然對我允禮來個“一筆勾”,那我只好說,馬院長,我冤枉啊!我根本沒有寫那首《七筆勾》??!你反《七筆勾》當(dāng)然不錯,可是如果把矛頭對準(zhǔn)我來反,那我比竇娥還冤!如果你聽不進(jìn)逆耳忠言,那我只好重返人間,雖然不能與你拔刀相搏,但還是有站出來奮力一搏的勇氣,你看看吧:

        那座在燕山下的皇陵中的一座墳里,我拼命地往外竄,我撞得頭破血流,突然墳塋被我撞開一條縫,我從那縫隙里跳出來大聲疾呼,冤枉,何天冤枉,我允禮本是朝中一臣,從未寫過什么《七筆勾》。我背黑鍋百余年,今天該還我清白之身。當(dāng)然這只是筆者的想象與幻覺,真正為允禮冤案奔走呼號的大有人在。

        其實(shí)為允禮鳴不平的并非只是我幻覺中的“允禮在呼喚”,而在多年前,就有人為允禮翻案,西南民族大學(xué)的楊嘉銘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篇文章中就以鮮明的觀點(diǎn)和有力的證據(jù)證明:《七筆勾》不是允禮之作。還有學(xué)者進(jìn)一步指出,在《七筆勾》流傳社會的年代,正是上世紀(jì)初年,清朝搖搖欲墜,革命風(fēng)起云涌,有人為營造推翻清朝的輿論氛圍,就以允禮之名編造了允禮作《七筆勾》的文字冤案。

        關(guān)于果親王允禮作《七筆勾》這樁公案,我曾經(jīng)在一篇散文《惠遠(yuǎn)寺》中寫下了如下之言,現(xiàn)引用于此,不再于湊字?jǐn)?shù),而是表明我對這樁公案的一種觀點(diǎn)。

        “允禮住惠遠(yuǎn)寺一月有余,曾為清朝江山的鞏固和藏區(qū)的穩(wěn)定寫了厚重的一筆,就因?yàn)樗诨葸h(yuǎn)寺寫了以詠康地、詠土司、詠衣服、詠飲食、詠居住、詠喇嘛、詠婦女為題的《七筆勾》,揭示了康區(qū)一些落后的方面,譏諷了康俗康地,使每位康巴人讀后頓時怒發(fā)沖冠,以致在民國27年,國民黨蒙藏委員會參議馬鶴天來康作《反七筆勾》矯正。時至今日,很多康人談到那首《七筆勾》仍然龍顏大怒,都斥之為反動之詞,有損民族團(tuán)結(jié),而對那首《反七筆勾》大為贊賞,頓感揚(yáng)眉吐氣。憑心而論,康區(qū)當(dāng)然不是朝庭大臣嘲諷的對象,而詩中揭示的落后方面卻應(yīng)成為一聲警鐘。同時作為一個康巴人而論,那首千千萬萬康巴人稱道的《反七筆勾》依然存在著極端偏激之詞,如“詠衣服”詞:

        我有羊裘,歐美呢絨不須求,革履家有牛,皮帽山有獸,何必緞與綢。氆氌耐久,博帶寬衣,古風(fēng)今依舊。因此把洋服泊品一筆勾?!?/p>

        真的“歐美呢絨不須求”?真的“不必緞與綢”?真的可以“把洋服泊品一筆勾”?這不難看出《反七筆勾》中存在的狹隘心理和歷史局限。因?yàn)闊o數(shù)事實(shí)證明,在康巴,一些情緒化的社會評判,雖然使之久遠(yuǎn),卻包涵著盲目性,有的缺乏人類、歷史、社會前進(jìn)的價值啟蒙,而是以康巴人的情緒,去證明現(xiàn)象。坐井觀天,固步自封,是難以走出大山的。允禮的《七筆勾》和馬鶴天的《反七筆鉤》雖然只是文人的文字游戲,也沒有必要去為之辯明事理,而歷史的進(jìn)程則需要我們作出明確的評判和選擇。筆底的蒼涼和冷峻,多少埋下了歷史情緒和狹隘心理,而其中今天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可以校正,值得人們深思。比如不應(yīng)該因?yàn)橼w爾豐是清朝重臣被人民推上斷頭臺而全盤否定他在康區(qū)的“改土歸流”(其實(shí)今天治理藏區(qū)的一些作法乃是過去的延續(xù)),不能因?yàn)閯⑽妮x是國民黨大軍閥而否定他在藏區(qū)的興學(xué)辦廠……社會評判應(yīng)具有歷史的眼光,這才是一種明智的目光。

        稍稍離題了,還是說回來。

        當(dāng)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上述的考證經(jīng)過和這件公案時,在心里贊同楊教授觀點(diǎn)的同時,另一個聲音也在提醒我:如果允禮未作《七筆勾》,那么誰作了《七筆勾》?有許多文章替我回答:是無名氏冒用允禮之名而為,是文人的文字游戲,大可不必當(dāng)真。此說并沒有從根本上消除我的疑慮,我仍在尋找《七筆勾》的真正作者。

        還是在八十年代,我在《散文》雜志上讀到了《三邊在哪里?》一文。作者李季。文中寫到:“還是讓我從《七筆勾》這首古詞,來談?wù)剬θ叺恼J(rèn)識和變化。”

        李季是我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曾任《詩刊》主編,長詩《王貴和李香香》就是他的代表作。原以為《七筆勾》是允禮所作,且是出自于康巴的產(chǎn)品,怎么也會引起李季的興趣?《七筆勾》怎么會跑到北方,又與“三邊”地區(qū)相連?難道除了允禮的《七筆勾》外,還有另外的版本?

        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在中國文壇上涌現(xiàn)了轟動神州大地的西北作家群,其中有個叫高健群的作家,他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最后一個匈奴》,在文壇引起轟動。這篇小說曾獲得茅盾文學(xué)獎,后來又改成電視連續(xù)劇《盤龍臥虎》。小說的主人翁楊作新也熟讀《七筆勾》,同時他讓毛澤東對《七筆勾》產(chǎn)生興趣。

        這不是杜撰,而是小說《最后一個匈奴》中的情節(jié)。楊作新,是陜北高原的農(nóng)家孩子,后成長為共產(chǎn)黨人,曾作為陜北高原紅軍領(lǐng)袖劉志丹的秘書。這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dá)陜北,劉志丹派楊作新迎接中央紅軍,與毛澤東見了面。這天夜里,在陜北高原的吳起鎮(zhèn)半山腰的一孔窖洞里,楊作新與毛澤東進(jìn)行了一次長談。毛澤東津津有味地聽了他講解的陜北民歌、陜北剪紙、陜北嗩吶、陜北腰鼓以及構(gòu)成陜北高原大文化的一切東西,他記住了“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這句陜北順口溜,他還對那個清代的翰林王培棻來陜北視察后所寫的《七筆勾》產(chǎn)生了興趣。毛澤東為什么也對《七筆勾》產(chǎn)生興趣?他認(rèn)為“圣人布道此處偏遺漏”一句是解開陜北文化現(xiàn)象的一把鑰匙。他叮囑楊作新說,有了空閑,請楊作新將《七筆勾》的全文,抄寫一份給他。

        后來,楊作新因冤案進(jìn)入邊區(qū)保安處的監(jiān)獄,他“把《七筆勾》用白麻紙抄好后,托看押他的哨兵捎給毛主席,捎沒有捎到,他不知道。

        毛澤東收沒收到、讀沒讀《七筆勾》我也不知道。小說沒有交代,筆者也無從查考。楊作新后來沒有多久就犧牲了――他被共產(chǎn)黨的左傾錯誤迫害自殺在共產(chǎn)黨的監(jiān)獄里。

        小說是虛構(gòu)的,毛澤東想看《七筆勾》也許不一定是虛構(gòu)的,盡管從正史里我沒有看到這個事情,難道野史里、民間傳說就一定沒有?高建群是個在全國文壇有著廣泛影響的作家,寫作非常認(rèn)真。文學(xué)作品來源于生活,尤其對偉人的虛構(gòu)需要非常謹(jǐn)慎的態(tài)度的。同時作為這個《七筆勾》能夠進(jìn)入廣泛影響的文學(xué)獎的作品里,也證明它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當(dāng)然在小說里我并沒有讀到《七筆勾》的原文,可是繼續(xù)查找,終于查到陜北版的《七筆勾》。那是本世紀(jì)初年,我出差去陜北一帶,走過窯洞,去過延河,登過寶塔山,也去過“三邊”,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仍然感受到“三邊”地區(qū)真是“山禿窮而陡”。

        “三邊”,是陜北定邊、靖邊兩縣及安邊鎮(zhèn)的合稱,處在陜北風(fēng)沙線上。由于毛烏素沙漠的長驅(qū)直入,便有了災(zāi)難,便有了貧困和辛酸。春季,這里多風(fēng)沙,大風(fēng)一旦刮起來,平坦的三邊大地便立時飛沙走石,晝夜不停。出現(xiàn)沙暴天氣,日光慘淡,大地昏沉,白天屋里都需點(diǎn)燈。夏天,干旱又接踵而至,河水?dāng)嗔?,土地龜裂,莊稼氣息奄奄地在干渴中苦苦掙扎。好不容易下一場雨,卻不是甘霖:黑云蓋天,電閃雷鳴,雨如瓢潑,山洪大發(fā),莊稼真正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而到冬天,這里又變得特別的寒冷,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

        在一風(fēng)景點(diǎn)的小書攤上,買了本風(fēng)物志的小冊子,上面就有毛澤東想看的《七筆勾》。

        如果讀者有興趣,就讀讀這首《七筆勾》,感受康巴版(允禮)的《七筆勾》和陜北版的《七筆勾》有何異同。

        七筆勾

        王培棻

        萬里遨游,百日山河無盡頭,山禿窮而陡,水惡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無錦繡,狂風(fēng)陣起哪辯昏與晝,因此上把萬紫千紅一筆勾。

        窯洞茅屋,省上磚木措上土,夏日曬難透,陰雨更肯露,土塊砌墻頭,燈油壁上流,掩藏臭氣馬糞與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畫棟一筆勾。

        沒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丟,紗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褲腿寬而厚,破爛也將就,氈片遮體被褥全沒有,因此上把綾羅綢緞一筆勾。

        客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甌,面餅蔥湯醋,鍋盔蒜鹽韭,牛蹄與羊首,連毛吞入口,風(fēng)卷殘云吃罷方丟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筆勾。

        堪嘆儒流,一領(lǐng)藍(lán)衫便罷休,才入了黌門,文章便丟手,匾額掛門樓,不向長安走,飄風(fēng)浪蕩榮華坐享夠,因此上把金榜題名一筆勾。

        可笑女流,鬢發(fā)蓬松灰滿頭,腥膻乎乎口,面皮賽鐵銹,黑漆鋼叉手,驢蹄寬而厚,云雨巫山哪辯秋波流,因此上把粉黛佳人一筆勾。

        塞外荒丘,土撻回番族類稠,形容如豬狗,心性似馬牛,嘻嘻推個球,哈哈拍會手,圣人布道此處偏遺漏,因此上把禮義廉恥一筆勾。

        王培棻,是河南光州人,進(jìn)士出身,曾任光緒皇帝特使、翰林院大學(xué)士。當(dāng)年外國宗教勢力入侵陜北,在“三邊”一帶傳教,他們向清政府索要地盤,修筑教堂,進(jìn)行宗教文化侵略,主和派主張割讓一份地方為天主教堂使用,主戰(zhàn)派堅決不允許,便發(fā)生了歷史上的“三邊教案”。王培棻是主和派,就是在這時專門來“三邊”一帶視察,面對這滿目蕭條的景象,回去后在他的奏章里寫上了《七筆勾》,意欲說服朝廷放棄這片“不服教化”的“蠻荒之地”。 對于《七筆勾》所言現(xiàn)象和王特使的立場,主戰(zhàn)派勃然大怒,為平息朝中事態(tài),光緒皇帝和慈禧只得施威于王特使,將其撤職,被貶放到靖邊為縣令。

        我有位在延安市工作的朋友,他大學(xué)畢業(yè)后曾在四川廣元工作,后調(diào)回延安工作,是我國著名的散文作家,當(dāng)我在電話里向他講了《七筆勾》相關(guān)的疑惑后,他就說錯了錯了,陜北版的《七筆勾》的作者不是王培芬,是黃澤厚,黃澤厚是延榆綏兵道的軍官,他寫了陜北版的《七筆勾》后,在當(dāng)時并未流傳,他因言獲罪光緒將他革職為民。王培芬考察“三邊”在他寫的奏章里引用了《七筆勾》,于是就成了王培芬的《七筆勾》。

        很顯然,陜北版的《七筆勾》與康巴版的《七筆勾》在風(fēng)格、內(nèi)容方面是多么相似。《最后一個匈奴》中的情節(jié)和我那位朋友的講述,雖然開啟了重新認(rèn)識《七筆勾》的另一扇窗口,但仍然沒有消除我的的疑問:到底是康巴版的《七筆勾》脫胎于陜北版的《七筆勾》,還是陜北版的《七筆勾》脫胎于康巴版的《七筆勾》,如果僅僅從允禮和光緒所處的時代來看,顯然允禮早于光緒,可是從發(fā)表時間來看,陜北版的《七筆勾》有較準(zhǔn)確的時間,而康巴版的《七筆勾》卻對于我來說至今是個謎。我不是文化史學(xué)者,不能給出一個準(zhǔn)確答案。

        我原以為《七筆勾》不過百年歷史,也一直認(rèn)為《七筆勾》是康巴土地上誕生的作品,可是讀了陜北版的《七筆勾》后,仿佛感到有人在我的后背猛擊了一掌:《七筆勾》是個謎,謎團(tuán)豈能輕易解開?

        因《七筆勾》而遭受貶職,王培芬的結(jié)局還不算最慘的,比他更倒霉的大有人在。

        本世紀(jì)初年,我到瀘州開會,與《瀘州日報》一位文友談起康巴文化,聊到了《七筆勾》,沒想到這位朋友說他也知道《七筆勾》,而且還知道一樁驚心動魄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與瀘州所轄縣敘永相鄰的云南省鎮(zhèn)雄縣。我當(dāng)時聽到此事后,很是驚詫:云南怎么也有《七筆勾》?這個《七筆勾》是怎么來的?是何人作的?根據(jù)他的講述,加上我查找的資料,就形成了下面關(guān)于云南《七筆勾》的文字。

        鎮(zhèn)雄位于云南省東北,是云貴川三省結(jié)合部,東以赤水河為界,與四川敘永相鄰,縣屬坡頭鎮(zhèn)德隆村,即“雞鳴三省”之地??h城駐地烏峰鎮(zhèn),距昆明、成都約600公里。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縣。

        這里云蒸霧繞,是個“藏龍臥虎”之地。上世紀(jì)40年代初有個叫黃季岡的先生,才華出眾,在政界軍界享有名氣,雖然他學(xué)富五車,但不愿入仕為官。鎮(zhèn)雄縣有位國民黨軍官慕其大名,視他為三國時代的孔明,派人用一頂大轎將他抬到軍營,請黃先生為他做幕僚。黃先生念其心誠,盛情難卻,只得入仕為官。

        黃先生出任后,看不慣這里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看不慣“土目居然萬戶侯”、“官紳皆走狗”、“庭中馬糞臭”、“片語惡相斗”、白布衣衫任抹油、鴉青紗帕緊包頭、“渾身多夾垢”、“師道皆羞”、“顏色隨塵垢”,就寫了鎮(zhèn)雄版的《七筆勾》,把“六法全書、畫棟珠簾、山珍海味、裙屐風(fēng)流、信義和平、三貞九烈、詩詞歌賦”統(tǒng)統(tǒng)一筆勾:

        六詔荒陬,土目居然萬戶侯。官紳皆走狗,鄉(xiāng)鎮(zhèn)分肥瘦,賄賂積山丘。刑律在口,法令森嚴(yán)此地偏遺漏。因此上,把六法全書一筆勾。

        也筑洋樓,階前漆柱系華騮。庭中馬糞臭,室內(nèi)煤灰湊,便桶放床頭。洋煙盡抽,終歲熏蒸帳頂加黃釉。因此上,把畫棟珠簾一筆勾。

        酸菜水稠,苞谷磨來似飯囚。爐甑齊胸口,周圍執(zhí)筷守,賊眼望鍋頭。連毛肉厚,不知醬醋姜蔥和薤韭。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筆勾。

        長帕包頭,白布衣衫任抹油。顏色隨塵垢,不洗盡穿夠,膩似暑涼綢。捫虱不羞,肩掛連槍榮華勝冕琉。因此上,把裙屐風(fēng)流一筆勾。

        雜種人稠,槍彈多時據(jù)上游。片語惡相斗,擄掠無人救,跪地枉相求。財多命丟,軍隊團(tuán)防敲詐巧相湊。因此上,把信義和平一筆勾。

        堪笑女流,鴉青紗帕緊包頭。渾身多夾垢,褲底腥風(fēng)透,鴉片勸人抽。仰臥不羞,終夜殷勤瘋話隨君逗。因此上,把三貞九烈一筆勾。

        師道堪羞,一部《四書》讀盡頭。別字高聲吼,書契照謄就,瞎講幾時休,臉皮真厚??酌衔恼碌酱藷o人授。因此上,把詩詞歌賦一筆勾。

        此《七筆勾》勾畫了上個世紀(jì)四十年代鎮(zhèn)雄縣的政治腐敗、文化墮落、道德淪喪以及經(jīng)濟(jì)上貧窮落后的社會生活狀況。此詩一出,隨即招來當(dāng)?shù)毓偌澓蜕鐣鹘绲娜浩饑?,一些官紳暗中策劃要用一千塊大洋買黃先生的人頭。獲知消息,黃先生大驚失色,他的本意只是想以詩作為一劑良藥,讓執(zhí)政者猛醒,沒有想到竟招致殺頭之禍,罷罷罷,三十六計走為上,這個官我不當(dāng)了,軍界幕僚也不干了,他收拾行裝,連夜奔逃??h衙派出一個排的民團(tuán),揮刀放槍,一路追趕,好在黃先生人高馬大,身體強(qiáng)壯,抄偏辟小路,晝伏夜行,甩掉追兵,這才使得他幸留一命。從此黃先生不敢再回鎮(zhèn)雄縣,四處流浪,客死他鄉(xiāng)。

        政治黑暗,必然造成社會黑暗,再有良知的文人也沒有施展才華的舞臺。

        不需要細(xì)讀,只是一目了然,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七筆勾》也不是黃先生的獨(dú)創(chuàng),他只是借鑒了昔日別人寫的《七筆勾》,結(jié)合當(dāng)?shù)貙?shí)際而重新填詞而已,或者是摸仿早先的《七筆勾》而成此詞。盡管如此,這首《七筆勾》背后的故事仍然觸目驚心,讓多少人談虎色變。

        不久前在康巴詩詞研習(xí)會主辦的《康巴吟》雜志上又讀到《七筆勾》,勾起了我關(guān)于七筆勾的記憶。同時又觸動我追尋《七筆勾》作者的興趣。

        感謝網(wǎng)絡(luò)時代,讓我有了查找的便捷路徑,不需要讓我邁動腳步去尋找,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七筆勾”后,就顯示了許多《七筆勾》,有的針砭時弊,有的揭露丑惡,有的自省,有的反思,如醒世《七筆勾》、夢醒山人《七筆勾》、湯夫人《七筆勾》、石居士《七筆勾》……這些《七筆勾》,各有千秋,難以一一列舉,它們都是中華民族文學(xué)寶庫中的礦石,需要今天去發(fā)掘、熔煉。

        但是有首“最早的七筆勾”,我感覺有必要錄于此,供讀者品讀鑒賞。

        《最早的七筆勾》的作者是位僧人:袾宏(1535-1615),明代末期浙江杭州云棲寺僧。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十二歲出家,作《七筆勾》以明志。

        其所作《七筆勾》如下: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時喬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yuǎn)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在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后。誰識當(dāng)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

        獨(dú)占鱉頭,漫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gòu)?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學(xué)海長流,文陣光亡射斗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夸口。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夏賞春游,歌舞場中樂事稠。煙雨迷花柳,棋酒娛親友。嗏,眼底逞風(fēng)流,苦歸身后??上Ч怅?,嬤羅空回首。因此把風(fēng)月情懷一筆勾。

        從這首明代版的《七筆勾》可以看出,后來的《七筆勾》都有它的影子與意味。后來的《七筆勾》是明代版《七筆勾》的模仿與繼承。從“一筆勾”的意思來講,就是一筆勾去,一筆抹去,全部否定。如此霸道,如此偏激,自然會惹眾怒。

        當(dāng)然我們不能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評判《七筆勾》這種文體固有的文化內(nèi)涵,而需要古為今用。

        “三邊”地區(qū)的定邊縣在 2006年,曾舉辦過《七筆勾》征文活動,不少人曾步黃澤厚《七筆勾》原韻,反其意紛紛撰寫《七筆勾》,贊美“新三邊”,創(chuàng)作了一首首現(xiàn)代版的《七筆勾》,這里選其一如下:

        三邊遨游,滿目春光無盡頭,山青果樹茂,水藍(lán)鴨兒稠,燕翅抖新綠,山花鋪錦繡,月下柳叢情語甜,因此上把窮山惡水一筆勾。

        幢幢紅樓,柳暗花明鸚鵡啾,窗含滿天霞,門對一湖藕,字畫墻上掛,電腦擺柜頭,電視機(jī)前話天下,因此上把茅屋草舍一筆勾。

        健男靚女,穿衣鏡前競風(fēng)流,男著大西裝,皮鞋老板褲,女戴金項鏈,牡丹衣襟繡,滿街華服競爭春,因此上把爛衣破鞋一筆勾。

        客到喜留,香煙清茶遞到手,油糕雞蛋湯,饸饹燉羊肉,老少捧酒碗,對客頻祝福,支支酒曲暖人心,因此上把粗糠爛菜一筆勾。

        天高地厚,文人學(xué)士顯身手,吟詩弄華章,高歌開金口,一腔赤子血,描繪塞上圖,慶功會上戴紅花,因此上把孱弱儒士一筆勾。

        高原女兒,濃眉大眼描花手,春耕黃土地,秋收滿倉流,采柳編花籃,美名傳九州,窈窕淑女君子逑,因此上把窩囊女流一筆勾。

        塞上綠洲,蒙漢回族情意稠,你敬糧棉油,我贈毛皮牛,信天游情深,爬山調(diào)意厚,寧夏道情唱不完,因此上把陋習(xí)偏見一筆勾。

        綜上所言,《七筆勾》既有過去的,也有現(xiàn)代的,既有陜西版的,也有康巴版的,既有四川版的,也有云南版的,如果再細(xì)細(xì)的找,不知還要找出多少個版本的《七筆勾》。

        作為流傳在民間的《七筆勾》,好比流傳甚廣的《云南十八怪》一樣,如果寫一個地方的“怪”,寫它的風(fēng)情,都會寫出不同版本的“怪”和“一筆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的積累與傳承,需要借鑒與發(fā)揚(yáng)。在康巴,能否學(xué)學(xué)陜北“三邊”地區(qū)的做法,也搞一次《七筆勾》大賽,讓文人墨客寫出新時代的康巴版的《七筆勾》來。

        筆者不才,既寫不了新時代的《七筆勾》,也未能更加廣泛地梳理《七筆勾》,更沒有回答是康巴版的《七筆勾》在前還是陜北版的《七筆勾》在前的問題,只是通過淺嘗輒止的展示,為有識之士提供一個關(guān)于《七筆勾》的搜尋路徑。為此寫下如下結(jié)語:

        歷史風(fēng)雨七筆勾

        眾說紛紜何時休

        莫道康藏春風(fēng)晚

        天翻地覆寫千秋

        猜你喜歡
        康巴陜北
        康巴兔種蘿卜
        情系陜北
        康巴學(xué)人
        ——林俊華
        網(wǎng)上很火爆 現(xiàn)實(shí)顯蕭條 陜北說書冰與火
        《康巴》:時代大裂變中的人性思考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14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學(xué)“走出去”的翻譯話語再釋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09:54
        劉文西陜北過大年
        我的大陜北
        康巴雄鷹
        《陜北的婆娘陜北的漢》
        色妞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一二三四五区av蜜桃|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干天干啦夜天干天2017| 久久国产影视免费精品| 激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国产自拍av在线观看| 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 曰本大码熟中文字幕| 97超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丝袜爆操在线观看| 曰本女人与公拘交酡|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ooo| 亚洲啪啪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区在线观看|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影音先锋男人站| 依依成人影视国产精品|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艳z门照片无码av| 国产中出视频|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黑丝高跟在线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