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造價是一項專業(yè)化與技術化融為一體的學問,他對工程成本控制至關重要,而當前工程建設投資在全國經濟建設中占比越來越大,也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對其的審計也尤為重要。所謂工程造價審計,主要是針對工程建設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造價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對每筆成本支出的科學合理合法性進行分析把控,使其真實反映整個工程的成本支出。而當前,我國工程造價的審計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是針對目前工程造價現(xiàn)狀的闡述,分析工程造價結算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改善意見和對策。
關鍵詞:工程造價;審計問題;對策
工程造價審計是固定資產審計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外部獨立的審計機構如事務所或者審計局等以相關法律或準則為基礎,對工程建造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及歸集等進行合理合法性審核和監(jiān)督,以確保該工程項目的核算真實可靠以及編制合理合法。工程項目由于項目周期很長,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存在許多人為影響或者自然約束等,因為對其的造價結算審計過程復雜,風險也較大,在現(xiàn)實工作中容易出現(xiàn)許多問題和誤區(qū)。
1 工程造價審計現(xiàn)狀
在對我國工程造價結算審計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我國工程造價結算審計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現(xiàn)狀:
(1)管理模式較為混亂。我國工程造價結算審計管理模式缺乏系統(tǒng)性,綜合管理意識的不到位造成全過程管理的匱乏;而另一方面,設計和建造單位,施工和監(jiān)理單位之間的溝通不足,造成造價結算審計的目標缺乏統(tǒng)一性。
(2)工程造價結算審計方法較為落后。目前的方法主要是定額法,而確定定額的單價卻是幾年前的數(shù)據基礎,從而導致最終審計結果的準確性遭到質疑。
(3)主管行政部門繁多而效率低下。過多的部門之間必然導致協(xié)調性較差,而且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可能存在沖突,導致造價結算審計可能無所適從。
(4)工程造價結算審計控制不到位。就目前來看,我國存在許多設計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缺乏經濟性和技術性的全面分析,并且最初的預算控制等也流于形式,并未能在施工建設全過程中達到造價控制的作用。
2 工程造價結算審計存在的風險
工程造價結算審計與一般的審計工作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它涉及時間長,外部牽扯范圍廣,因為對其的審計較為復雜,同時需要審計人員較多的職業(yè)判斷,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主要來說,工程造價結算審計主要存在以下的風險點和問題。
2.1 項目建設招標和簽訂合同過程的監(jiān)督缺位
工程項目建設始于招投標和合同簽訂,這是工程建設中的一個及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風險較高的環(huán)節(jié),更是審計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建設單位確定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過程,同時也是將對項目建設的一些關于工程造價、質量要求、期限要求等重要內容涵括在內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合同的形式來完成,所以合同的條款設置和簽訂直接關系著工程項目的質量。
而現(xiàn)實工程項目招投標和合同簽訂過程由于缺乏監(jiān)督等,導致管理較為混亂。首先是在招投標過程中,未按照相關的招投標法律法規(guī)進行招投標過程和招投標文件合同的簽訂。例如對需要公開的招投項目進行私下發(fā)包、招投標程序未依法設定相應的時間和程序或者是工程量清單的缺乏。其次是存在隨意分包工程、對建設規(guī)模進行虛報謊報以規(guī)避部分監(jiān)控程序的情況。再次是補充協(xié)議的存在給了招投標方操作的空間,同時也是規(guī)避審計和監(jiān)控的一種方式。最后,還存在先進行施工再補簽訂合同的情況,這也加大了監(jiān)控和是審計的難度。
2.2 僅以竣工結算階段視為工程造價
在對工程項目進行審計時,會出現(xiàn)相關審計部門將竣工階段視為工程造價的情況,這中審計方式存在潛在的風險漏洞,因為缺乏對事前的監(jiān)控,最終一旦發(fā)現(xiàn)工程的實際造價超過了期初的預算的情況,則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就已無法挽回。而且,這種審計方式無法規(guī)避在整個工程中部分人員巧立名目從而達到中飽私囊的情況,這也可能會造成最終投資高于工程實際造價的情況。
2.3 對建筑項目內部控制風險審計的忽視
工程項目建設由于其復雜性和特殊性,需要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來予以監(jiān)督控制,把控相關風險點,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建設。但是現(xiàn)實中,不管是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或者監(jiān)理單位,都是更多地重視事中的管控和事后的處理,忽視了事前的規(guī)避。比如相關的工程管理人員不注重對項目的投資控制,而只是追求質量和進度,最終導致造價結算遠遠高于事前的預算的情況。
2.4 未對審計的成果進行反饋評價
對工程造價結算進行審計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評估整個工程的造價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運用審計結果對該項目的投資效益進行評價,以達到評估項目收益并進行針對性改善的作用。這也是審計署提出的以后五年內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并且對工程造價結算審計投資效益的評價也是一個新領域新課題,在未來將會不斷得以實踐。而目前我國對工程項目造價結算的審計仍然處于僅僅為財務審計和造價審計的階段,還未上升到投資效益評估的層面,這將是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
3 工程造價審計的完善對策
3.1 施行審計員駐派制
所謂審計員駐派制,是指對于那些重點的工程建設項目,派遣審計人員駐守,從而保證從頭到尾全程參與,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第三方客體的監(jiān)督功能,合理保證建設工程造價結算的真實合理合法性。同時,為了避免被駐派人員長時間駐守一個地方從而產生共同謀取利益的可能性,需要定時或不定時的撤換駐派人員,以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最終達到全過程把控和跟蹤審計的目的。
3.2 審計工作向前深入,控制風險
所謂審計工作向前深入,是指對工程造價結算的審計不僅限于最終的竣工結算階段,而是要前移至最初的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階段,從源頭上把控審計的質量。在整個審計過程中,需要全面參與至招標、投標和簽訂合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審查招投標文件的合法性、標的制作的合理性、整個招標過程的公允性和最終定標過程的公正性。審計工作向前深入,能夠從源頭控制整個工程施工建設的程序正義性,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工程造價結算的合理合法性。
3.3 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和法律制度
完善和科學的制度能夠有效地規(guī)避部分風險,尤其是內控制度的建設,例如審批制度、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制度以及重大投融資項目進行共同決策制度等,這些一方面是較少了舞弊的空間,另一方面增加謹慎性原則,共同決策更好把控風險。
另外,健全工程造價結算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準則等,也是很好的解決對策之一,由于工程造價結算的審計是一個專業(yè)性超強的工作,那么為了合理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則要有健全的相關規(guī)定做制度保障,以使在對工程結算審計過程中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4 結 語
隨著建筑行業(yè)的超速發(fā)展,工程造價結算審計也成為一項重要而且必要的工作,完善法律制度和內控制度的建設,一方面可以從源頭減少錯誤的發(fā)生,另一方面也是的一旦錯誤發(fā)生能夠有相關的制度得以監(jiān)管懲處,從而降低以后發(fā)生錯誤的可能性。同時做好工程造價結算審計工作也對投資控制至關重要,這也要求我們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完善審計方法,以達到最有效的審計結果。
參考文獻
[1]劉向程,王恩茂,米宏.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建筑企業(y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5~27.
[2]劉鐘瑩,徐紅.建筑工程造價與招投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10).
[3]徐慧光,張海紅.對建筑工程造價審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0(6):6~8
[4]袁平.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