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一天,人們都會看到“樣衣”這一物件出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地方,無論是雜志封面、各類廣告、時裝硬照、頒獎典禮、街拍網(wǎng)站,還是綜藝節(jié)目或者商場促銷,就像熔鐵必須用火一樣,樣衣的存在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助力,有了它,繁華方可上演,精彩才能持續(xù)。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樣衣并不是什么特別的東西,它僅僅透露著普通人沒有接觸過的另一種生活,它只是一股奇異的香水味道,一段令人沉醉的樂曲,一場華麗的舞蹈,一種淡淡的滿足感。然而,在時裝編輯的世界,眼光的高低、品位的錘煉、信任的建立、選擇時的好與壞、情感的偶爾倦怠、誘惑帶來的錯覺、哄人用的甜言蜜語、模特們長長的大腿、命運不停的捉弄……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樣衣緊密相連,對于一個選擇生活在霓裳艷影中的人來說,與樣衣的糾纏便是宿命。
用相同的熱情、相同的方式與不同的樣衣耳鬢廝磨了13年,我收獲著相同的喜悅、相同的欣慰和不同的失落,我與樣衣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一場愛情長跑,即使傾注了真心用盡了真意,也總是在毫無防備的時候遭遇著意外:在國貿(mào)商場和王府飯店挨家挨戶借衣服拍攝的時代,我遇到過要求我在店里的顧客都走光之后才準進店的店員、不允許我提著別家的衣服進店的店員、拿著臺燈一寸一寸檢查還回去的衣服的店員、因為孕期脾氣不好對我破口大罵的店員;在品牌樣衣日漸豐富只需要打電話寫郵件借衣服拍攝的時代,我遇到過衣服被上家雜志故意扣住不還的情況、遇到過編輯和公關(guān)聯(lián)合起來冤枉我弄丟衣服要求賠償?shù)那闆r、遇到過用幫忙寫稿交換兩套品牌不愿出借的樣衣的情況……漸漸地我領(lǐng)悟出,要在這場與樣衣的愛情長跑中獲勝,更多的是仰仗你如何面對意外而不是墨守規(guī)則。
最近一次海邊拍攝的意外,就像一場霧霾,雖然已經(jīng)慢慢散去了,但在我記憶的角落里它卻褪成了一個模糊的不愉快的影子。一套濺滿白沙和海水的Bottega Veneta,只一句“沒事兒”就把編輯清理它的時間給剝奪了;一套Michael Kors,只因為“太丑”就被生生地脫掉外裙剩下內(nèi)襯然后按進了水里;一套還沒有穿整齊的Max Mara,只一句“I'm Sorry”就匆忙地被拍了。當(dāng)時我一句話沒說,氣著離開了現(xiàn)場,烈日下我的眼眶還來不及變濕潤就被蒸發(fā)干了。
漸漸地,生氣變成傷感,做時裝編輯如我,從二十出頭到接近不惑,青春跟著一批一批的樣衣逝去了,我的夢想、傲慢、孤獨和極端的自在隨著經(jīng)過我手的成千上萬件樣衣凝聚成此刻的我。漸漸地,傷感變成信念,要輕柔地對待樣衣,就如我的錦瑟華年曾經(jīng)被它輕柔地撫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