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爾人說,他們的旗幟是藍色,綠色,黃色組成的,分別代表著海洋,阿特拉斯山脈,撒哈拉沙漠。兩個對稱的半弧象征著-Freedom(自由),這就是屬于摩洛哥的色彩。傳說在撒哈拉的沙海下,埋藏著能夠穿越時光的沙漏,柏柏爾人能用它在時空中往來穿梭。他們的低沉召告聲在歲月的深處永久回響,縱橫千年間,一個個柏柏爾王朝崛起又崩塌。從撒哈拉到遙遠的比利牛斯,一座叉一座宏偉的城市興盛叉沒落,而藍袍的柏柏爾人依然在此間重復著他們的宿命。
這些天,在摩洛哥的奇幻經(jīng)歷里,每天聽著烏德琴的旋律,驅(qū)車狂野阿特拉斯山:一起唱Shakira的《wakawaka》,駱駝騎行撒哈拉沙漠,大聲叫:Africa!Yeah!感受柏柏爾人對非洲大陸的熱愛;穿行在菲斯老城的羊腸小巷夢回一千零一夜的時代:在索維拉漁港目送夕陽西沉入大西洋,一邊大啖海鮮:跟隨藍袍柏柏爾人騎行在金黃的沙丘間,夜晚擁著撒哈拉的星空入眠。感受多樣的摩洛哥,才能算是不虛此行。
用瀚海和大漠間的國度來描述摩洛哥應該沒錯,從地圖上看摩洛哥的北邊和西邊是廣闊的地中海和更加廣闊的大西洋:南邊則是和海洋同樣廣闊的撒哈拉沙漠。高聳的阿特拉斯山脈橫亙東西,擋住了沙漠的熱浪,高山雪水消融又形成了一塊塊的綠洲。摩洛哥的三大古都即位于這些綠洲上一馬拉喀什、菲斯和梅克內(nèi)斯。要論歷史之悠久固然不及幾大文明古國,但已有千余年歷史的古城還是很有些看點的,比如名列聯(lián)合國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馬拉喀什的德吉瑪夫納廣場和菲斯的皮革染坊。沿著北緯30度線,撒哈拉大沙漠橫亙在非洲北部,摩洛哥位于沙漠的西部邊緣。
摩洛哥的每座城市都有一個medina-老城和new city-新城。有的老城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像fes,meknes,以厚重高聳的城墻為界,中心廣場起始的發(fā)散型街道,串起各種商鋪,曲折交織終于城門,城中一定會有熱鬧的集市,作為地標的高塔建筑-清真寺,沿街的店鋪向街道敞開,而二層的建筑則只是開著眺望街道的小窗。想著做足了準備,勢必要用雙腳丈量出tangier老城的規(guī)模。穿過熱鬧的集市,街巷的轉(zhuǎn)角處的一面墻上掛滿了畫,毫無驚喜,每個美麗的城市里總會有這樣一個地方,居民或者是民間藝術家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自己的城市,展示給來訪的客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