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以為受了新中國教育那么多年,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幾代人理所當然的都是唯物主義者,也就是無神論者。老一代的人,比如奶奶姥姥輩,或許會有迷信思想,信個佛拜個神可以理解。通過書本得知世上有三大宗教和三大宗教以外的宗教,至于這些宗教的具體教義是什么,人們對于信仰持何態(tài)度,想都沒有去想,也不需要去想。
甚至以為,每個西方人都信仰基督教。也通過歷史知道西方曾經有過宗教改革,至于為什么改怎么改,改前改后的教義差別,根本不理解似乎也沒有必要去理解。
等到出國的時候,看到身邊的華人,特別是很多大陸出去的華人皈依了耶穌基督,經常參加教堂禮拜和聚會,組成小組學習《圣經》并不斷地向新來者傳播“好消息”,也即“傳教”,內心著實地被震撼了一下。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我所接觸的這些華人新基督徒,都是知識分子甚至高級知識分子,在國內也都是無神論者。我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在三十多歲精神世界已經成型的年齡,轉變了信仰。
而這里的“查經班”的學習,跟國內的黨小組學習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國內的黨小組學習可以占用工作時間,這里的“查經班”的學習,全是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更令我震驚的是,轉變不僅僅發(fā)生在出國的華人中間。等到我在即將邁入四十歲的時候,自加拿大回國探親,發(fā)現當年思想甚至有些“左”的,積極要求“進步”甚至“入黨”的母親,在一個房間里供奉了“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你問她佛教的教義是什么,觀世音菩薩的由來,她支支吾吾地說不出所以然來,但是她堅定地相信,只要她定期給觀世音菩薩供奉點心蘋果純凈水(或者礦泉水),給她老人家上香,觀世音菩薩就會保佑她身體健康,闔家平安,福樂發(fā)財。
可是就在今年回鄉(xiāng)過年的火車上,父親跟我談起在溫哥華聽說的一件逸事一一某企業(yè)家的兒子拋棄一切出家為僧,家族事業(yè)無人繼承。母親插嘴問:“為什么?”
父親道:“信仰唄。”
我也附和:“信仰的力量是很巨大的?!?/p>
我出國后真的了解有些為了信仰而不顧一切,甚至拒絕輸血而喪命的,只因為教義不允許輸血。
母親又以了然一切的口氣說:“我才不信呢!肯定是遇到什么事,走投無路了才出家的!”
我對于母親一向自以為是的態(tài)度很不以為然,半認真半是嚇唬她說:“你這個人,我怎么說你!你家里供著菩薩,卻蔑視信仰一一你當心菩薩生你的氣,不保佑你哦!”
母親眼睛里閃爍著疑懼的光,閉上嘴。
母親的這種不知菩薩而供奉菩薩,到底算不算信仰?而當今的中國,轟轟烈烈的燒香供佛大軍中,有多少像母親這樣實際上是迷信,而不算有信仰的人?我們的微博微信,每天可以收到很多朋友轉發(fā)來的“心靈雞湯”,多數帶著佛教色彩,而這些佛教色彩的東西,可以看出是出自類似母親這種似懂非懂,似信非信的“信徒”之手。
只不過她們比母親有著更高的學歷和更好的文筆。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了解佛教的“佛教徒”?當然是因為傳統。佛教雖然不是中國本土原生宗教,但是它傳入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據記載它是在西漢末年由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兩晉開始流行,到唐代達到鼎盛時期,之后便成為中國大地上的主流宗教。佛教脫胎于印度教,不是一種原始的自發(fā)宗教。它是由釋迦牟尼創(chuàng)建的宗教。它在產生之初,與其說是一種宗教,不如說是一種處世哲學。它本身不排斥印度教。正因為它最初的意識形態(tài)更接近于處世哲學,故而流行于南亞次大陸的上層社會,因為統治者提倡紅火了一陣后不被大多數民眾接受而日漸勢微。因為這個宗教本身不排斥其他的神祗,傳入中國后不妨礙中國人膜拜菩薩的同時也敬畏玉皇大帝土地神,所以它很快與中國文化和諧地融為一體,征服了很多善男信女,關于佛祖的傳說,菩薩顯靈的信仰,便成為中國人遺傳密碼的一部分。
在中國,不見得人人都信菩薩,但是人人都知道菩薩是誰。
基督教發(fā)端于猶太教。從某種意義上講,基督徒和猶太人信仰的是一個上帝。只不過在耶穌宣傳救贖的時候,被猶太人的主流社會視為異端和邪教,宗教上層人士聯合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將之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后基督徒在羅馬帝國境內遭到迫害,他的信徒們四散傳教,使得基督教向耶路撒冷以外的地區(qū)傳播。直到君士坦丁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才在羅馬帝國合法化并成為國教,從此在歐洲成為主流宗教,其影響力成為歐洲人生命中的遺傳密碼。
之前歐洲人信奉的是原始多神宗教里的諸神,比如古羅馬古希臘神話里的宙斯維納斯等等。
時間的列車轟隆隆地開到今天,西方人也有很多唯物主義無神論者(數量超出我的想象)。他們也許不信仰上帝,但是提起上帝他老人家,西方人人人都知道。西方人的口頭語中最常常出現的就是“上帝啊”,“耶穌啊”這些詞。這么說的人,也許他們并不相信上帝或者耶穌。
我本人什么也不信。但是最近我常常思考為什么中國人的文化遺傳密碼里,對待配偶和孩子那么嚴格和苛刻,甚至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在今年回故鄉(xiāng)過春節(jié)期間,我對自己龐大的親友團家庭做了近距離觀察,發(fā)現他們對于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往往求全責備,一有自己看不順眼的地方,就會斥責甚至謾罵。很多跟我同屬一代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親子間的交流方式,一笑而過或者默不作聲:也有不喜歡不能適應這種方式的人奮起反抗,以激烈的形式反抗回去。
我覺得這跟不同的宗教傳統在生活中的日積月累的浸淫有一定程度的關系。
佛祖釋迦牟尼本是一個王子,是肉身凡胎。他通過修煉成為佛祖,普度眾生。也就是說,在佛教的倫理中,完美是一種可以達到的境界。任何人可以通過不斷地修煉,不斷地完善自己成佛做祖,列居神界。于是很多人在自認為很完美的同時,也要求身邊的人跟著自己完美。這種要求是通過不斷地指責對方的錯誤,希望對方改進來完成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壓力和壓迫。
而基督教的教義則是這樣認為的:凡夫俗子是帶著原罪的。這個原罪來自于人類的先祖亞當和夏娃。我們人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上帝是完美的。而上帝只有一個。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上帝。因為我們的不完美,我們都需要謙卑。
圣經記載了這樣一個著名的故事:一個婦女正在行淫之時被人抓獲,按猶太教法律這婦女必須用石頭打死。法利賽人把她帶到耶穌前讓耶穌作判決,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耶穌這樣說后就一個一個地走了。
在基督教文化里,完美是不可追求的。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在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不完美一一這個別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孩子。
中國文化呢?據說著名雜文家邵燕祥曾于1992年寫過“《圣經》擬作”一文,為這個圣經故事戲擬了一個中國版本:聽完耶穌的話后,從老到少面面相覷,他們自知都是有罪的。一個長胡子的法利賽人站出來說:“誰用石頭打她,就能證明誰是沒有罪的?!庇谑撬麄円粋€一個爭先拿石頭打那婦人。
讀完這一段,我會心地一笑。似乎在我們的文化里,要撇清自己必須用抹黑別人的做法,實在詭異。在佛教里面,豈止人是不平等的,連神都是不平等的。佛祖釋迦牟尼是老大,菩薩彌勒佛雖然也是神,官位要低一些。在西天,老大老二老三的法力不一樣,在凡間,官越大輩分越高完美程度越高,有權對下屬或者子女求全責備。
在加拿大,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在卡爾加里任店經理的時候,因為怕出錯給公司帶來損失而備感壓力的時候,我的老板隔著電話這么對我說:“不要焦慮,即使出了錯也沒有人會因此而死(Nobody will die ofthis)!
我的印象中,公司從來沒有因為出錯而點名或者不點名地批評過任何人,只是出份通知,提醒大家注意某條操作規(guī)則。
而此時,中國的有些公司還流行什么羞恥教育和末位淘汰管理!
差異巨大!
蜜瓜
網絡筆名漢代蜜瓜,本名秦嶺,1969年出生于上海,畢業(yè)于杭州大學(現于浙江大學合并)中文系,出國前曾經從事過廣告,外貿以及教育等多種職業(yè)。
作者2002年遷居加拿大多倫多,2005年在海外著名中文網站發(fā)表處士作都市情感故事《斷指》,引起轟動。其后又陸續(xù)發(fā)表《所謂伊人》,《咖啡的幾種喝法》,《全職太太的幸福生活》,《我曾經是你的士人》等婚姻愛情連載小說以及詩歌,小品文和評論文章,在海外華人讀者群眾有很高的知名度。2008年十月由北方文藝出版《悲情姐弟戀》(網絡連載<孽情>),曾在新浪原創(chuàng)盤踞榜首一個月,創(chuàng)造日點擊超過一百萬的奇跡。
2008年底遷到加拿大風景秀麗的阿爾伯塔省新興石油城卡爾加里。作者出國后讀過書,從事過商店售貨員,婚紗設計,圖案設計等職業(yè),對西方社會有深入細致的了解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