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回到山村老家,收拾一下老屋居住,栽花種菜,過起田園生活。老屋傍山而居,每天早晨我都沿著山間小路散步。
前年冬天的一次散步,走到半山腰,忽然發(fā)現(xiàn)一只小野兔蹲在草叢中,在我走近時,小兔一瘸一拐走開了,但跑不快,分明是受傷了。我抓住小兔抱回家,和老伴一起給小兔上了藥,包扎一下,用塑料板夾住。又在屋前用磚頭壘了個窩,拿網(wǎng)罩住。把野兔放在里頭喂養(yǎng)。每天喂些菜葉蘿卜,有時喂點饅頭餅子,小兔長得很快,到去年開春,已長到二斤多重。
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這次能親手喂養(yǎng),真是打心眼里喜歡。閑來無事,就去看看小兔,只見它長長的耳朵,紅眼睛;一身黃毛,脊蓋泛著淡淡的黑色;這時小兔腿傷已痊愈,由于吃得好,營養(yǎng)豐富,全身毛色油光滑亮。我和老伴非常喜歡它,月宮有兔,我們給它起名叫“月月”。
一天我去喂食,發(fā)現(xiàn)網(wǎng)罩現(xiàn)了一條縫,野兔月月不見了。我跟老伴說:“月月畢竟帶著野性,這樣回歸大自然,挺好?!闭l知過了三天,月月又跑回來了,我一看它蹲在兔舍旁,急忙把它抓進窩里,繼續(xù)喂養(yǎng)。
半個月后,月月的肚子逐漸胖大起來,村里有個老人說,這野兔懷上了小兔。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只母兔,半個月前跑出去,月月是去找男朋友了。我們就更加用心喂養(yǎng),給月月加些花生餅等有營養(yǎng)的食物,又過了十幾天,月月開始在兔舍的地下掏洞。兔子是食草動物,是食肉動物最理想的口中餐、腹中物,為了逃避飛禽走獸的追捕,兔子天生就有掏洞的本領,兔子用前爪扒動沙土,再把彎曲的后腿蹬直,就能把沙土蹬出老遠。月月不斷地向外扒泥,我給鏟走了,它接著又掏,一直掏了一個星期。
從月月逃走到掏洞,已經(jīng)一個月了。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兔子懷胎一個月就產(chǎn)小兔,每胎十只左右,千萬年來,盡管人們不斷捕捉,但野兔種群還是繁盛不衰,就因為野兔繁殖得快。這不,我們的月月肚子癟下去了,食量也大了,說明已在洞里產(chǎn)小兔了。我們就給它投放足夠的食物和飲水,讓月月哺乳小兔。
十幾天過去了,那天一整天不見月月出來吃喝,我和老伴估計月月可能又出走了,但轉(zhuǎn)念一想,月月不會扔下一窩幼崽逃走,又等了一天,還是不見月月回來。老伴說:“月月可能發(fā)生了不幸,再說,這窩小兔怎么辦?”我說:“那得趕緊挖開看看了?!?/p>
我找來鎬锨,順著月月掏的洞口往外挖,洞離地面一尺多深,我一段一段往前挖,怕刨著小兔子,就用一根軟條子棍伸進洞里探深淺,量一次,不見底,再挖;量一次,不見底,還挖。挖過了散石院墻,又挖過了門前街道,一直挖到街外小園,在一垛花生蔓下,探棍終于探到了洞底?;仡^看看,一米長的探棍已量了七次,我小心翼翼把手伸到洞底,將小兔一個個掏出來,數(shù)一數(shù),共九只。再一看,地洞口連著草洞口,月月可能是發(fā)情,又出去找男朋友,不知怎么遇害了。
我和老伴看著挖開的這么長的地洞,慨嘆月月是多么的聰明和執(zhí)著。月月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被圈養(yǎng),就努力掏洞,掏到草垛底下就能找到安全出口,小兔長大了,就可以從這里逃生,回歸大自然。兔媽媽可真了不起??!我和老伴感慨動物為了繁衍后代的執(zhí)著精神。更加可惜月月的不幸遇害。我們還慨嘆月月盡管聰明,可他畢竟料想不到大自然還有險惡,它到底死于野狗之口,還是死于饕餮之徒之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們把對月月的敬佩和愛轉(zhuǎn)移到這窩小兔身上,半個月的小兔還不能吃草吃菜,老伴到鄰居家要了些羊奶,我去買了奶瓶,抱著小兔喂奶。一天三次喂奶,一個多小時才能喂一遍,后來奶量需求大,我又去買了奶粉和著羊奶喂,一直喂了二十多天,才見小兔吃餅子地瓜,一個月后,小兔就能吃各種菜葉雜草了。
每當給小兔喂食,都會賞心悅目。它們你爭我搶,三瓣嘴翕動著,吃得飛快。我們喂得好,九只小兔,個個的毛色如同母親月月一樣油光滑亮,讓人急于伸手撫摸,但它們畢竟是野兔,野性很大,不讓人靠近。
小兔漸漸長到二斤重了,村里人都知道我們喂了一窩野兔,來看的人很多。有人想要去喂養(yǎng)觀賞,有人想買去喂養(yǎng)食肉。我們怎能舍得呢?野兔來自大自然,最大的愛護是使它們回歸大自然。于是我和老伴商量,先放小兔在院子里活動,練練奔跑,然后再放歸大山。
一周后,我們把九只小兔抓進一個紙箱,用繩子捆扎好,我和老伴抬到西山松林間,把箱子打開,野兔爬出來,在原地轉(zhuǎn)了兩圈,便四散跑掉了。直到看不到野兔的蹤影,我們才離開。
養(yǎng)兔半年多,盡管光有付出,沒有收入,但有了這人兔不了情,不也是最大的收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