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有海濱的優(yōu)勢,山區(qū)有山區(qū)的特長。我們山村就是山多、樹多。蘋果是成片地栽,桃子李子杏子,櫻桃柿子大棗,哪家都有幾棵,山區(qū)人熱情,夏秋這些果樹碩果累累,朋友來了管吃管拿。
我家門前就有棵大棗樹,繁茂的樹冠,一半遮住了庭院,一半遮住了門前的小園。三十多年的樹齡,根壯葉茂,春天一樹綠葉,夏天一樹白花,秋天,一個葉腋一個大棗,一串串大棗壓彎了枝頭,秋風(fēng)吹拂,棗兒由綠而白,由白而黃,由黃而紅,像一串串白玉珠子,又像一串串瑪瑙,掛在大樹上迎風(fēng)飄揚,觀之賞心悅目,食之脆而甜生。走在樹下,人人都會駐足昂首觀看,大棗樹就是一道風(fēng)景。
煩心的事也隨之而來,一樹棗兒也招來鳥雀爭相啄食,驅(qū)之又來,鳥雀呼朋引伴,天天不止。這鳥兒是大自然的精靈,會在各種果子成熟期不請自來。不管是無花果櫻桃,還是蘋果柿子,鳥兒站立枝頭,專揀熟透了的啄食。如今棗兒熟了,招來這么多鳥雀啄食,每天我都要打掃落葉殘棗,不小心一泡鳥糞還會落在頭上身上。鳥兒使棗兒豐收的喜悅心情一落千丈,甚至想一砍了之。
妻子說我小雞肚腸,一個大男人,怎么跟小鳥過不去,就不能有點胸懷。我轉(zhuǎn)念一想:“對呀,這大自然本來就是人和動物共同擁有的家園,它們也是生命,我為什么就這么霸道呢?!?/p>
換一種心情,心平氣和。我就想,城里人花幾百元錢買只鳥,關(guān)在籠子里,每天喂食喂水,只是為了聽鳥鳴叫。我們卻以大自然為背景,有這活生生的百鳥千棗圖,為什么不去欣賞呢?
于是搬來小桌、椅子,泡一壺龍井茶,邊品茶邊觀景:這一細看,大有奧妙,每天先來光顧的是本地的喜鵲、麻雀等鳥雀,它們吃飽飛走了,又飛來一群群候鳥,有蠟嘴、黃雀、黃鶯等,它們猛啄一陣,吃個差不多了,就呼群引伴,又來一群,吃飽了就在樹枝間穿梭跳躍,嬉戲啼鳴。好一幅百鳥戲枝圖,一只只小鳥就成了歡快跳躍的音符。自己后悔沒有及早發(fā)現(xiàn)這美景,沒有及早體驗這樂趣。
一樹棗子,人雀共享,使我懂得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使我學(xué)會對所有生命形式的尊重。人類對其他生命不負責(zé)任,也就是對自己不負責(zé)任。人類如果真是“萬物之靈”的話,就意味著要把其他生命當(dāng)做朋友,從而擔(dān)負起自己對其他生命的更大的責(zé)任。
由此我想到:心態(tài)決定一切,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把棗樹生出的不快轉(zhuǎn)化成生活的愉悅,這是思想的一個飛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時客觀環(huán)境難以改變,但心情卻是可以改變的。當(dāng)生活中挫折、磨難、失敗、煩惱不可避免襲來時,自己可以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情看問題。給心靈一顆甜棗,就會柳暗花明,就會天高地厚,就會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