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明月邀君共,無主荷花到處開”。炎炎夏日,江河湖泊、荷塘溪流隨處可見荷花喧鬧而又裊娜地開著,水波瀲滟之上,碧綠的荷葉鋪天蓋地,粉的、白的、黃的、紅的荷花像一只只纖纖玉手撒在綠波瀚海上,星星點點,閃爍著鉆石般的晶瑩光芒。微風(fēng)拂面,幽香襲人,撩撥起你心底柔情的詩心:或淺唱,或低吟,或沉思,在不知不覺中享受那神魂飛揚的陶醉。
荷花,又名蓮花、菡萏、芙蓉、君子花,她的美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贊賞。古往今來詠荷的詩詞比比皆是。我國最早的《詩經(jīng)》里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吟詠;而最膾炙人口的當數(shù)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浩瀚的蓮葉與水天相接,綠得一望無際,而朵朵、簇簇荷花,在艷陽的映照下,顯得分外絢爛耀眼,這樣的美景,不僅醉了詩人,更醉了在詩中賞荷的我們,成了千古絕唱。他的另外一首“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更被世人喜愛傳頌,詩人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靜謐、溫馨而富于生機的“泉池小荷”圖,充滿了大自然的情調(diào),頗富哲思韻味。
宋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凈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绷攘葞拙?,言簡意賅,抒寫了荷花的姿色神韻:素雅純凈,冰清玉潔,表達了作者的凜然浩氣,卓立世俗之上,俊逸高潔的品格,蘊含著一種千百年來人們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边@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描寫正在荷塘中采蓮姑娘的一首詩,寫得有聲有色,栩栩如生,儼然一幅生動優(yōu)美的荷花與美女相互輝映的采蓮圖畫。而同朝代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因鐘情荷花,自號青蓮居士,他在《折荷有贈》中這樣寫道:“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fēng)前?!痹谠娭性娙苏垡话晟徣~,莖兒竟絲絲縷縷牽扯著不愿分開,蓮在詩人的眼里恍若一位婷婷裊裊的絕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相思的凄美,愛情的純真,讓人心馳神往,遐思翩翩。而漢代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把他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芙蓉,則成了美麗動人的佳話。
徜徉在詩詞歌賦的古典里,古色古香地品賞荷花,總有一片清水芙蓉灼灼綻放的鮮花世界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脈脈的清香滲透五臟六腑,清爽潔凈,溫馨宜人,拂去塵埃,讓心靈變得從容淡泊。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愿做一株荷,開出最燦爛絢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