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是什么?就是好好活著。搖滾其實是改變自己,而不是塑造一個烏托邦,對我來講,真的有在生存、確定你是活著的嗎?這才是搖滾!做的東西真實,我就不怕不被了解,這跟煉金一樣,你要相信?!薄獊y彈阿翔
亂彈阿翔,或許這個名字是身在大陸的你之前沒有聽說過的。但是在臺灣地區(qū),阿翔很火,尤其是在兩年前他拿下第23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之后,阿翔的名字跟之前得過這個獎項的那些男歌手——周杰倫、林俊杰、陶喆、王力宏一樣火。
第一眼看到阿翔的樣貌,標(biāo)準(zhǔn)的“搖滾歌手”做派——瘦,長直發(fā);第一次聽阿翔的歌,本來帶著困意,突然一個激靈——清醒了;第一次看阿翔出現(xiàn)在綜藝節(jié)目,才知道原來他也可以很好笑;但是,直到第一次與阿翔面對面聊天,或許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他與他的音樂的內(nèi)涵,竟和中國文化一樣,底蘊深厚——原來,一次有內(nèi)容的“亂談”,真的可以讓受訪者自此住進(jìn)訪問者的內(nèi)心。
換位思考的話,一切都正常了!
Q:你以前自己寫過歌,也幫別人制作過歌,但全創(chuàng)作的專輯這是頭一回嗎?
A:不是,我1996年做過樂隊,當(dāng)時歌曲都是我自己寫的,中間也出了幾張個人的創(chuàng)作專輯。我很少唱別人的歌。
Q:我一直對全創(chuàng)作的歌手抱有好感,覺得他們很厲害。
A:(突然靦腆)呃……就是想寫歌啦。
Q:如果自己創(chuàng)作的話,會不會比較自由一點?可以不用受別人的設(shè)限和約束。
A:當(dāng)然,不過歌曲寫完之后還是要控制好自己整個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控制好,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會遺失掉原本的創(chuàng)作初衷。
Q:自己創(chuàng)作會是因為你不喜歡別人對你指手畫腳嗎?
A:那除非他做的真的比我好。我在給別人做影視音樂,我一定會聽決于導(dǎo)演想象的音樂,決定在對方,他覺得不好我就重做,因為那是我的工作。
Q:你心里會甘心服氣嗎?要說實話哦~
A:剛開始比較……不習(xí)慣,但是慢慢我會發(fā)現(xiàn)這是我必須要做到的角色。換個角度來講,如果我是導(dǎo)演,你給我的東西不是我在這個戲劇里面該呈現(xiàn)的氣氛和氛圍,那我當(dāng)然覺得不合適,你就是得給修改,這是才正常的軌跡。把事情倒過來想一想,就變得合理啦。為什么我們要怪對方呢?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想這個問題。
我們永遠(yuǎn)不能怪罪市場
Q:能換位思考當(dāng)然是好的,但很多人覺得搖滾歌手身上更多的是任性。
A:一般是這樣子,但是市場取決于個性。在臺灣市場很小,所以我們必須要會更多的技能才能滿足所謂的工作。如果市場夠大,只用一個單面向就能滿足市場、掙到豐厚的收入,那干嘛還要去開發(fā)另外一個技能呢?像美國的大市場,有一個態(tài)度就會有群眾,就不需要去轉(zhuǎn)換,比如做搖滾就可以一直很硬、很兇、為所欲為??墒鞘袌鲂〉臅r候,只能去迎合啊。就像我們中國的絲帶,它很柔軟,可是一旦抽到你也是很疼的,所以很多柔軟的東西也是堅硬不阿的。我們?nèi)A人的精神是這樣的,看似柔軟其實非常堅硬,這才是我追求的目標(biāo)、境界和修養(yǎng)。外國的搖滾沒有柔軟,只是一個強硬的態(tài)度;那我們的音樂為什么不能做成詠春拳,只要一撥就能讓對方的力量不見,再一下扼住對方的喉嚨?所以我們可以借力使力,用華人精神去解決,反而會得到另外一種力量,變得更強。
Q:你剛剛說市場取決于個性,我覺得這個很好,可是目前流行音樂的現(xiàn)狀很多人都是個性去迎合市場的,市場需要什么他們才做什么。
A:那就會很容易迷失,因為“扮演”。一扮演就有一個邏輯性,邏輯性就會讓這個音樂人不感性,不感性就不會有知性的音樂,就不美麗,就無法把感動的東西傳遞給聽者。他們是用演繹而不是真情流露出來的,音樂和藝術(shù)沒有真情流露當(dāng)然不會動人。
Q:說到底音樂市場的風(fēng)氣要比較正,這樣歌手和市場才能有一個好的、互相的配合,對嗎?
A:我們不能怪罪于市場。我們換個角度想,市場為什么會這樣?當(dāng)然有現(xiàn)實考量、有市場需求、也有一部分人的迷失,但我們不能怪罪說那一部分人都在迷失只有我是清醒的。沒有限制的市場讓人找不到重點,一定要有限制,但是怎么把這個限制變成一個“無限大”,這才是做音樂的時候該考慮的事情。
搖滾的另外一面是柔軟
Q:你有一段關(guān)于“搖滾”的很精辟的話,說的是“搖滾是什么”,那你能不能講講“創(chuàng)作是什么”?
A:創(chuàng)作其實就是一面鏡子,要誠實地面對自己??辞宄约?,你就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它是一個學(xué)習(xí)的靈藥,是一個藥方,是一面鏡子,也是一個導(dǎo)師,它可以幫助你,如果你沒有用它的話,它就會毀滅你。
Q:《破水而出》這張專輯是你的創(chuàng)作,但是我覺得很難界定它到底是什么風(fēng)格。你說它是搖滾吧,可是里面有弗朗明哥、抒情等很多元素;但你要說它不是搖滾,那又是什么?
A:的確,我們把它定義成搖滾比較狹窄。搖滾的包容力其實很大。我們再重新把搖滾定義一下好了,通常我們講的搖滾是單面的、被西方的觀念影響覺得一定要長頭發(fā),一定要很兇,一定要砸吉他,一定要憤世嫉俗。但是并不是每個國家的文化都適合這種狹義的搖滾。我們中國的文化本身底蘊就很強,有我們的一套的理解跟方式來闡述這種精神?;钪旧硪彩且环N搖滾,當(dāng)你慢慢在這個社會上能夠看清楚的時候,先把自己放松,這樣才能夠傾聽。世界萬物皆要尊重,我們才會有一種和諧的力量,而不能用強取的。搖滾給人感覺太強勢,去破壞、去占領(lǐng),就太武力、太無理了。所以我們不要讓搖滾音樂那么無理,用中國式思考,把柔軟的部分跟音樂融合起來,把它變成一個大的“圓”。
Q:你說的搖滾里面的柔軟,柔軟就是搖滾的另外一面,對吧?
A:是的,而且力量不亞于我們所謂的既定影響。
反差?不怕,這才是記憶點!
Q:說到另一面,你知道我對你印象最深的記憶點在哪兒嗎?
A:在哪兒?(心虛地笑)
Q:你不要笑,因為我很愛看綜藝節(jié)目,我印象最深的點是有一集小S給你編辮子。
A:哎呀,她真的就是那個樣子,每次都要玩我的頭發(fā)。
Q:我后來就想,為什么你的歌也很好,但我的記憶點就停在那兒呢?可能就是因為看到你的另一面了,因為當(dāng)時看到你有一種靦腆、羞澀、無奈的表情,這是之前沒有見過的。
A:其實就是好玩啦,跟人家溝通。
Q:所以我覺得有一個反差的時候,別人對你的印象點會更深刻。
A:有可能,反差反而讓我變得更清楚,讓人對我更有印象。其實反差還蠻重要的。我在歌曲演繹的時候,我總不能什么都很尖刻。所以我其實在某個狀況下讓自己可以很快就進(jìn)入一個狀態(tài),那平??赡芫褪情_開心心跟大家瞎聊,大家開心就好了,慢慢我們互相溝通做一種交流,這個才是交流嘛。我們又不是要打仗,干嘛老是很尖刻、很兇的樣子呢?
Q:那你反差最大的地方是什么?比如說我知道你喜歡做木工啊、養(yǎng)狗狗啊,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反差。那有沒有其它的?
A:那都被你講完啦,我想不到啦。大概吧,我覺得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啦。
Q:做木工和養(yǎng)狗對你的工作有什么幫助嗎?
A:當(dāng)然有啊,它們幫我把音樂的工作全部忘掉。一直玩音樂,就會陷在里面,有時候就會想不出來,或者角度放不對,就會陷在里面卡住。那我玩一玩別的東西再回來看這個事情,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檢查,有時候可以突破重圍。人很容易喜新厭舊,一直在一個位置,你會發(fā)現(xiàn)你看不到結(jié)果,把它洗掉變成一個新的東西,你又會想把玩兩下。所以就是要把它變成新的感覺,從新的感覺再出發(fā)。那你要去檢查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問題在這里才可以。時常把新舊交錯一下,不然人會陷在里面。
誰不想破水而出啊
Q:你說從生活觀察得來創(chuàng)作靈感,但是這張專輯里面,很多都是海洋、沙漠、大地,你不可能真的到海底,不可能真的跟水母一起游泳啊。
A:你這樣問得很好,我說創(chuàng)作從生活里來,但這張并不是從我們平常生活所能碰到的一些事物來的。那這張比較特別是我從出道以來到現(xiàn)在,用“概念式”的想法,其實像一部電影一樣。這張專輯叫《破水而出》,其實也是隱喻我從以前沒有什么人知道我,直到得了獎大家才比較看清,知道還有我這個人在一直做音樂、做幕后的工作,所以就會想說,因為之前做電影配樂的關(guān)系,那這次就不如把一些內(nèi)容做成一個架構(gòu)的串聯(lián)。
Q:在水里的狀態(tài)跟你的狀態(tài)有點像嗎?一開始大家會感覺不到你,然后突然之間,你就拿下了金曲獎的最佳男歌手獎。
A:會啊,這個就是在隱喻這些狀態(tài)。每個人都是想要破水,想要有個機會什么的,但是在沉潛的過程是相當(dāng)重要的,你在沉潛的過程里面必須得要很清楚自己該要做些什么,而且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時候能破水而出。所以要堅定,當(dāng)然,另一方面也要有時運啦。
Q:所以你是很大方地承認(rèn)自己就是像破水而出,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樣假裝謙虛說“沒有啦自己就是想做好自己就行了?!?/p>
A:我很謙虛哦!我哪里不謙虛!(假裝生氣)
Q:我是說你很坦誠啦。
A:哈哈。是啊,當(dāng)然要啊,誰不想破水而出啊,騙人。誰不想得獎啊,騙人。一開始只是不敢想,但是當(dāng)然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