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的老鼠?》
[美]文/羅勃·卡魯斯 [美]圖/荷西·阿魯哥
明天出版社/出版
小老鼠的媽媽被貓吞了,爸爸掉進陷阱里了,姐姐離家出走了……他該怎么辦呢?小老鼠開動腦筋,使出各種計謀,終于讓一家人團聚,它也成了眾人眼里的大英雄!這本書不但能加強孩子與親人之間的歸屬感,還鼓勵孩子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妨也讓孩子主動參與故事,引導他為爸爸、媽媽和其他家人做一些特別的事情,從而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就感,成為和故事中的小老鼠一樣的“大英雄”!
《被忽視的童言》
姜愛玲/著
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是臺灣專業(yè)舞蹈與動作治療師,這本書是她多年教學的心得,以動作的各種特點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及實地感受孩子的身體動作,一步步解開孩子的行為密碼、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身體想要說什么)。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完全的愛與關懷,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正向行為。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親子動一動”,有趣的身體游戲,除了可協(xié)助孩子練習各項重要能力外,更適合作為親子間增進情感的活動。
《誰的家到了?》
文·圖/劉旭恭
信誼圖畫書/出版
這是臺灣作家劉旭恭專為1~4歲的幼兒設計的紙板圖畫書,可以玩、可以讀。擬人化的小公交車帶著小動物們穿梭在充滿童趣的風景中,“咦,青蛙拿葉子當雨傘呀!”、“草原上藏著一只兔子!”……公交車慢慢地爬上彎彎的山路,小蛇到家了!公交車經過香香的草原,小兔子的家也到了!公交車開進森林里,誰的家快到了呢?和孩子一起翻開這場公交車之旅吧!一起體會看風景的開心、回家的安心。
《30歲后懷孕不再怕》
[韓]金榮娥,樸賢珠/著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有報道稱,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在30歲后生育第一胎,這就意味著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齡產婦越來越多,本書作者金榮娥也是其中之一。作為產科教授的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寫了這本專門給三十多歲懷孕女性看的書。書中涉及了三十多歲的女性懷孕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和應對的策略,減輕了高齡產婦對懷孕的擔憂,很細致地提及孕期各個階段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出現(xiàn)常見狀況時的應對策略。
《你是我的唯一》
[美]文/帕特麗夏·麥克拉赫倫 [美]圖/斯蒂芬尼·格拉杰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本書作者以樸素至極的文字,記錄了一個新生寶寶的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躺在搖籃里,第一次歡笑和哭泣,第一次仰望天空,第一次被狗狗逗樂,第一次看雪花飛舞,第一次迎接春天到來……樸素淡雅的文字,深情地表達了面對新生命成長中的驚喜、感動、興奮、緊張、擔憂、期待、幸福。本書除了精彩的文圖,還附帶了寶寶成長紀念冊的信息,爸爸媽媽可以參考,帶領孩子動手制作自己家庭的親子紀念冊,同時,自制一本屬于溫馨小家庭的手工圖畫書。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咪蒙/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
這本書很有趣。作者咪蒙先天性厭惡成功學,核心觀點就是,孩子,我不要你成功,只要你快樂。這本書很犀利。作者天賦異稟,單是《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yǎng)》、《母愛最偉大?有時候,母愛很可怕》就能一次性把保守讀者們氣暈。 這本書很實用。作者用實驗性姿態(tài),總結了一些個性化經驗,書中有大量技術流文章,比如《跟寶寶說話要動用修辭學》等。同時書里還推薦了“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和“20套最棒的科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