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寶寶防曬是關(guān)鍵
海灘上陽光的灼傷力特強,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被曬傷。由于小嬰兒皮膚中抵抗紫外線的色素層比大人薄,更容易曬傷,且小寶寶過度曬太陽還會增加今后患皮膚癌的幾率,因此,做好各種防曬措施十分必要。
6個月大就要用防曬霜
美國兒科學(xué)會指出,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在小范圍的皮膚表面,如臉和脖子上,涂抹最少量的防曬霜不會造成任何危害(過敏體質(zhì)兒除外);6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以放心使用防曬霜了。涂防曬霜之前,先在寶寶小臂內(nèi)側(cè)局部涂上一點,48小時后局部沒有反應(yīng)再用到其他部位。
提示:樹陰下、遮陽傘下或者帶篷的小推車里更安全。
挑選防曬霜講究多
帶孩子去海邊,要挑選具有防水效果、防曬指數(shù)更高的兒童防曬霜。在嬉水、游泳時,由于沙子和水會反射40%~60%的紫外線,紫外線甚至能穿透水下90厘米,而且濕皮膚比干皮膚更容易被紫外線穿透,所以應(yīng)選擇SPF30左右的防水型防曬品。
寶寶防曬霜使用指南
防曬霜被皮膚吸收需要時間,因此要在寶寶出門前半小時涂抹;一般情況下每隔2~3小時要補擦一次,如果寶寶玩水弄濕皮膚或出汗后,也要記得補擦;尤其別忘了在寶寶的腳、耳朵、鼻子和頸背上仔細涂抹,這些部位最容易曬傷;從戶外回到室內(nèi)后,要用溫水洗凈防曬霜。
避開紫外線強烈時段
寶寶外出活動的合理時間應(yīng)選擇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這兩個時段的日照較弱,適合寶寶外出。而中午10點~下午4點之間紫外線最強,要盡量避免帶寶寶在海灘上暴曬。
別忘記物理防曬
在海邊玩時,除了涂抹防曬霜外,還要準(zhǔn)備好物理防曬用具,如遮陽傘、寬邊遮陽帽、質(zhì)地輕薄、吸汗透氣的全棉寬松長袖長褲等,既防曬,負擔(dān)又不重。
4種海邊肌膚危機,聰明應(yīng)對
No.1:被貝殼劃傷
寶寶和幾個小朋友正在沙灘上你追我趕撿貝殼玩呢,眼看著戰(zhàn)果豐碩,突然,寶寶蹲在地,哇哇大哭起來,原來寶寶的腳被貝殼劃破,出血了。
應(yīng)對妙招:
媽媽要趕緊給寶寶處理傷口,先檢查傷口是否有異物,如有要馬上清除;用干凈的紗布壓住傷口止血,若傷口較小較淺,可直接貼上創(chuàng)可貼,如果傷口較深長的話,盡量將有傷口的肢體抬高,再用消毒紗布將傷口及周圍包扎住,可以包扎得稍緊一些幫助止血;在做完初步的包扎止血措施后,應(yīng)立即帶寶寶去看醫(yī)生。
TIPS:貝殼多依附在巖石周邊,帶寶寶去海邊玩最好繞開有礁石的地段;游玩時,應(yīng)該選擇規(guī)范的海濱浴場;在沙灘上走路時,給寶寶穿上沙灘鞋更安全一些。
No.2:曬傷
寶寶在沙灘上專心致志地搭城堡,兩個小時過去了,寶寶跑過來直嚷著身上不舒服,仔細察看,寶寶鼻尖、額頭、雙頰上有小紅點,背部皮膚發(fā)紅,原來被海邊強烈的紫外線曬傷了。
應(yīng)對妙招:
馬上帶寶寶回酒店,并盡快幫寶寶的肌膚補充水分;皮膚小面積的曬傷可用涼毛巾在被曬傷部位敷上10分鐘,也可用毛巾包裹碎冰塊局部冷敷,幫助減輕灼熱感,使皮膚逐漸恢復(fù)。如果皮膚開始脫屑,可外擦溫和的潤膚霜或潤膚乳,以減輕皮膚干燥及瘙癢;當(dāng)曬傷嚴重,皮膚出現(xiàn)大皰或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嘔吐等全身癥狀時,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
No.3:蚊蟲叮咬
剛?cè)ズ_呁鏇]兩天,寶寶就被饑餓的蚊子咬了好幾個大包,又腫又癢,真讓做媽媽的好心疼。
應(yīng)對妙招:
被叮咬后不能抓,否則會越抓越癢,一般10~15分鐘后,癢感就能明顯消退;如果叮咬處很癢,可先用手指在蚊子包周圍彈一彈,再涂上花露水、風(fēng)油精等;用鹽水和牙膏涂抹或沖泡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且有效止癢。
TIPS:多給寶寶洗幾次澡,保持皮膚清爽;傍晚時蚊子最猖狂,這段時間最好給寶寶穿長袖衣服、襪子;隨時給寶寶身上涂抹清涼油、風(fēng)油精;寶寶睡覺時,如果有蚊帳更好;去東南亞等乙腦、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旅游時,應(yīng)注意提前接種疫苗。
No.4:沙土性皮炎
第一次見到無邊無際的沙子,果果樂壞了,拿著小鏟子玩得不亦樂乎。第二天,果果小手上起了很多小疙瘩,看過醫(yī)生,媽媽才知道原來是沙土性皮炎。
應(yīng)對妙招:
染上沙土性皮炎后,要減少局部刺激,不要讓寶寶玩水、玩沙土,衣服濕了要及時更換;避免接觸毛、化纖類物品,不要用熱水燙及搔抓;在皮疹處可用爐甘石洗劑止癢,也可以用鮮馬齒莧洗凈煎水,洗搽患處,每日2~3次;皮膚紅腫糜爛,炎癥較重的寶寶,要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外涂藥及口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