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校擴招、普高升溫,中職學校的門檻越來越低,導致生源復雜、質量下降,學生的英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課堂授課如果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分層次教學是按學生實際學習程度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以學生為本,能充分發(fā)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中職英語 實踐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75-02
一 中職英語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中職英語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中職學校的門檻越來越低,甚至沒有分數線的要求,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不斷下降。中職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從入學成績看,英語最高與最低分數相差可達近百分。英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占少數,他們發(fā)音標準,掌握一定的詞匯,學習興趣濃厚;英語成績差的學生連26個字母都分不清,大部分學生存在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有自卑、畏難心理,嚴重缺乏成就感。另外,進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有兩種目標指向,一是就業(yè),二是參加“三校生”高考,這也決定了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態(tài)度會有明顯的差異。
許多教師往往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標準,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下進行授課。這種“一刀切”的授課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由于聽不懂、跟不上,而最終放棄英語學習;學習暫時領先的學生可能會吃不飽,覺得英語學習毫無新鮮感,而使英語學習停滯不前。
2.上海市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
《上海市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中“課程理念”里提到“分層教學”,“英語課程要根據學生在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要盡力提供具有選擇性的課程內容,通過開展分層教學,適應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滿足不同的個性和興趣發(fā)展需要”。
二 分層教學的含義及理論來源
1.分層教學的定義
分層教學又叫分組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區(qū)別對待,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在培養(yǎng)下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2.分層教學的理論來源
第一,因材施教。早在兩千多年前,當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他主張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注重補偏救弊,促進學生的正常發(fā)展。分層次教學是在班級授課制下按學生實際學習程度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對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的進一步深化和實施。
第二,最近發(fā)展區(qū)論。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著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現在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qū)域被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fā),把最近發(fā)展區(qū)轉化為現有發(fā)展水平,并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在中等職業(yè)教學中,應關注廣大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一些對于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質,超越其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
三 英語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法
1.對學生分層
對學生分層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利用多種測試手段,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及態(tài)度,科學地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層學生指基礎扎實、學習自覺、接受能力強、學習方法正確、成績優(yōu)秀、潛力極大的學生,約占班級人數的15%。B層學生指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上進心,但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稍差,學習比較自覺,需要老師給予一定督促和輔導、成績中等的學生,約占班級人數的50%。C層學生指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英語學習抵觸情緒很強的學生,約占班級人數的35%。
教師要知道分層不是目的,只是為了使每個層次的學生獲得最佳發(fā)展的機會。當然,確定好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以發(fā)展的眼光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的變化適當調整部分學生的層次,保證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層次上學習。
2.對教學目標分層
英語學科教學大綱中的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全國范圍的學生制訂的。而分層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細化這些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目標要與各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相結合。教師要精心設計最近發(fā)展區(qū),能夠促進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轉化。教學目標可以設為:初級目標、中級目標和長遠目標。
第一,初級目標。C層學生主要需要達標,即能夠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掌握基本的單詞、短語和對話,教師重在培養(yǎng)他們學習興趣和基本能力。
第二,中級目標。B層學生需要整體提高,即比較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教師要鼓勵他們開口講英語,為以后深造打下堅固的基礎,逐步向A層學生靠攏。
第三,長遠目標。A層學生主要需要拔尖,加大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即在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和能力外,注重發(fā)揮英語學科特長。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1 Nice to meet you!為例:
A層學生不但要能聽懂在不同場景下簡單的問候語,而且還應能聽懂比較難或語句比較長的問候語;能在不同場合用不同的問候語問候他人;能熟練地讀懂名片上的信息;能靈活地根據個人情況做出自己的名片。除此之外,還必須熟練掌握中文人名和英美國家人名的不同順序,了解不同職業(yè)的英文詞匯,并能比較明確地表達自己將來的求職意向等。
B層學生要基本聽懂一些比較常見的問候語;能用比較簡單的問候語問候他人;基本上能讀懂名片上的信息;基本上能根據個人情況做出自己的名片。必須掌握中文人名和英美國家人名的不同順序,了解常見職業(yè)的英文詞匯,能簡單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求職意向。
C層學生只要能聽懂在不同場景下簡單的問候語;能用幾個簡單的問候語問候他人;能在獲得幫助的情況下讀懂名片上的信息及做出簡單的個人名片;了解中文人名和英美國家人名的不同順序以及一些簡單的常見職業(yè)的英文詞匯,在別人的幫助下初步確定自己的簡單的求職意向。
3.對教學方法分層
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根據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精心準備,因人而異,實施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根據問題的難易決定由哪個層次的學生回答。如果提出難度較大的問題,或需要綜合知識來回答的問題,可由A層學生試著回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綜合答題能力;如果所提問題比較簡單,甚至在課本中就能找到答案的,可以讓C層學生回答,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C層學生回答問題后,可由B層學生糾錯。
講解課文時,對于A層學生要少講多練,讓他們有機會獨立學習課文內容,培養(yǎng)他們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對于B層學生,教師要多講多練,讓他們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英語技能,充分調動這一層次學生潛能,鼓勵他們借助簡單的英語詞匯或短語、句子,進行簡單的日常用語交流;對于C層學生,主要指導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加大基礎知識的補充,適時鼓勵和表揚他們,讓他們對英語樹立信心。
4.對作業(yè)分層
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有效的課后作業(yè),要使處于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都能得到提高。對于A層學生,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對于B層學生,教師在鞏固他們基礎知識的同時,拓展他們的能力。對于C層學生,布置的練習要從最基本知識點的抓起。
A層學生可以設計綜合深化題,要求較高,難度較大,主要通過寫作、閱讀理解來鞏固所學語言。如自創(chuàng)設置情境,自編對話,或自己組織語言復述課文。
B層學生可設計練習鞏固題,可用教材后的習題,主要通過造句、填空、復述課文等形式來鞏固所學內容。如背誦對話和課文段落,仿照課文的例子編寫對話,復述課文。
C層學生則設計基礎題,對課后習題進行分解或給予具體提示,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完成,以抄寫、朗讀、記憶為主。如熟讀和理解對話或課文內容,并做到語音、語調準確。
5.對教學評價分層
對學生的評價,應確立正確的學生觀。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價學生,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分層教學中,教師不能用同一評價標準去評價學生的優(yōu)差,要根據學生原有的基礎和能力對每個學生進行多緯度、多元化的評價,注重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結合。
如在進行過程評價時,對C層學生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B層學生以鼓勵為主,既要肯定他們的成功和進步,也要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對A層學生要嚴要求、高標準,促使他們更加嚴謹,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向更遠的目標邁進。
在進行終結性評價時,試卷的出題標準是:A層學生:試卷按照70%基礎題、20%綜合題,10%提高題比例,其中70%的內容為學生接觸過的練習和作業(yè)內容。30%為變化題。B層學生:試卷按照80%基礎題、20%綜合題的比例,其中90%的內容為學生接觸過的練習和作業(yè)內容。10%為變化題。C層學生:試卷全部為基礎題,試題中100%的內容為學生接觸過的練習和作業(yè)內容。
這使一些C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可以及格,看到了希望,大大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后也會認真練習和復習,努力完成教學的分層目標。
總之,評價標準是要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 實施分層教學的體會
1.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通過分層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保證,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充分展示自我,學生們都能體會到經過自身努力而獲得成功的樂趣。原來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不會因為學習內容太簡單而失去聽課的興趣,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原來成績差的學生有了重新學好英語的機會,這些機會點燃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了自信、健康的心態(tài)。
2.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教學用一刀切的方法進行授課,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而采用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評價標準,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最大限度被學生授受,在學習過程中激勵學生不斷進取,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分層教學無疑是解決目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難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當然實施英語分層教學法還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如實施分層教學法對教師在課前教學準備、時間、精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長對分層教學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學習和探索,發(fā)揮出分層教學在教學中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建蓉.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2)
[2]李春寧.中職學校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與體會[J].科技資訊,2009(14)
[3]唐曉霞.分層教學對中職生學習過程影響的實驗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D].西北師范大學,2004
[4]管其林.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分層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