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美術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狀,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打造高效美術課堂的手段。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課前準備 紀律 反思 高校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55-02
高效課堂是一場“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fā)學生、在乎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改革。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該做到課前精細準備,課上靈活多變,課后認真反思。
一 帶齊所需工具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美術課畫種多樣,需要的工具繁雜,僅繪畫課就需要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或者墨汁等主要材料,還不說其他的清水、毛筆、碟子等輔助工具。而版畫、手工課等門類需要的材料就更多了。如果學生不帶齊工具和材料,上課時必然會借東借西,甚至滿教室走動、說話,這樣一來,教師需要維持課堂紀律就會使課堂效率大打折扣。
對于一個星期只和學生見一次面的美術課教師來說,最好還是在學期初就讓學生準備一個美工袋,準備好美術課上最常用的繪畫、制作工具。對于這類常規(guī)工具,可以讓小組長進行課前檢查,并做好記錄,同時督促忘帶的學生提前向別班的學生借用一下。碰到新教授的畫種,需要的工具和材料較多則由教師寫在黑板上,提醒學生不要忘記,并在上課時由教師檢查并做好記錄。教師要親自檢查,能督促學生準備材料,這樣就保證了新課的順利進行。
當然,無論教師想得多么周到,孩子畢竟是孩子,課上總會有個別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忘帶材料,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可事先準備一部分材料,上課時借給他們使用,并提醒他們以后別忘帶。學生是很敏感的,他們一定會感覺到老師的關愛之情,以后就很少會忘帶材料了。學生準備齊上美術課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對美術課就感興趣了,課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課前準備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前提。美術課前準備除了常規(guī)的精心備課外,由于學生所需學習用品較多,教師要有計
劃地預先布置和準備,有時會包括許多方面。如教學“我的成長記錄”一課,為了在課上共同追憶曾經經歷的情景,幫助學生搜尋創(chuàng)作題材,課前收集了學校組織師生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照片。為營造特殊的課堂氛圍,而收集許多相關的歌曲,如《畢業(yè)歌》《期待再相逢》等。在準備諸如《追尋文明的足跡》《探訪自然的奇觀》等課時,帶領學生了解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文明狀況;在準備《繡在服裝上的故事》一課時,讓學生了解苗族的服飾文化等。
二 良好的紀律是課堂高效的保障
美術課上,學生涂涂畫畫,剪剪做做,課堂氛圍是比較寬松的,但在這樣的氛圍里,課堂紀律也會受到影響,學生的聲音會越來越大。對此,很有必要制定一些讓學生守紀律的獎懲制度,最常用的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加分或減分。作業(yè)優(yōu)秀的,我都會給他們加分;如果有學生不遵守紀律,影響了課堂秩序,第一次先提醒他,第二次就減他所在小組的分數(其實每一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這樣一來,課堂紀律會好很多。對平時紀律較差的學生,我采用勤夸獎、多鼓勵的方式,以增強師生間的親近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覺得老師在關注他,就會以良好的表現來回報老師。
三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
“活而實”的教學過程是高效課堂的保證。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專注、用心,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引導學生自我感受和體驗,激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等,是教學一貫追求的目標,也是需持之以恒的做法。在美術教學中體驗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對物體性能及特征的體驗、對作品的塑造體驗。
陶行知說:“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痹诮虒W過程中要善于創(chuàng)新,善于在教學過程中尋找新點子、新創(chuàng)意。如在教學“童話中的城堡”一課時,用一個完整的童話故事串聯(lián)其中,從國王征集城堡的設計圖稿開始,到欣賞設計師的作品,再到自己為國王設計城堡,最后到國王為童話王國評選城堡設計方案效果圖。整個過程都是用講故事的語言過渡、連接,學生在童話故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
在教學油畫棒刮畫的過程中,采取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議一議、試一試等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索、研究,并分析、總結出油畫棒刮畫的基本方法。結果,學生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集思廣益,相互切磋,既分工,又合作,很快便掌握了這些方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設計茶具”一課時,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特定情境:精美的茶具、優(yōu)雅的裝扮、嫻熟的沖泡技術、優(yōu)美的古箏音樂等。通過這些富有傳統(tǒng)韻味的實物展示和表演,讓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充分體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又如在教學“筆的世界”一課時,為學生提供各種千姿百態(tài)、創(chuàng)意獨特的筆,讓學生欣賞,為學生打開創(chuàng)造思路。在教學“漂亮的服飾”一課時,讓學生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通過自我評價、相互欣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還可以把孩子帶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學習,引導孩子們用腳感覺一下鵝卵石小道的表面,摸一摸樹皮,感受一下表面的粗糙,逐漸感受物體表面肌理的概念,找一找學過的冷色、暖色,在身邊的事物中感受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四 正確評價學生作業(yè),是保持學生自信心的訣竅
學生由于個性和能力的差異,在作業(yè)上也表現出不同的“氣象”,對此教師必須做出正確和肯定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維護學生脆弱的心靈,保持住他們的學習熱情。面對每一個學生的作業(yè)不管是認真的還是馬虎的,都要善加對待不隨意輕視,首先應對他們主動練習的態(tài)度予以肯定,然后找到作業(yè)的閃光點予以表揚,最后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力所能及的改進。實踐也證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越認真細致,學生就會越敢于表現自我,從而在美術學習中樹立起完整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有良好的表現,課堂才能高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用心觀察,才能從中發(fā)現問題;只有用心思考,才能找到好的方法。美術教學中仍有許多問題值得去深入思考和研究,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認真去落實。無論在教學的探索創(chuàng)新方面,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都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進而獲得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高效。
五 拓展相關學科知識,是豐富學生美術視野的源泉
現在的學生足不出戶,缺乏與生活的接觸,每每碰到創(chuàng)作、設計的作業(yè),總是存在畏難情緒。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就應該及時補充一些相關知識來豐富學生的美術視野。一方面,可以結合每一課的內容,尋找相關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讓學生從這些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比如在“塑造之美”一課中,就可以在引導學生欣賞完課本作品之后,再給學生欣賞一些歷代的陶瓷名品,讓學生從作品和專家的解讀中感受陶瓷藝術的魅力。另一方面,根據每節(jié)課的內容,橫向聯(lián)系其他學科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學會在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又比如“可愛的動物”一課,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有動物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先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及可愛的特點,激發(fā)起學生對小動物的興趣后,再完成創(chuàng)作,這樣,學生對小動物的感知就會是具體而充實的,完成本課作業(yè)也就不會那么難了。
最后,課后反思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升華。
有人說:“成功的優(yōu)秀教師無一不是反思性的人。”課后的反思要做到細而勤。細,就是要對課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認真仔細的反思,要對課前的準備,教師、學生的情況,成功之處,不足之處都要用心反思,做好記錄。勤,就是及時,要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教師應該做到勤于反思、善于反思。
總之,我們要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經歷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美術學科教育肩負的教學目標。羅丹說過: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在美術課堂上,教師也需要有一雙慧眼,發(fā)現課堂上學生閃光的點點滴滴,并給予表揚或鼓勵,讓他們對美術課的熱情持續(xù)再持續(xù),也讓美術課堂高效更高效。我們的教學活動始終要讓學生有一種期待,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那么這肯定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