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后,高三的教師和學生都會發(fā)現(xiàn):“課堂講過的錯,作業(yè)做過的還錯,考試考過的還再錯”,這讓學生“傷不起”,教師也“傷不起”。以上事實充分說明教師在課堂上很多時候都在做無用功,學生的有些作業(yè)做了也是白做。所以,提高高考復習課的效率勢在必行。本人認為提高高考復習課的效率的措施除了建立錯題本、“月考回頭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嘗試。
一 課堂: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
1.聽得進
讓學生聽得進教師講的課是提高課堂復習效率的關鍵。一節(jié)能讓學生聽得進的課,應是學生越聽越想聽,聽了還想再聽,下課后應給學生留下許多感嘆號的課。怎樣讓學生聽得進呢?首先,教師必須有激情、有真情,應是懷著對學生的關愛、奉獻出渾身解數(shù)的課。很難想象,一個連聲音都懶得講大聲、上課有氣無力的、目中無“生”、學生聽后直想睡覺的教師會構建出什么高效的課堂。其次,把握知識的難度。課堂上,知識的內容太難,學生聽不懂也聽不進,反之,提出的問題太容易,學生也不一定想聽。因此,教師要把握課堂上提出問題的難易度,設計的問題要有難度、有梯度,容易的問題教師只要點破就行,難點要分散,做到深入淺出。
2.記得住
首先要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被動地接受知識是不容易記住的,教師要牢牢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獲得結論的過程中,這樣才能獲得對知識的長久記憶。我深信“只會認真聽課的學生不一定是好學生”。其次,讓學生互助學習、自主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要互助學習、自主學習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事實證明:學生通過同學之間討論獲得的答案,以及學生自己通過查閱參考資料獲得的答案比較難以忘記。因此,每個同學就是自己身邊的教師、復習材料就是自己身邊不會說話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使學生的記憶效果最大化。
3.用得上
課前教師必須認真研究這一節(jié)課的作業(yè),預測作業(y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盡可能在課堂上進行變式訓練和探究,這樣學生就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作業(yè)中去,做作業(yè)的速度就會加快,學生就會獲得成就感,同時會深刻地認識到課堂認真聽課的意義,使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yè)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樣,課堂的復習效率就會提高。
二 筆記:記得準
筆記最主要是記住容易忘記及特別重要的知識點,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即要記得準。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承載著三個作用:(1)筆記可以在考前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如果沒有筆記,再好的記性也只能是回憶出零碎的知識片段,難以構建知識框架。(2)如果沒有筆記,高考前一兩周,要復習什么呢?單單看教科書根本不可能應對當今的高考。(3)記憶是有規(guī)律的,知識必須通過多次的重復才能使短暫的記憶成為長期的記憶再變?yōu)橛谰玫挠洃?,依?jù)筆記進行多次的復習,才能使知識上升為永久的記憶。因此,教師要強調學生做好筆記,而且要記準筆記。
三 作業(yè):不應付、不依賴
1.不應付
“作業(yè)做過的還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應付作業(yè),它說明了有些作業(yè)是在做無用功。因此,做作業(yè)時不要講究數(shù)量,而更要關注質量。不要做無意義的作業(yè),要讓做的每一次作業(yè)都能對高考有所幫助。
2.不依賴
有些同學總認為教師會講評作業(yè),所以,就不做作業(yè),或就對作業(yè)馬虎應付,對教師產生高度的依賴性。其實,學生通過參考答案、復習材料及同學互助學習,完全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教師只要對學生提出問題較多的題目講評就行了,要克服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再者,學生自己通過互助學習、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效果要比教師講評的效果好得多。
四 考前:關注“筆記、錯題、蒙題”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笨记耙欢ㄒ訇P注筆記,以及收集的錯題和“蒙題”。所謂“蒙題”就是學生自己并沒有把握解答,得分只是猜對答案的題目,如果以后考試中再出現(xiàn)這樣的題目,學生答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考前一定要再關注這一類的題目。
總之,提高高考復習的效率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責任,只有教師和學生都能成為提高高考復習效率的有心人,才能真正構建高效的高考復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