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言,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須看胡雪巖。
曾國藩,字伯函,號滌生,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縣楊樹坪(現(xiàn)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zhèn)),(1811-1872)(后簡稱曾);晚清重臣。尊孔修儒,立言立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功成名退,官至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候,謚文正(清只有八人身后謚文正,是對其人一世做人做事極高的評價),逝于兩江總督任上。
胡光墉,字雪巖,籍貫安徽績溪人,生于杭州,(1823-1885)(后簡稱胡)。晚清首富。白手起家,縱橫政商兩界,紅頂商人,其富可敵國;后身敗名裂,黯然收場。
而兩位的宅院,也暗暗印合兩位先人的人生軌跡,與其做人處事的風格相吻合。
胡雪巖故居位于杭州大井巷元寶街,地處鬧市,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年正值胡事業(yè)鼎盛。歷時3年,于1875年建成,至1883年胡因生絲統(tǒng)購失敗,抵賣老宅。故居占地10.8畝,建筑面積5815平方米。建筑均以銀杏木、楠木、酸枝木、紫檀木、南洋杉、中國櫸木等名貴材料未建造,做工用料之考究,堪稱清末巨商第一豪宅。
我們迂回索間,找到元寶街,窄窄的巷道一側(cè)是近十米高的高墻,很壓抑,但非常氣派。
故居是在他發(fā)跡之后,將原胡家老宅周邊的地塊收購之后建成,據(jù)說,地塊的西北角有一小塊,是一個理發(fā)鋪,百年家業(yè),抵死不賣,所以方正的新宅(現(xiàn)故居)獨缺了西北角,后坊間傳,說胡命里有缺,才有了他日后的敗落。(見圖1)。
故居占地為一長方形,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短邊約為長邊的一半。整體布局,沒有嚴格的對稱布置,只是從大門至轎廳到百獅樓、四面廳,隱約有一條東西分隔的中軸線。東邊有楠木廳、鴛鴦廳、清雅堂、和春堂、頤夏院、融冬院組成,供成群妻妾兒女居住。西邊是芝園、洗秋園,其間亭臺樓閣,曲池回廊,清雅淡靜;
故居的大門罕見地居中設(shè)置,沒有入口居八卦乾位(東南角)的風水講究,且大門極不打眼。但進門以后,迎面的過廳與轎廳,卻極盡奢華。
這是迎門照壁上的圓型浮雕,周圈是云、蟲、烏、獸,居中是獅子戲繡球。雕工十分精美,大小獅子神態(tài)各異。(見圖2)
進門廳左轉(zhuǎn),就是轎廳,轎廳前院有一大銅缸,用料厚實,實為消防水池。銅缸側(cè)連有銅質(zhì)落水管,據(jù)說是從德國進口。坡屋面檐口設(shè)金屬天溝,均由銅質(zhì)雨水管接到地面明溝匯集排出,在清及清以前的建筑中極少見(見圖3、圖4)。
轎廳正中最高處,清同治帝親題金匾“勉菩成榮”,楹柱上有對聯(lián):“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善字缺兩點,寓善事無盡、多多益菩之意。但似乎也一語成讖,為胡未能善終埋下伏筆(見圖5)。
轎廳后是一小天井,小天井對著二門,二門只在重要活動時才開啟。門頂有極為講究的門額。石作的仿木樓閣做法,在門上并不高的范圍內(nèi),雕有飛檐翹角,斗棋垂花欄桿。居中四字:“修德延賢”(見圖6a)。
二門把手門圈由手學樣銅拳固定,寓意大權(quán)在握(見圖06b)。
二門前的狹窄小廳院左右各有小門,分別通芝園與東院居住區(qū)。
東西小門上有青磚雕刻的門額,東邊是“神龍”、“威風”,西邊是“靈龜”、“祥麟”。
我們擇東門而入,回廊九曲紆回,廊子里的廊柱額梁雀替駝峰垂花真算是雕梁畫棟,極盡華美(見圖07、08)。
院落十分緊湊,內(nèi)庭院并不開闊,但凡能造景之處,都匠心獨用,極盡所能。仿做假山亭榭小橋流水,雖然稍顯緊迫,但也別致(見圖09)。
清雅園,是胡雪巖子女的住處。門窗扇用的是貴比黃金的花梨木及當時極罕見的玻璃(見圖101。
和樂堂是不受寵的六個姨太太集中居住的地方,房間隔墻用實墻,疑為石材(見圖11)。
和樂堂鸞鳳和鳴圓雕,據(jù)說文革時被居民覆上黃泥才得以保存(見圖12)。
仆人房間及召喚仆人用的銅玲與德律芬(英文telephone音譯,見圖13、14)。
中軸北面妻母各一的四面廳,因四面有落地門窗而得名,頗具西洋風味(見圖15a)。
中軸居中百獅樓,胡母親與正妻居室,是整個故居的正廳,也是場地的中心點。一樓會客,二樓臥室。據(jù)說二樓欄桿用紫檀木雕有百獅,現(xiàn)已不存。一樓走廊柱子頂部的金獅牛腿也是后來仿胡慶余堂復(fù)制品(見圖15b)。
從芝園假山上看延碧堂,是胡先生起居室。一層會客,二層為臥室(見圖16)。
芝園在故居場地西南部盡端,因為在胡先生居住的延碧堂南面,是故居中最大的一個園子。也是杭州城里僅存的一個具有南宋特色的私家園林,是故居中的山水華章。有“擘飛來峰一支,似獅子林縮本”之美譽。雖占地只有干余平方米,但園中有碧池假山、石欄曲橋、亭閣樓榭,水中亭、憐影院、御風樓,樣樣俱全,人在園中走,步移景隨,處處顯勝。假山的溶洞據(jù)說是現(xiàn)存國內(nèi)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回,巧奪天工(見圖17)。
故居四周均為高墻,墻頂周圈均有灰塑,石灰加糯米桐油粘土捏制而成,大多為吉祥圖樣,據(jù)說連綿百里。
十余米高的墻將整個宅院圍住,像一個桶,與外界隔絕,足見胡的防范之心,小有天地之意(見圖18)。
墻上草龍方型浮雕,為復(fù)制品。雕龍是天子之器,胡雖自謙為草,但草做的龍,也足見胡的躁動之心(見圖19)。
再看曾國藩故居一富厚堂。
富厚堂,座落在湖南雙峰縣(舊為湘鄉(xiāng))荷葉鎮(zhèn),地處村野。同治四年秋,素感官場險惡的曾,安排家眷回籍立家作業(yè),以為后路。后移兌其家舊宅富托園,在其弟與其子的主持下,費時十年,以侯府為標準,修建了一座府第:富厚堂。1 866年秋,主樓竣工,曾夫人歐陽氏、子女和兒媳即回籍住進了新屋。
富厚堂占地四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九干余平方米,為土石磚木結(jié)構(gòu),回廊式風格,內(nèi)外群有八本堂、求厥齋、舊樸齋、藝芳館、思云館。八寶臺、輯園、鳧藻軒、棋亭、藏書樓等各種建筑。宅院座西朝東,背靠鱉魚山,東臨荷葉塘與筆架山,明堂闊達,背山面水,風水極好(見圖20、21)。
宅院大門正前,蓄泮池,修半月臺?!抖Y.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日辟雍,諸侯日泮宮…”《辭源.泮水》:“泮宮之水,形如半璧,以其半于辟雍,故稱泮水?!币话?,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文廟或?qū)W宮前有泮水,于此,可見曾向?qū)W之心。
宅院為傳統(tǒng)的四合院建制,對稱布置,從泮池半月臺,至富厚堂及八本堂,中軸線明顯,除了藏書樓外,其余均嚴格對稱。
客人從宅東門宅西門(實分別朝北與朝南)進到前坪,正面院墻青磚砌成,沒有飾面,墻中疊澀砌出一道腰線,上覆瓦擋,瓦擋上開孔,即房間屋面排水孔,也為院墻裝飾,匠心獨具;粉白,最下面有祥云墨畫,樸實而厚重(見圖22)。
朝東的宅院正門并不高大,青石門框,并無紋飾雕縷,很是素凈。倒是門頂“毅勇侯第”四個字的匾額頗為剛勁氣派,為曾長子紀澤所書(見圖23)。
進正門,穿過門房,是一個碩大的院子,進深五十余米,開間一百五十余米,大約八千平方米。院內(nèi)未見任何庭院山水假山營建,正中一條石板路,將庭院分成南北兩塊,平地原是菜地。從尺度上來看,不像居家宅院,更像操場(見圖24、25)。
石板路的盡頭,就是富厚堂。
《漢書·高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有云:“列侯大者至三四萬戶,小國自倍,富厚如之…”,大概富厚堂例仿侯府,所以取名如是。
富厚堂面寬十三間,正面縱向開展有臺座一層,正中九級步階,取九五正陽之意(前坪南北側(cè)廊分別為四、五級);正門頂高懸黑底金字“富厚堂”匾額,為藩親書。門前兩邊楹柱上,有曾紀澤所書對聯(lián):“清芬世守,盛德日新”。
晉陸機《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痹⒏邼嵵返隆?/p>
從富厚堂正門入,就是中廳八本堂(見圖26)。
八本堂三字曾親書,下有曾紀澤所書父親家訓的八本:“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侍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湘音,晚的意思)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薄?/p>
尤其居官以不要錢為本,寓于當下,尤為可貴。
中廳后面是神臺,五龍捧圣的神龕上,有曾紀澤所書的“曾氏歷代先親神位”匾;頂上懸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皇上于文正公六十歲生日時御書欽賜曾國藩的“勛高柱石”黑地金字橫匾。兩旁墻上還掛著賞賜的御書“?!?、“壽”二字直匾;神龕照壁上則是文正公于同治二年自書的“肅雍和鳴”白地藍字橫匾。
后廳兩旁是正房,前棟左大門為南廳,右大門為北廳。
繡堂,是歐陽夫人與女眷繡花做女紅的地方,室內(nèi)地面為黃土夯實,潮濕,隱約有青苔。梁柱如百姓家的穿斗做法,沒有額外的飾件與雕畫(見圖27)。
谷倉農(nóng)具用房,應(yīng)有文正公的耕讀之愿(見圖28)。
思云館。1857年,咸豐七年,曾父逝,丁憂回籍守孝。那時,他已雙親俱亡,取“望云思親”之典,親筑思云館,守孝其間,格禮守廬,讀札山中,常居思云館。
思云館位于宅院西北靠后,基地高于富厚堂幾米,視野開闊,可遠眺筆架山,堂前泮池與荷葉塘也盡收眼底。
思云館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五開間而四面落檐,房屋尺度高敞,層高很高。正面柱廊兩層通高,遠觀非常氣派,但尺度稍顯寬峻,不夠親近宜人(見圖29)。
思云館遠眺筆架山,荷塘與泮池也盡收眼底。
后山院墻,夯土墻,瓦檐(見圖30)。
四周看來,宅院雖貴為侯府,布局也十分開闊,但房屋裝飾極為節(jié)儉。除了前坪與中軸線上房間及臺階以外,其余大部分房間內(nèi)院地面均未做鋪地,直接黃土夯實找平;墻面都是普通抹灰,梁柱施朱,不厚,現(xiàn)多已剝落,露出木紋。木材目測,也應(yīng)當是就地取材,并不名貴。
富厚堂前廊柱頂及藏書樓一層外廊柱頂上有月梁,其余大部分均為平梁。屋頂大多為硬山頂,少量的懸山,封以馬頭墻,利于隔火。屋面覆小青瓦,沒有一點的琉璃。建筑正脊僅為疊瓦,于脊端略為翹起,但沒有吻獸,在正中裝飾寶瓶的地方,做一朵脊花,都是素色。
庭院天井也沒有園林造景。
只有門窗均做花飾,也不華麗。
整地來說,這座侯府十分素雅,與胡雪巖故居相比較,僅從裝飾及用材上來說,天壤之別;完全看不出富厚在哪里。
然富厚堂有藏書樓。
藏書樓為三層,是整個宅院最多層數(shù)也是最高的部分。
均為歇山頂,雖然山花偏小,但三重屋檐顯得藏書樓格外莊重尊貴。
只有藏書樓廊柱為八邊型石柱,柱頂月梁用材最巨,月梁上是全宅唯一有彩畫的地方(見圖31、32、33)。
藏書樓建筑分三層,由于防潮的原因,下層不作藏書,用作居室。二層三層為書庫?!肮洝钡亩⑷龑訕前迳戏介_洞口,架一道滑輪,方便書籍上運下送,頗具匠心(見圖34)。
宅南是曾國藩的公記藏書樓求闕齋,旁邊是曾紀澤的樸記藏書樓歸樸齋。宅北是曾紀鴻夫婦的藏書樓,名叫“藝芳館”,又稱“芳記”書樓。
富厚堂這三座藏書樓共藏書30萬卷,現(xiàn)在大部分保存在湖南省圖書館,還有一小部分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及臺灣故宮博物館。
胡雪巖故居什么都有,獨缺藏書樓。
富厚堂除了清芬世守,還有詩書傳家。
觀宅察人。
曾國藩一生,克已復(fù)禮,孝悌忠君,立德立功立言,治身治家治學治軍治國,還十分難得地菩始善終,算得上是以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為標準做人的楷模。
而胡雪巖,他長袖菩舞,審時度勢,在短短三十余年里,從一介白衣,到紅頂二品,富可敵國,后驕奢淫侈,身敗名裂,人生黯然收場。
曾國藩,坦蕩、蠻;
胡雪巖,陰忍、巧。
而宅就如其人。
富厚堂布局疏朗、規(guī)劃宏大、樸實莊重,若偉岸男子,不施粉黛。用錢七千串(相當于6000兩白銀,估,待考)。
胡雪巖故居華麗精致、巧奪天工、豪華舒適,若花樣美男,溫美俊巧。費銀千萬。
觀胡雪巖故居,覺得他的敗,有其必然性。
雖轎廳入口,“勉菩修德延賢”匾額高掛,但察其一生表里,乃中國歷史上官商結(jié)合、投機取巧的典范。前文所說的巧字,用在宅院上,是“淫巧”。“淫”就是欲望。他雖知取菩之理,有向菩之心,但內(nèi)心中的欲望始終伴隨其一生,尤其在志得意滿之時,欲望堆砌在磚石梁棟山水中,縈繞在十三位夫人身上,最終反噬其身,受其所害。
觀富厚堂,曾國藩的興也有其必然性。
富厚堂取其勢而去其奢,大氣而素雅;不講究雕梁畫棟,卻詩書自華。曾國藩,貴為一品總督,毅勇侯,手握重權(quán),卻時刻自普為官險惡,每日三省其身,克制欲望;家信約束弟侄子女,常愿后人詩書耕讀為本,不以做官為榮;終生只娶一妻歐陽氏(中有一妾,聽學生勸,退婚),不愛財不愛色。
胡雪巖與曾國藩故居,不就是兩位人生價值觀的縮影與映照嗎?
再放眼現(xiàn)今官場與商界,胡常有,而曾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