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眱焊杪暵暺穑?jié)日就來到。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戰(zhàn)國時期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這一習俗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深深的敬愛之情。
我的家鄉(xiāng)遠在云南的一個偏僻的小胡同里,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插艾葉,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家鄉(xiāng)的粽子有紅色、黃色、紫色和白色四種,是用當地純天然的植物——紅飯葉、黃咪尖花、紫樹葉經過浸泡后形成的液體染色而成的,象征色色俱全,事事如意。每年端午節(jié),外婆總是早早起床,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上一小時,打開鍋蓋,陣陣粽香襲來,讓人垂涎欲滴。外婆用一份深情,撐起了家人其樂融融的一片天空。我的童年,總是陶醉在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之中。
我愛家鄉(xiāng)的粽子,雖然沒有超市里出售的鮮肉粽、火腿粽、蜜棗粽那樣包裝漂亮,但是它們純正、天然。其實,做人也是這樣,自然、簡單,不用摻雜太多復雜的東西會更美。
【指導老師:馬燦莉】
點評
兒歌聲聲將我們帶入了散發(fā)著濃濃粽香的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習俗的描繪,讓我們體會到了人們對端午節(jié)的重視,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小作者對家鄉(xiāng)濃濃的熱愛之情。結尾處小作者由粽子聯(lián)想到做人,升華了習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