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從農(nóng)村來城里打工的姐妹,幾經(jīng)周折才被一家禮品公司招聘為業(yè)務(wù)員。
她們沒有固定的客戶,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每天只能提著沉重的鐘表、影集、茶杯、臺燈以及各種工藝品,沿著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尋找買主。五個多月過去了,她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處碰壁,連一個鑰匙鏈也沒有推銷出去。
無數(shù)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兩個人一起辭職,重找出路。姐姐說,萬事開頭難,再堅持一陣子,興許下一次就有收獲。妹妹不顧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別了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倆一同出門。妹妹按照招聘廣告的指引到處找工作,姐姐依然提著樣品四處尋找客戶。那天晚上,兩個人回到出租屋時卻是兩種心境:妹妹求職無果而返,姐姐卻拿回來推銷生涯的第一張訂單。一家姐姐登過四次門的公司召開了一個大型會議,要向她訂購二百五十套精美的工藝品作為與會代表的紀念品,總價值二十多萬元。姐姐因此拿到兩萬元的提成,賺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從此,姐姐的業(yè)績不斷攀升,訂單一個接著一個。
六年過去了,姐姐不僅擁有了汽車,還擁有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禮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卻像走馬燈似的換著,連穿衣吃飯都要靠姐姐資助。
妹妹向姐姐請教成功的真諦,姐姐說:“其實,我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我比你多努力了一次。”
(選自“文章閱讀網(wǎng)”,有改動)
美文賞析
姐妹兩人同樣是業(yè)務(wù)員,可最后卻有不同的結(jié)果。文章用對比的手法,將妹妹的消極和姐姐的努力展現(xiàn)出來,讓姐妹倆的形象通過這樣的對比刻畫得更為立體,讓我們不禁為姐姐的堅持而贊嘆,為妹妹的放棄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