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各國諸侯紛紛稱王之際,趙國的國君趙肅侯死了,新國君是他的兒子雍,他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已日漸衰落。秦國和北方的匈奴、林胡等常來侵犯,就連中山等小國也仗著齊國的支持,不斷來欺辱趙國。趙武靈王決心改變這種落后挨打的現(xiàn)狀。
有一天,他與父親的舊臣肥義登上了黃河邊上的黃華山。面對如畫河山,他不由得嘆了口氣,說:“一個國家,怎么才能不受侵犯呢?”肥義一時回答不上來。武靈王頓了頓說:“我要向胡人學習,穿胡服,練騎射。”原來當時漢人穿的是袍子,又長又大,很不靈便,打仗用的是很笨重的戰(zhàn)車,而胡人穿短袖短襟的衣服,打仗時,騎馬射箭,特別快速和靈活。趙國軍隊同胡人打仗時,常常吃虧。趙武靈王把這一想法告訴肥義之后,肥義也很贊同,于是決定推行這一措施。
回到國都,趙武靈王就下了一道命令,讓趙人改穿胡服。此令一出,全國嘩然,反對者不計其數(shù)。他們都不明白趙武靈王此舉的用意,就連他的叔叔都反對,后來經(jīng)過多次登門解釋,叔叔才勉強同意這一決定。
接著,趙武靈王在國人中挑選出了一批精壯青年,每日走馬射箭,練習騎射。
不久,趙國兵精將強,國勢大興。
(選自《中外歷史故事》,有改動)
知識鏈接
趙武靈王(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戰(zhàn)國中后期趙國君主,嬴姓,趙氏,名雍。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修筑了“趙長城”。武靈王本人在公元前296年的沙丘之亂中被幽禁餓死,謚號為武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