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語家喻戶曉。有人說它是一個前后矛盾的病句。不是!其實,它是一種名為“舛互”的修辭格。
舛互,是一種人們經常在使用,而很少稱其名的修辭方法。其特點是對某一事物先全部肯定(或否定),后又部分否定(或肯定)。這種句式看似自相矛盾,其實卻非常巧妙。我們回到那句廣告上來:“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先全部否定,然后提出相反的情況,“收禮只收腦白金”,再部分肯定,這就起到了突出腦白金的作用。
其實,舛互在口語中有不少,如成語“絕無僅有”,前兩字“絕無”是先全部否定,其目的就是為了突出強調后者——局部的“僅有”的內容。再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是這個理兒。
舛互在語文課本里也有不少。如《少年閏土》:“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他見人很怕羞”,是為了強調“只是不怕我”,這樣便突出了“我”于閏土之間純真的友誼。又如《海上日出》:“那時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這里先肯定全部——周圍很靜,再否定部分——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這樣寫,更真切地襯托和強調了特定時間和環(huán)境里的寂靜感。
這種句子還有很多,下面列舉一些,請同學們認真體會分析。
1.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草原》)
3.不大一會了,什么聽不見了,只從街上傳來一兩聲狗叫。(《小英雄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