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黃巖島與釣魚島事件爆發(fā),而近段時間,越南沖撞中國船只,菲律賓抓捕中國漁民。這一系列沖突都表明,在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今天,中國和海上鄰國在東海和南海地區(qū)的爭端已經十分緊張。如果爭端一直持續(xù),是否會爆發(fā)軍事沖突?如何將各國帶回談判桌前?這些都是美國政府在亞太地區(qū)戰(zhàn)略再平衡中一直關注的問題。
11月5日,杜勇心剛剛結束他在中國的訪問,回到美國。杜勇心,是美國海軍軍事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所長彼得·達頓的中文名。這次,他來到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進行一場題為《中國東海與南海上的實力、法律、與政治》的演講。
杜勇心說,中國東海和南海爭端的關鍵點主要在于:領土主權問題、管轄權問題以及實際控制權問題。從法律上分析,任何島嶼、甚至是小石頭,都可以被一個國家劃歸為自己領土的一部分?!拔艺f的小,也許就和各位所坐的椅子一樣大?!?/p>
海洋爭端背后的中國立場
中國在海洋分歧上的立場所展示出的目的是什么?杜勇心提出了四個方面:其一,中國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為經濟發(fā)展提供更好的基礎。中國和東盟的這些年的貿易往來也說明了這一點。據人民網報道,2002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為547.67億美元,東盟為中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為東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到2012年底,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4001億美元,超過20%的年均增速使得中國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第二點是海洋資源。根據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最新的《中國海洋爭端》報告,中國南海擁有110億桶原油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以及19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資源。2035年,中東90%的化石燃料將出口到亞洲。杜勇心說:“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中國不僅要使用這些資源,還要決定這些資源將如何開采?!?/p>
第三點則是國際政治因素。他認為,中國希望通過海洋爭端來重塑和其他國家的關系?!霸诘貐^(qū)內,中國如何看待自己,又希望別的國家如何看待中國,目前中國所面臨的這些爭端在提醒周邊各國,中國已經變得更強大,也理應受到應有的尊重?!彼f。
第四點,即中國國內政治的影響因素。中國通過解決爭端,爭取自己的利益,從而穩(wěn)定國家內部形勢。
海洋爭端不能只看法律不講歷史
杜勇心認為,從現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角度來看,周邊國家的立場,貌似有那么一星半點的“說辭”支持,但是在主權和領土問題上,歷史事實又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如果一味從法律角度來對所有分歧進行裁決,將會出現因一方無法接受,而使得問題最終不能得到解決的局面。
他展示了一幅菲律賓所屬海域地圖。在《聯合國海洋公約》簽署之前,菲律賓的管轄范圍近似于長方形,而簽署之后,菲律賓則根據規(guī)定做出了相應修改,沿島礁劃出200海里專屬經濟開發(fā)區(qū)。在他看來:“如果菲律賓可以往下走一點,而中國又能往上挪一點,他們就可以找到一個適合的中間位置進行談判?!?/p>
“所有有關國家都應該更加尊重其他國家,也應該從強烈的民族情緒和國家感情中退一步,并且認識到,如果我們想避免地區(qū)沖突,那么我們就應該從情緒化的思維中退出來,好好想一想國家利益在哪里,怎樣才能達成。比起在法律問題上處于最頂端或者最底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中間狀態(tài)來談判。”他說,“現在每個國家都在追求一方獲利的結果。換句話說,大家都覺得,這塊石頭不是你的就是我的,這片資源區(qū)域不歸我就歸你?!?/p>
而談到分享,他舉出了兩個例子。資源開采上,1979年,西北大西洋漁業(yè)組織成立,參與國可以通過該組織進行大西洋西北部生物資源利用的國際合作和協商,并且實現對資源的保護和最優(yōu)利用。
另一個例子則是挪威最北邊的斯瓦爾巴德群島,以及擁有42個締約國的《斯瓦爾巴德條約》。條約規(guī)定,雖然挪威政府對該島有充分自主權,但所有締約國公民都可以在不需簽證的情況下,自由進出該區(qū)域,只要不違反挪威政府法律,可以自由地使用這片土地。中國同樣也是締約國之一。
既然不能通過第三方力量,如國際機構的法律干預,來解決領土問題,杜勇心提出,不如雙方各退一步,從而謀求雙贏的結果。而雙贏可以帶來的則是地區(qū)的長久穩(wěn)定。
“比如說現在有一個香港漁船開到釣魚島要登陸,日本要怎么辦?日本必須逮捕他。那中國要怎么辦?中國要阻止日本逮捕他。”他在講座后的采訪中說,“在現在的局面里,一些個人的行為會讓雙方政府都無所適從。現在民族情緒這么強烈,日本要逮捕中國漁民的時候,中國怎么保住臉面?而日本人,貌似也不能接受放棄對釣魚島行使管轄權?!?/p>
如果各退一步,則意味著重回穩(wěn)定,這樣也就有了把危機一步步解決的可能,中俄對于黑瞎子島問題的處理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黑瞎子島位于中俄邊界上,歷史上是中國的固有領土,1929年被蘇聯占據,自2004年開始,其西半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占據,東半部為俄羅斯聯邦占據。長時間以來,中國都是要求俄羅斯歸還黑瞎子島全部。然而,由于俄羅斯在黑瞎子島上面有很多的基礎設施,兩國民眾都有不同的反對呼聲,談判一直沒有進展。考慮到歷史原因和實際情況,最終兩國達成了“一島兩國”的共識。2008年10月14日,中國和俄羅斯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中俄界碑揭牌儀式”,標志著中俄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界線全部確定。2010年11月23日,中國和俄羅斯共同發(fā)表《中俄總理第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稱“雙方將共同對黑瞎子島進行綜合開發(fā)”?!耙粛u兩國”模式正體現了各退一步實現雙贏的外交模式。
釣魚島問題,日本貌似愿意與中國相向而行?
杜勇心談到北京APEC峰會時說,現在這些領土爭端上的壓力的確是有所減輕,而這樣的狀態(tài)是否還會持續(xù)下去,需要等到APEC結束后繼續(xù)觀察。
然而就在講座后的第三天,11月7日,這次峰會已經給出了答案。中日雙方打破此前僵局,開始修補急劇惡化的兩國關系。在改善關系上,兩國達成了幾點共識,其中包括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并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以防事態(tài)失控。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說,日本愿意與中國相向而行。
在中日共識中,日本明確寫出了“釣魚島”稱謂,并“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立場爭議”。日媒將這樣的態(tài)度看作是向中方的讓步。《東京新聞》說,中日雙方在領土問題上達成了一定共識。而《朝日新聞》也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態(tài)度在中方看來是中日解決客觀存在爭議的第一步,日方開始首次向中方靠近。
不過,中國還沒樂呵多久,日本又上演了一出出爾反爾的戲碼:11日上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針對中日四點原則共識中涉及釣魚島內容應詢稱,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關于不存在領土問題的立場沒有變化。習近平與安倍的手也握了,相也照了,團結友愛的大會也開了,這時候又來一出反轉劇,看來“日本愿意與中國相向而行”這句話的句尾依舊是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