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ianlong Emperor was very successful both on politics and military. He was also an emperor of culture and taste. He was exposed to traditional Han culture when he was a child and skilled in poems, calligraphy, painting, etc. Consequently, he was called as well-versed in the learning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青史留名,而在個人修養(yǎng)方面,因自幼受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不僅能賦會吟詞,還修書題畫,幾乎無一不能,故有“性契義爻,學(xué)貫倉史”之喻。
詩:主敬與存誠
乾隆一生極愛作詩,他曾說:“每天余時,或作書,或作畫,而作詩最為常事,每天必作數(shù)首?!边@樣勤耕不輟的吟詠,致其御制詩總計有42613首,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大詩人陸游的9000多首,甚至與《全唐詩》收錄的48000多首可比肩。乾隆詩在數(shù)量上無疑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從質(zhì)量而言呢?
他的詩追求典故的精細(xì)使用和對仗,但總體水平不高,有的簡直談不上是詩,只是對發(fā)生事件的記錄,甚至有首絕句只是記錄他喝粥與離開的經(jīng)過,既無文采更無體會或警語,因此乾隆也坦言:“七字聊當(dāng)注起居”。
同時他因經(jīng)典造詣甚高,喜歡將典故用得繁復(fù)隱晦,而影響閱讀?!秶[亭雜錄》記載,他作詩后常讓儒臣來注釋,許多人不得其中原委,即便回家翻閱古籍也摸不著頭腦,此時乾隆才舉出其出處,“以搏一笑,諸臣莫不佩服”。除去溜須拍馬的因素,這樣的作詩方法也大有宋代江西派“誤把抄書當(dāng)作詩”之風(fēng)。
雖說鄙陋多多,但平心而論,他的大部分詩還是體現(xiàn)了勤政愛民的精神的,同時記述了一些可貴的史實(shí),例如留下的大量園林山水詩是研究清代皇家園林造園藝術(shù)的第一手資料。
他的萬余首中,可能有近一半是打油詩,但亦不乏中上之作,如《煙雨樓對荷作》:
花盛原因開以遲,樓陰一片綺紈披。屈為信理固宜是,淡弗華高乃在茲。
鹿苑不妨恣游奕,鴛湖豈必較參差。設(shè)如座喻對君子,香樹依稀與論詩。
詩以問花開遲起頭,將周遭景物逐一寫出,點(diǎn)明所在位置——避暑山莊煙雨樓,此樓乃是仿南湖煙雨樓所建。樓閣依水而筑,極富江南風(fēng)韻。乾隆憑著“恣游奕”之心賞玩棲止,體現(xiàn)了他對別具一格的奇景妙觀和有著君子品格的蓮花的喜愛之情,描寫的園林景色清新,境界悠然。
書:唯愛魯直叟
清盛的三位帝王都醉心于書法研摩,乾隆崇拜王羲之的書法,稱其《快雪時晴帖》為“千古妙跡”,日理萬機(jī)之余,臨仿不下百數(shù)十回。此外還學(xué)趙孟頫、蘇軾、文征明等人,但從存世的書跡看,他的字字體稍長,楷書中多有行書的筆意,行書中又往往夾雜著草書的韻味,點(diǎn)畫圓潤均勻,結(jié)體婉轉(zhuǎn)流暢,與黃庭堅類似。他自己有詩云《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就中名跡夥,唯愛魯直叟。倜儻無安排,瀟灑絕塵垢。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睂Ρ人约旱淖煮w來看,顯然是繼承了這種瀟灑飄逸的風(fēng)格。
同時,乾隆致力于搜集前人尤其是名家書畫,編有《秘殿珠林石渠寶笈》,收錄作品計12000余件,卷帙浩繁。他對書畫的占有欲極強(qiáng),通過訪求、抄家罰沒、捐獻(xiàn)納貢、諭旨洽購等諸多方式,將大批名跡網(wǎng)羅宮中。而將名跡收入囊中后,他不光是交予內(nèi)務(wù)府妥善保存,而且總?cè)滩蛔∫}上幾句詩以明身份,大量的真跡上留下了乾隆的詩或印璽。雖然收藏家留下自己的名姓是古來的傳統(tǒng),然相當(dāng)一部分還是對原作起到了沒有必要的破壞作用。
無論是從他批閱的奏折、題的匾額,還是在作品上題的詩看來,他的字整潔略帶秀麗,有館閣體的特征,缺少變化和韻味,流于甜俗柔媚,雖學(xué)王、趙、黃,卻并沒有繼承那些名家字中的文骨。這或許體現(xiàn)出一代天子的氣度,近人馬宗霍論乾隆書時就說:“其書圓潤秀發(fā),蓋仿松雪。惟千字一律,略無變化,雖繞承平之家,終少雄武之風(fēng)?!保ā饿罉枪P談》),從帝王書法中也可以看出盛世的衰頹之勢。
畫:雅宜風(fēng)澹蕩
據(jù)說乾隆從19歲便開始學(xué)畫,那時仍在雍正朝,他居在潛邸閑暇甚多。由于喜歡畫花鳥,因此風(fēng)和日麗之時他便會“撫景興懷,抒清思而消永日”。他說自己的畫風(fēng),達(dá)意之筆很巧妙,不做纖細(xì)的描寫,這從他筆下的如《雙塔峰圖》、《金蓮花》等可見。
由于皇帝喜歡繪畫,在他周圍就聚集了一個時代最有成就的宮廷畫家,如張宗蒼、鄒一桂、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等。有時乾隆和他們共繪一景,彼此欣賞切磋。
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蘇州時,被寒山中一處名為“千尺雪”的風(fēng)景震撼,遂命江南畫師張宗蒼描摹帶回,后又陸續(xù)在西苑中南海、避暑山莊和盤山行宮各仿千尺雪造了一景點(diǎn),并命董邦達(dá)、錢維城各自畫了“西苑千尺雪”和“熱河千尺雪”,自己則親自拈毫點(diǎn)染,作“盤山千尺雪”,四圖合裝而分貯之,每至一處展卷,其余三處之景皆寓目焉”??梢娝麑Ξ嬀车臒崆楹蛯ψ髌返恼鋹?。
黃庭堅有詩句:“公有胸中五色線,平生補(bǔ)袞用功深。”袞服的意思是中國古代天子祭祀時所穿的繡有龍的禮服,用來形容乾隆也算得恰當(dāng):勤修精進(jìn),甚至以吟詩寫字為樂,并將其貫徹自己的一生,這本身便是一項(xiàng)不可忽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