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書籍,是窺探人類心靈的窗口之一。一個人看什么書,往往最能反映他特定時期內心的想法。擺放在國家元首床頭柜上的書,也是一樣。它們能讓元首們放松心情、逃離煩心事或是得到靈感,甚至還能影響他們應對國內外危機和挑戰(zhàn)的方式方法。
流行文學中讀政治
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度被認為是戰(zhàn)后美國歷屆總統中最愛讀書的一個。并且,與往屆美國總統飽覽歷史類書籍和人物傳記不同,奧巴馬偏好文學,而且大多都是流行、暢銷書。
2010年6月28日,美國聯邦司法部門指控11名在美國從事情報工作的俄羅斯間諜,一時間美俄間諜大戰(zhàn)鬧得沸沸揚揚。有媒體報道,同一時期奧巴馬正在讀熱門諜戰(zhàn)小說《紅麻雀》。這是一部以普京主政的俄羅斯為背景的間諜驚悚小說,描述了中情局特工與俄羅斯聯邦調查局情報人員之間的諜戰(zhàn)。作者馬修斯曾在中情局工作33年,他笑言:“你肯定會以為,在每天看完內參后,奧巴馬最不想讀的東西就是間諜小說了?!钡都t麻雀》成功登上奧巴馬讀書清單。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相比于白宮辦公桌上那些滿是圖表和數據的文件,這部小說或許能讓奧巴馬對情報工作形成更深切的感性認識。
奧巴馬還喜歡看描寫移民生活的小說,其中一本是日裔美國女作家朱麗的《閣樓里的佛》。書中講述了一位日本女性作為“移民新娘”被帶到美國,結果全家在二戰(zhàn)期間被定性為敵國僑民,身陷集中營的故事。美國是個移民大國,奧巴馬或許是想通過閱讀來了解外來者的艱難處境。奧巴馬選擇的另一本移民小說是《低地》,這本書的主角是來自印度的兄弟倆,一個去美國開啟了全新的生活,另一個在祖國投身政治?!兜偷亍纷髡哒f,父親來自肯尼亞、母親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的奧巴馬,可能聯想到了自己同樣復雜的人生經歷。
2013年感恩節(jié),奧巴馬又帶著兩個女兒薩沙和瑪麗亞光顧了華盛頓特區(qū)的一家書店。半個小時后,他們滿載著21本書離開。除了買給女兒的兒童讀物和青少年讀物,購書清單中有一部以俄羅斯聯邦領土車臣為背景的小說《生命如不朽繁星》。有媒體推測,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讓車臣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版位置,奧巴馬可能是在探索種族沖突的根源,思考如何在美俄關系緊張的情況下做出外交決策。
這次的購書清單,還包括阿富汗裔美國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成名作《追風箏的人》。本書講述了阿富汗兩兄弟的動人故事,同時也展現了阿富汗從蘇聯入侵前一直到今天的變化,以及阿富汗人苦難的命運。2013年年初,美國政府宣布將于2014年年底撤回所有駐阿富汗美軍?!蹲凤L箏的人》作為奧巴馬在最后撤兵前挑選的讀物,一定也給了他不少決策上的啟示。
閱讀習慣影響性格
一貫以硬漢形象示人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有自己的讀書偏好。早在2000年,普京接受《巴黎競賽畫報》采訪時就透露,在俄羅斯文壇他推崇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爾斯泰,少年時代曾一度癡迷圣??诵跖謇锏摹缎⊥踝印?,讀大仲馬全集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喜歡歌德,還坦言對萊茵河女神羅蕾萊的形象念念不忘,大概是拜讀過海涅的著名詩篇《羅蕾萊之歌》。
除此之外,普京對海明威情有獨鐘。2011年5月,普京對美國雜志《戶外生活》的記者說,海明威筆下的主人公對他個人性格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于海明威的作品,也許更多人喜歡《非洲綠山》,但我喜歡的是《老人與?!贰秵淑姙檎l而鳴》以及《永別了,武器!》?!薄独先伺c?!分信c大自然搏斗的老漁夫、《喪鐘為誰而鳴》中堅強忠貞的女主角瑪利亞、《永別了,武器!》中對愛情無限執(zhí)著的天使女人凱瑟琳……這些海明威筆下的人物大多有著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性格,普京打不垮的“硬漢”形象也與之契合。
德國女總理默克爾的保守性格也與她讀的書有關。默克爾曾說過,對她影響最大的書是《圣經》,聲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以《圣經》為標尺。比如,《圣經》新約中耶穌說“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強調宗教與政治互不干預,默克爾深受其影響。在外交政策上,德國對很多在宗教政策上有不同意見的國家,都持保守態(tài)度。有政治分析家認為,默克爾出生在東德一個宗教氣息很濃的家庭,父親是位新教牧師。這讓她自幼深受基督教精神的影響,并視《圣經》為人生指南。
“斗士”們的精神食糧
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雖為軍人出身,卻博覽群書。他的書架上擺放著不少軍事或者游擊隊領導人的著作,包括委內瑞拉獨立之父西蒙·玻利瓦爾、拿破侖、切·格瓦拉和毛澤東。
2009年4月,在第五屆美洲國家峰會上,查韋斯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贈送了《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這是烏拉圭著名記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經典著作。在書中,作者分析了美國等資本主義強國通過自由貿易、貸款和鐵路扼殺拉丁美洲民族工業(yè)的現狀,因此,反美主義者查韋斯成為這本書在拉丁美洲千千萬萬熱情的讀者之一。在有“死對頭”美國的外交場合,他挑中這本反新殖民主義的書作為禮物送出,足以顯示此書對他的重要影響。
作為“反美斗士”,查韋斯的書單上還有電影人邁克·摩爾的《小子,我的國家哪兒去了?》。邁克·摩爾因拍攝反對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電影《華氏911》聞名?!缎∽?,我的國家哪兒去了?》也是一本反小布什的書。查韋斯還推薦過美國著名左派知識分子喬姆斯基的著作《霸權還是生存——美國對全球統治的追求》。查韋斯執(zhí)政13年,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強調拉美一體化。他強烈的民族精神以及對美國堅韌不屈的態(tài)度都能從這些書中找到源頭。
來自南非的“斗士”曼德拉,生前也是個嗜書如命的人。因為投身反殖民斗爭,他曾被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囚禁在羅本島長達27年。被監(jiān)禁的日子里,他手不釋卷,把“羅本島監(jiān)獄”變成了“羅本島大學”。多年后他回憶,其實監(jiān)獄生活對他十分寶貴,使他有了大量的時間讀書,通過讀書,休養(yǎng)生息,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yǎng)和寬廣胸襟的政治領袖。曼德拉曾說,他認為“圣雄”甘地對自己人格的形成影響最大,《甘地自傳》是他讀過次數最多的一本書。曼德拉還多次表示:“甘地的理念對南非的轉型起到了重要作用。南非是在甘地教義的幫助下,戰(zhàn)勝了種族隔離政策。”和甘地一樣,曼德拉愿意為一個公平的社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我一直都有一個建立民主自由社會的理想,這也是一個我愿意為之付出生命的理想?!?/p>